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陕甘宁边区石油工业简史

经济 rock 6149℃ 0评论

20140905210504404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政府从边区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战争废墟油矿的基础上,不仅很快地恢复了石油生产,而且迅速地建立了边区自己独立的石油工业,为边区工业建设提供了能源保障,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增强了边区抗战的能力,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也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培养了技术和管理干部,提供了艰苦创业的宝贵经验。

一、抗日战争爆发前陕北地区石油开采的概况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地处中国内陆西北高原的腹地,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发现了石油。在陕西北部的延川、延长、永坪、宜川、安塞等地有着丰富的石油储量,属于中国西北主要的产油区。

1907年清政府设立“延长石油官厂”,聘请日本技师,并从日本购买了1部蒸汽钻机开采石油。同年8月,在延长成功钻凿了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延1井”。而后又开掘了2口油井,均因原油产量不丰以及运输困难等问题而放弃开采,所有打井机器工具等因运输困难大都留于延长。

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与美商美孚公司签订《中美合办油矿》的合同,联合开采陕北的石油。同年成立了中美油矿事业所,在延长、延安、洛川等地勘探油矿,由美孚洋行运来打井、采油、炼油等机器设备,经过3年的开采经营,至1916年先后打了7口油井,均因出油量不高而终止。

所有开采石油的机器设备等均被收归陕西省地方政府管理。陕西省政府也曾联络一些地方绅商出资,利用遗留下来的油矿机器设备开采石油,但都未取得较大的业绩。

1934年,国民党政府成立陕北油矿探勘处,从国外购置了一批掘井机器工具及材料,又先后在陕北的延长、永坪两地各打了4口油井。截至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陕北共有油井20口,除永坪一口井出油较多外,其余均未有大的出油量。

1933年底,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的陕北地区的土地革命战争迅速发展起来,因延长、永坪产油区处在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边缘地带,也处在红军开展游击战争的地区,由于持续的反革命“围剿”与革命的反“围剿”战争环境的影响,陕北的石油开采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1934年底至1935年春,陕北红军相继解放延长、永坪等地区后,由于战争影响和缺乏石油生产及管理经验,石油的开采和生产处于停止状态,“机器工具材料有破坏者,有失散民间者,也有移到机械厂作修理材料者,余留部分也不全。”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为解决军需困难和增加财政收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克服了种种困难,组织力量重新开采石油,迅速恢复了石油生产。

据时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国家银行行长、中央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的毛泽民的报告记述:仅在1935年12月至1936年2月的3个月中,延长油矿共生产原油约7万余斤,炼制的石油产品有挥发油400斤、汽油2000斤、头等油2.5万余斤、二等油1.35万斤,以及大批油墨、石蜡、凡士林等,“除充分供给了红军与机关需用外,最近还大批运输出口。同时,在这一时期,打完了永坪第三井,现在正着手打第四井。三个月共盈利2000余元。这是全中国仅有的石油矿。”

1936年6月,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和影响,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大部队主动撤离了瓦窑堡,暂时放弃了延长油矿。国民党中央军和东北军进驻后,延长油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进驻延安,中央经济部接手整理延长油矿,开始了恢复原油的生产工作,并制定出生产计划,以留下来的部分工人和残旧机器设备,“恢复永坪第一号井,开始抽油,并开始打永坪第四号井。”

由于经过战争的破坏,许多机器设备的零部件散落于民间,大多数油井无法生产,仅有个别油井出油,石油产量极低,“当时每日原油产量多至500斤,少至100余斤。”这种状况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尽管当时原油产量极低,但这些石油的开采和炼制生产活动,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与发展

(一)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接管了延长油矿,在延长正式设立了石油厂,先后设立工务、总务、会计、材料四科,开始迅速开展了恢复边区石油生产的工作,至年底共投资10574元,对个别油井进行了清理修复,并准备新建四号油井。

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油矿打井和炼制原油的机器设备遭到破坏,一些机器零件散失于民间的也较多,石油厂协同当地政府“召集群众大会,动员群众,把在红军撤离时失散的机器零件,向乡、区、县政府报告或送归油厂,政府分别给以奖励。

