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日本GDP与创新力反向发展之谜

科技 sean 22236℃ 0评论

四点启示

专利质量

第一,追赶型国家和创新前沿国家适宜不同的创新战略。对追赶型国家而言,有先例可以模仿,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少走弯路,快速追赶,像20世纪60年代日本钢铁、化工、机械等行业。但对创新前沿国家而言,成套引进技术或设备的时代已经过去,模仿空间缩小,技术快速迭代,各国你追我赶、交替领先,难以预测未来方向。而且即使一次预测正确,也不可能次次正确。在这种情况下实施选择性的产业政策,“选错”的概率就很大。一旦预测出错,对企业而言可能是破产,对国家而言则是错失战略机遇。政府的作用应该转向塑造保障全社会多样性的机制和环境,鼓励企业最大范围内试错,市场会挑选出成功者。

以处理器行业为例,在个人电脑时代,英特尔近乎垄断了全球CPU市场,但进入移动终端时代后,英特尔被高通反超。而美国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两家都是美国企业,一个国家孕育了信息社会两个时代的龙头企业,这背后源于美国经济的高度多样性和活跃性。对比来看,日本集成电路产业虽然也起步较早,并一度在存储器领域对美国形成竞争优势,但最终还是处于下风。

第二,日本企业有很强的技术储备,却常因经营策略不当而难以获得市场成功。“技术实力神话”的另一面是过分追求缺乏市场需求的技术,反而使得日本制造业陷入困境。汤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业》中认为日本人倾向于追求局部的最优化,但缺乏整体最优意识。OLED显示、DRAM存储器、Nand Flash存储器等核心技术,从早期研发到产品孵化,日本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但后来都被三星电子超越。日本DRAM存储器以高质量著称,上世纪80年代曾占全球80%的份额,消费电子产品大多3年-5年就会换代,而东芝存储器要质保25年,不仅没必要,反而成本过高弱化竞争力。电视画质早已超出了肉眼识别范围,日本企业仍在追求分辨率提升。索尼曾经反思,iPhone的大部分硬件技术索尼都有,但为什么没有做出类似产品?而三星则通过为iPhone代工积累经验,成功发展出了智能手机部门。

第三,从长期视角来看,如果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企业会迫于盈利压力不断收缩战线,优势领域逐步被蚕食,最终将丧失创新优势。但在一定时期内,日本企业仍然有巨大价值,这也是中美韩企业竞相并购日本企业的重要原因。但日本对中国防范很强,近年来中国并购的日本企业大多是家电、电脑等高度竞争的成熟部门,日本的高技术产业(如我国迫切要发展的存储器)只卖给美国。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即使中国企业能在股权上并购国外企业,技术能否真正消化吸收,也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在理念上要认识到,自主创新不等于闭门自守、全靠自己。在大国开放条件下,各国经济深度融合,产业链全球布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包揽全部产业。关键是在部分环节形成难以替代的竞争优势,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类似,例如,近年来国内外企业专利战频发,但华为等国内龙头企业已经积累了规模较大的发明专利,苹果、高通等诉讼华为专利侵权,但它们也不可避免会用到华为的专利,在这种相互制衡的情况下,最终往往是协商解决或者和解。中国现在的优势主要在市场规模巨大和产业配套能力强,未来要逐步将其转化为核心环节的技术优势,这是提高国际经济地位和议价能力的关键。

文/石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财经十一人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日本GDP与创新力反向发展之谜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