中电联近日发布的《2016-2017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测,2017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低于2016年,同比增长约3%。在供需形势方面,预计全年全国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其中,华北电网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东、华中、南方电网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东北、西北电网区域电力供应能力过剩较多。
“从预测形势看,东北、华东、华南地区的核电仍然面临很大消纳挑战。”一位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这些地区也是新电改实施以来电力直接交易试点中市场活跃度较高的地区,核电企业进入售电侧、新增配电领域、跨省跨区域输电项目及与用户直接交易也有很多机会,但竞争会很激烈。”
同样的担忧,来自世界核协会。该协会今年1月初发布的《核电经济性和项目重组》报告称,核电是一种经济的电力来源,具备可靠性、低温室气体排放和长期经济竞争力。现有核电机组的运行成本通常极具竞争力,能够以很高的可预测度运行。但自由竞争市场导致电厂收入不确定性上升,从而阻碍了对新建核电等资本密集型项目的投资。“此外,化石燃料电厂不愿为其造成的环境损失付出代价,以及有些市场选择性地为可再生能源给予补贴。这些都威胁着现有核电机组的运行以及对新建核电的投资。”
世界核协会总干事丽欣指出,没有能够鼓励正确的长期投资的有效市场,电力市场没有给予核电公平的对待。
记者也了解到,国内核电企业目前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应对电力过剩、电力市场竞争白热化等各种因素带来的运行成本压力等问题。
对于《核电消纳管理办法》,业内人士认为,相比火电2017年将跌破4000小时的发电小时数,以及各种弃能源现象存在,对核电可能只做到相对“照顾”,毕竟经济效益要实现在各种能源形式之间共享。
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朱学蕊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核电“消纳症”待解:发电量年增25% 设备利用率和上网电价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