因延川是老苏区,群众都有组织,在大会上,好多群众自动报告,将机器送归油厂。”为促进恢复和发展石油的生产,边区贸易局也为石油厂从西安等地购进了一批机器零件。经过边区石油工人一年多时间的修复之后,一些旧有的油井开始出油,新打的1口油井也开始出油,不仅很快地恢复了石油生产,而且原油的产量也有所增加。到1938年时,边区生产原油3527桶(每桶12.5公斤),炼制汽油167桶、特甲油1381桶、白蜡油856桶,这标志着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

陕甘宁边区的石油是边区重要的工业能源和抗战物资,也是边区自给工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产业。由于对石油及其产品的迫切需求,就使边区政府对石油的生产极为重视。

早在1937年5月,在边区政府成立的筹备工作中,后来担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就提出了“在工业上注意发展石油、盐、煤、铁等主要生产”的边区工业建设任务。1938年,为了保障军需公用的供给,延长石油厂移交由中央军委后勤部管理,任命陈振夏为石油厂厂长。石油厂最初实行供给制,1943年初进行了体制改革,“由供给为主,改为企业为主供给为辅的国家企业公司性质,”

基本上实行国家企业化管理,在行政上设生产管理科、经营管理科;在生产部门设有打油抽油部、炼油部、修理部等,并建立和规范了相应的各项管理制度,全体职工均实行集体合同制。

1939 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对石油、煤矿的管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作为边区工业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1941年1月,边区政府在经济建设计划中提出:“扩大石油的产量,最低限度应比去年提高3倍”的计划和要求。1942年12月,毛泽东在边区高干会议上论述边区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时指出:在发展边区的工业经济建设中,要把“增加煤油出产,保障煤油自给,并争取一部分出口”作为边区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对石油生产予以高度重视,不仅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投资石油生产,在每年的边区经济建设计划中都对石油做出了生产计划和要求,而且在生产物资和粮食供给上也给予照顾,以保障边区石油的生产。边区贸易局多次派人到西安等地,为石油厂购买生产机器设备及零件工具等,边区政府还指示当地政府为石油厂代购粮食等。

(二)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石油工业的发展

在边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边区的石油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边区的石油产量1938年至1943年一直处于持续上升的发展状态,见表1。从1939年开始,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开始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禁止一切工业品、生活日用品、工业生产材料及工具等进入边区,甚至扣押和暗杀边区派出的采购人员,“四〇年曾派人至西安购买机械被国民党扣留,至今生死不明。”

由此给边区石油工业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为克服国民党政府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而造成的边区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边区抗日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以发展边区的自给经济,坚持持久的抗战。在这种情况下,边区对于石油的生产及其产品的需求更为凸显,发展边区的石油工业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从1940年开始,边区石油工人积极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技术落后、设备简陋、技术工人少、生活条件差等种种困难,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努力发展石油工业,使边区的石油产量不断上升。

1941年在延长七里村打出了新井,年产原油达1.24万余桶,1942年以后又打出新井,年产量增加到1.63万余桶,1943年的石油产量激增到6.34万多桶,石油生产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若以三八年产量为100,则三九年为114,四〇年为118,四一年为450,四二年511,四三年2295,”由此可见,此时边区的石油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抗日战争期间,边区的石油工人队伍不断扩大。延长石油厂的技术工人大多数是原来旧厂留下来的,随着石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石油厂自己不断地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使石油职工队伍逐渐扩大。如在1937年,石油厂仅有职工24人,到1941年工人有58人,1942年技术工人达到68人,1943年职工人数达到126人,1944年达到了159人。

最初,职工实行津贴制,1943年初开始实行工资制,以技术水平、工作时间及工作实际评定级别,最高月工资为1.2石小米,最低为7斗小米,平均月工资约为1.09石小米。

边区石油工业是在原有油矿废墟的基础上建立的,石油机械设备也是在艰苦创业中添置的。由于原来油矿的石油“机械设备大多数已废旧,经多次修理勉强使用。”

为了保障和促进边区石油工业的生产和发展,一方面,边区贸易局按照边区政府的指示,多次派人到国统区的西安、武汉等地,冲破种种阻挠和封锁,想方设法购进石油生产所需的机器零件及工具等;另一方面,石油工人们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开展技术革新先后改造和制造了一批石油机械设备,如石油厂的炼油设备就是边区自己设计制造的,保障了边区的石油生产。

