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从印巴分治到脱欧:越走越窄的英国大国之路

文化 alvin 9609℃ 0评论

“入欧”,寻求英国大国出路

原先设想的那个英联邦战略没成功实现,等同于承载英国大国地位的“三环外交”的最重要一环出现坍塌,那么,英国的大国地位怎么处理?放弃大国地位回归岛国位置,这不是享受帝国荣光已久的英国人愿意看到的。继续追逐英国大国梦想,但出路在哪?

恰在那个时候,一个联合的欧洲正在形成。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创建欧洲煤钢共同市场,促进欧洲融合和经济发展。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ECSC,欧盟前身)成立。此后,欧洲逐渐走向一体化。

1951年,保守党人丘吉尔再次当选英国首相。丘吉尔帝国情结浓厚,故继续“三环外交”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一方面基于英联邦战略处理马来亚等殖民地独立问题,另一方面紧随美国,加剧与苏联在欧洲和亚洲的冷战,但对融入欧洲共同经济市场保持戒心。

1951年英美特殊关系(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1951年英美特殊关系(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1955年,艾登当选英国首相。翌年爆发苏伊士运河危机,英国国际形象严重受损,艾登政府亦被指责为执政不力。1957年,艾登辞职,麦克米伦担任英国首相。这一时期,英国已成功从马来亚体面撤退。马来亚独立后,英国政府清楚知道:英帝国大势已去,剩下的非洲等地殖民地已是强弩之末,而此时的英联邦已是一个松散组织,故英国大国地位根基摇摇欲坠。如果继续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需要另寻它径。故此,一改前政府对“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态度,麦克米伦突然支持希斯(内阁大臣)申请加入欧共体。这令欧洲国家深感意外,以为英国动机不纯,尤其是法国。1963年,欧共体国家集体讨论英国的申请时,法国总统戴高乐予以否决。这令英国政府深感不悦,英法关系一度陷入低谷。

1955年后松散的英联邦

1955年后松散的英联邦

尽管第一次申请被拒,但为了英国发展前途,英国政府没有放弃加入欧共体的愿望。1967年,威尔逊工党政府重启申请加入欧共体的谈判。1969年,蓬皮杜代替戴高乐成为法国总统,而蓬皮杜是希斯的好朋友,英国加入欧共体的主要障碍消除。1970年,希斯当选英国首相,他积极推动这一事务。

虽然希斯政府积极推动,但是由于英国孤立主义传统,以及第一次申请加入的失败,英国国内对“入欧”问题存在两种声音。以希斯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英国是个小岛国,英帝国大势已去,英国应该融入欧洲才能拥有更好的发展出路。以工党领导人马丁为代表的反对者认为:传统上,英国远离欧洲是非之地,现在改变这一传统,无异于置国家于危险之中。为扫除国内反对派的障碍,1971年,希斯首相下令通过议会投票决定,结果以356:224获得通过。1972年,英国与欧共体国家在布鲁塞尔签署《加入协定》,以此英国获得欧共体成员国席位。1973年1月1日,与丹麦和爱尔兰一起,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尽管经过艰苦谈判,英国成功获得欧共体席位,但是,随后围绕加入协定的具体条款,希斯政府再受严峻挑战。英国获得成员国席位后,需要与欧共体国家签署具体协议,即英国欧共体成员国的权利与义务问题。这牵涉英国的切身利益,如关于关税、农业、劳动力自由流动、服务业、移民工人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条款。如果说麦克米兰政府突然积极加入欧共体,主要基于政治动机,想利用欧洲以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那么,现在加入协议具体条款则更多体现经济层面。而就此方面,与欧共体国家相比,英国没有优势。英国本土物产贫乏,能源、矿产及生活必需品,如粮食、酒类和水果等,均需要进口,而欧洲国家在这方面物产丰富,故欧共体拥有谈判主动权。英国可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但工业制成品需要原材料,如纺织品需要棉花,英国本土不产棉花,英国需要从印度等地进口,相应成本提高,在欧洲市场已无优势。钢铁类产品更是如此。同时,英国加入欧共体,留给自治领国家英王政府抛弃英联邦的印象,无形中更加促进英联邦的松散性。

而对法德等欧共体国家而言,他们深知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幕后动机——如戴高乐所言。故此,就加入协议具体条款,他们尽量让英国为其政治目的而付出代价。经过激烈博弈,最终,基于自由贸易和良性竞争原则,欧共体愿意在关税和农业方面做出让步,以满足英国进口生活必需品的需求,而英国需要放开就业市场给欧洲民众,并为欧洲劳工和移民提供安全保障。这等同于英国对欧共体民众敞开国门。显然,这违背英国传统安全观。同时,尽管英国做出巨大让步,法德也不可能允许英国成为欧共体事务的主导者。就这样,英国“入欧”,一开始两家就各怀心机,同床异梦。

鉴于上述情况,就加入协议具体条款问题,英国政府再次陷入两难境地:继续“入欧”谈判,英国需要付出代价;放弃“入欧”,可英国发展出路在哪?迫不得已,1975年,威尔逊工党政府决定举行全民公决,以让英国人民自己决定国家未来。这是英国第一次动用全民公决,结果以百分之六十七点二三的多数票优势获得通过。当然,这一结果被反对派指责作弊,以及投票表决内容设置有问题等。尽管如此,但公投结果为英国“入欧”提供合法保证。故此,随后工党政府继续与欧共体就具体加入条款展开谈判。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愿意基于“自由贸易和良性竞争”原则,英国同意放开其市场给欧共体,允许后者劳动力进入英国市场,并提供安全保障,而英国从欧共体国家进口能源、农产品等,欧共体国家提供关税优惠。

1975年英国公投决定是否“入欧”

威尔逊工党政府与1975年英国公投决定是否“入欧”

虽然1975公投为英国“入欧”提供合法性,但反对“入欧”声音非常强大,并指责威尔逊为献媚欧洲而背叛英国利益。在此强大压力之下,威尔逊次年辞职,卡拉汉接任。1979年,英国迎来大选。不出意外,工党大败,保守党人撒切尔当选。

撒切尔入主唐宁街十号后,尽管一些保守党人强烈反对“入欧”,但由于1975公投结果代表英国民众的意愿,这届政府不能驳倒,只能继续英国欧共体席位。不过,撒切尔严格控制英国“入欧”程度。同年,欧共体决定成立欧洲货币体系(欧元前身)时,英国选择不加入,令欧共体国家不悦。尽管如此,但为了更好保护英国国家利益,撒切尔时代(三连任)都严格基于“自由贸易和良性竞争”原则处理与欧共体国家的关系,反对欧洲一体化。由此,大量欧洲农产品及能源低关税进入英国,英国民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欧洲廉价劳动力进入英国市场,带动英国经济发展。借此,借助欧共体和英美特殊关系,英国迎来撒切尔时代的辉煌,其大国地位有目共睹。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从印巴分治到脱欧:越走越窄的英国大国之路

喜欢 (5)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