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寓军于民”的日本造船工业:至少5家造船厂能造主力舰

军事 rock 16873℃ 3评论

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不吝惜对海军的投入,众多财阀以承包政府所有的造船厂起家,最终形成了政、商、军一体的企业,正是这种氛围让日本的军用造船工业一直处于先进水平,日本强大造船工业的存在正是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物质基础。二战后,大部分财阀并未消失,而是改头换面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来,随着冷战的开始,其军用造船工业纷纷被激活。近几十年,日本政府费尽心机保持了数个主力舰建造队伍,通过不同型号使这些队伍具备更先进型号的制造经验,非常值得引起重视。

“寓军于民”的日本造船工业

日本的造船工业极为庞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也比较领先。然而,受到战败国身份的限制,日本在军用船舶的研发和建造以及舰队的总规模上受到极大的限制,且在短期内也不能出口,建造的军舰仅供自己使用。因此,虽然日本政府在舰艇的更新速度上做到极限,基本上达到了1年更新1艘主力舰、1艘潜艇的频率,但是单就军舰而言,日本的总市场并不大。

日本的航运业极其发达,相应的,日本的民船制造水平和规模属于世界一流。民用造船行业的强大对于军用方面是极其有利的,庞大的民用订单不仅可以养活工人和设计团队,有时甚至可以投资军用的先进技术,再反过来反哺民用工业以取得技术上的领先。由于军舰的利润和技术要求往往较高,对于某个财团的造船厂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因此日本的财阀也乐于参与军舰的制造。

日本财阀所下属的造船单位模式也加速了技术的扩散,每一个大财团往往都拥有不少于5家、分布于全国的不同造船单位,如果其中1家具备了较先进的军舰制造经验,公司内部的人才流动可以慢慢将学到的新工艺、知识和经验扩散到民船厂。同样,在军舰制造厂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平时从事民船生产的工人只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就可以从事军品生产。甚至,在不考虑经济性的极端情况下,民品厂有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转产军品。与高度专业化的美国造船厂不同,由于这一制度的存在,日本转产军舰的速度也许会出乎不少人的预料。

日本船舶工业主要由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日立造船、三井造船、住友重机械所构成,上述公司还成立了少量联合体从事造船业或是上游企业,而这些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日本近年来的军舰制造计划。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是很不合理的。以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防空驱逐舰为例,其建造总规模约70艘,以年均2~3艘的速度服役,也仅仅安排了巴斯钢铁造船厂和英格尔斯造船厂两家承包商承担。如果从型号上详细分析,日本在军舰制造安排上的这种反常会更加清晰明了。

受到宪法的限制,日本难以发展大规模的进攻力量,除去本土防卫的需求之外,按照美日同盟的规划,日本在反潜能力上有着较高水平和规模。因此,日本的主力舰艇中主要分为6000吨级反潜护卫舰、10000吨级宙斯盾防空驱逐舰、常规潜艇和近年来发展的直升机护卫舰。日本政府往往会将合同价值定得较高,并给予船厂各种或明或暗的补贴,以此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军工研发制造。

25DD

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下水的25DD朝日号反潜护卫舰

以20世纪90年代开工的村雨级反潜护卫舰为例。村雨级原本计划建造16艘,后7艘建造计划被改成了改型高波级,而这9艘村雨级居然安排了5家不同的造船厂承建,另外一家川崎重工也为村雨级提供了一些子系统。可以说,为了村雨级的建造,日本造船工业基本上被完整地动员了。

日本的万吨级防空主力舰金刚和爱宕级,以及即将推出的27DDG爱宕改型,大部分由占据日本军舰制造绝对主力地位的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制造,惟独金刚级的4号舰鸟海号由石川岛播磨重工承建。众所周知,新建生产线、对船坞进行技术改造、物料运输调整、组织建造团队极为耗费人力物力,从正常角度看,不让三菱重工继续建造而选择另换一家简直是匪夷所思。与此类似的还有世界领先的秋月级反潜护卫舰,前3艘均由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建造,4号舰却突然被交给了三井造船玉野造船所建造。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日本最新的朝日级反潜护卫舰也将采取这种非正常的建造方式。

日本的常规潜艇技术也较为先进,并长期维持着16艘潜艇的规模(近年来计划扩充到22艘的规模),构成日本海上自卫队水下舰队主力的亲潮级和苍龙级常规潜艇分别由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位于神户的造船厂建造,两家潜艇制造厂相隔并不远,也都具备1年1艘的建造能力,但日本政府还是选择让两家公司各以2年1艘的频率交替建造,目的是维持两个潜艇制造团队。为了维持两套建造班子,三菱和川崎都有着不小的财政压力,日本此前设法谋求苍龙级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也有缓解造船厂母公司负担的原因。

受到技术更新迭代和规模的限制,日本往往同一级别舰艇不会建造过多,一般不会超过10艘。从经济角度而言,选择一家厂商批量建造是最划算的,日本的做法除去平衡各大财团利益的因素外,主要还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军事潜力。

财阀的“合纵连横”

冷战不仅是军迷的幸运,也满足了日本军工业的饕餮胃口,随着《广场协定》带来的经济恶化和冷战的结束,日本军用造船工业的蛋糕不可避免地缩小。除去对政商联合最重视、技术实力最强的三菱重工保有稳定的订单之外,别的公司靠自身已经很难维持自己的军品制造团队。除拥有强大母公司的三井造船和住友重机械以外,川崎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和日立造船合资成立了日本海洋联合公司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并希望以联合的方式获得军品高端技术的输入,试图打破三菱重工一家独大的局面。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寓军于民”的日本造船工业:至少5家造船厂能造主力舰

喜欢 (5)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3)个小伙伴在吐槽
  1. FCS3不次于宙斯盾
    匿名2017-10-23 10:32 回复
  2. 日本二战后期就造过7万吨级的航母
    匿名2017-10-23 10:55 回复
    • 出云号航母满排接近3万吨,一年半下水,没赶工
      匿名2017-10-23 1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