到1941年10月,延长石油厂的生产设备有打井工具1套,蒸汽机3部,锅炉3个,炼油锅4口,仅在当年上半年就生产石油7225桶。尽管边区的石油生产“设备虽技术条件极为困难,但仍有增加,如以三八年为100,则四四年时动力为290,打井设备为200,炼油设备为346,储油设备为475。”由此可见,边区的石油机械设备的发展指数在不断增长。

在边区石油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边区石油工人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大胆地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和改进了生产技术,促进了石油生产的发展。如在对原油的提炼中,为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采用了新的炼制技术,以“改良滑机油质量,用过热蒸汽或真空节筒以提高机油质量,另将高沸点油如柴油重油分解后为汽油、特甲与普甲,增加这类低沸点上等油产量,以应供销。”通过这项炼制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石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边区石油工业建立后的布局简单明了,延长石油总厂设在延长县县城西3.5公里处,原油的加工炼制设在延长石油总厂;在永坪、七里村(两地均在延长县境内)设立了石油分厂。

边区延长石油总厂的永坪、七里村等分厂生产的原油,都集中用毛驴驮运到延长石油总厂炼制,在原油的运输中,工人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组织毛驴用大小油桶,甚至装酒的篓子”装运。

延长石油厂的炼油设备也十分简单,采用单一的蒸馏法提炼原油,所用的燃料为木材,有时也用煤炭,后来不断地对炼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设计制造了新的提炼设备,采用了新的提炼技术,大大提高了提炼水平和产品质量。延长石油厂生产的石油产品有汽油、特甲油、普甲油、白蜡油、滑机油、洋烛、烟子等多种产品。

仅在1941年上半年,就生产了原油7225桶,延长石油厂原油炼制的情况大致为,“汽油每月平均70桶,特甲油146桶,普加油282桶,白蜡油150桶,柴油44桶,机油18桶,洋蜡20箱。较去年平均每月增加:汽油336%,特甲油220%,普加油384%,白蜡油384%,柴油29%,机油50%,洋蜡233%。上述产量较去年增加3倍,如果只算延长油井产量,则较去年增加18倍。”可见,边区石油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边区的石油生产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波折。从表1中可以看出,边区1943年原油产量为6.34万余桶,1944年降为2.58万余桶,1945年继续下滑,下降到1.13万桶,仅相当于1941年的产量。边区石油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产技术、钻探设备落后,缺乏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探明新的油矿的能力,只是在原来旧矿的基础上开采。

1943年在七里村打出的第三号井,“这是延长地区一口空前的旺井”,打井时“油流喷射而出,直冲井架顶部。”同时在“继续打原产量较低的七里村一号井,也出现了喷射情况”。因此,在1943年边区的原油产量突破6万桶。

但是,由于边区的石油提炼加工能力有限,“延长炼油厂每月提炼80吨”,剩余的原油无设备储存,最后只好“在窑洞里挖大土坑,涂敷一层红胶泥用以储油”,这样仍然不能满足储油的需要,后来又只好在“延长东厂挖了几个1丈见方、6尺深的大窖,铺上边区大量出产的石板,用石灰胶泥勾缝”,用来储存原油。

由于储存原油的条件简陋,安全设备不完善,引发了1943年冬天的原油储存库的火灾爆炸事故。1943年冬天,由于原油结冰,提取原油提炼必须通过蒸汽把原油融化开,再进行提炼。

管理员用马灯去检查原油融化情况时,不慎发生爆炸而引起火灾,在灭火的过程中为避免引起油池附近的大油罐爆炸,用淋湿的32床被子扑灭了大火。这次事故使石油厂受到了严重损失,除一些原油及财产损失外,有2名职工死亡,多人被烧伤。鉴于这次事故,1944年“经上级批准,七里村一号井暂停抽油。”

但是没有料到的是,在“两个月后试抽时,产量减少了很多,同时三号井也在缓慢递减。”这就使边区1944年的原油产量大为减少。之后,虽然石油厂在七里村新打了四号井,又在七里村附近的槐树坪打了五、六、七号井,但是,由于勘探技术落后,打井设备陈旧,钻井深度不够,这些新打的油井出油量始终都很低。这种石油生产状况一直持续到1945年抗战胜利。

从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石油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当时,边区在自给经济建设中对石油及其产品具有迫切需求,也显示出了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对建立和发展边区石油工业的重视,因此,就使边区石油工业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

但是,由于发展资金、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限制,1944年以后,边区的石油产量出现了下降;特别是在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环境下,加之边区使用石油产品的汽车数量有限,现代机器工业不发达,能源需求量有限,就使边区的石油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再度出现高潮,这也充分体现了当时边区现代工业整体建设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特点。

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石油工业建立与发展的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促进边区建设,以及争取抗战的胜利都有着如下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是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增强了边区军民坚持抗战的能力。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在边区的自给经济建设中,从边区现代工业生产发展落后的实际出发,把石油生产放在突出的地位,使边区的石油工业得以建立和发展。

边区的“原油产量满足了军民的需求”,为边区的机器工业、军事工业、化学工业以及纺织工业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汽车运输等行业提供了能源,从而粉碎了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克服了边区出现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较好地解决了石油产品供给问题,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中,边区在自身石油机械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还从全民族抗战的大局出发,积极支援国统区的石油工业发展,以增强全民族坚持持久抗战的能力。

1938年9月,由于沿海援华抗战物资的通道被日寇封锁,为了解决抗战急需的油品,国民政府在后方扩建甘肃玉门油矿,经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的同意,边区政府将延长石油厂的两套冲击式掘井机,以及锅炉蒸汽机等全套设备拆迁调往甘肃玉门石油矿区,以发展石油生产,为争取全民族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二是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保障了边区工业生产和建设中对石油产品的供给。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生产的石油和众多的石油产品,“百分之百的保证了无线电台及各机器工厂所需之各种产品,并供给了一部分汽车及点灯用油。”“石油厂所生产各种油类除煤油可全部自给外,其他油类亦可解决公家之大部需要。”

边区石油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边区化工、机器、纺织、造纸等其他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争取实现边区工业品自给或半自给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边区军民的努力,到1944年底,在工业方面,生活日用品之毛巾、肥皂、火柴、袜子、纸张、陶瓷、纸烟、蓝靛等,已能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石油、肥皂已全部自给,且有能力供给临近和前方需要。”

边区生产的石油产品主要是保障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需要,一些产品还通过边境口岸对外贸易,换回边区所急需的电讯器材、西药、布匹、纸张等,一些产品也供应民用。如烟子是炼油剩下的油渣,可以用来做肥料,农民一般用来伴种冬小麦,还可以用油渣熏取炭黑制造油墨。

石油厂生产的煤油是上好的点灯用油,1939年至1945年共生产煤油56809.5桶;白蜡油是边区民间纺织生产中纺车最佳的润滑油,石油厂“且月产百箱洋蜡向外推销,”以满足边区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三是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彰显了边区石油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成为新中国石油行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抗战时期边区的石油工业是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边区石油工人为促进生产发展,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克服了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老化、生活环境艰苦等种种困难。

在原油的生产中“打井钢绳折断不能再用,设法箍起重新使用,缺乏洋灰则用三合土代替,缺乏石棉则用帆布代替。”石油厂厂长陈振夏是一位从上海到边区参加革命工作的工程师,他不仅带领职工为克服技术和设备落后的困难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改造生产设备,而且为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带领职工上山砍柴、开荒种地,解决燃料和粮食的问题。为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增进各生产部门的团结协作,延长石油厂时常组织劳动竞赛。

1943年4月,延长石油厂成立了竞赛委员会,制定了增产节约、技术革新、团结协作等各项竞赛的具体条件,组织各生产部门相互挑战开展劳动竞赛,各生产部门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打井抽油部在竞赛期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钻探速度提高了61%,节约石炭37800斤,并“培养打井与烧锅炉新手8人,一般已能单独工作。”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和增强了石油生产的发展和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是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建设中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边区石油工人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对旧有的生产机器设备进行改造,大胆地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和改进了生产技术。如在打井钻探中,技术工人不断提高改进了勘探技术和方法,创造了石油生产中的空套堵水技术。

这项生产技术不仅克服了缺乏水泥的困难,而且使用效果很好,促进了原油产量的不断提高。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的石油工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对这项技术和方法加以改进,一直沿用到现在。

这是在当时物资和生活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边区石油工人对中国石油开采技术的一大贡献。在对原油的提炼中,通过炼制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石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陕甘宁边区石油工业简史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