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7日至8月2日举行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RIMPAC Exercise,以下简称环太军演)中,美日澳举行了联合反舰演习,从海、陆、空多域多个平台发射了多种武器,最终击沉靶舰。此次联合反舰演习中:美日地面部队首次参加反舰联合实弹打靶,日本反舰导弹首次通过美国的火控和指挥系统攻击目标,MQ-1C灰鹰无人机首次使用Link 16数据链与其所属连队之外的部队联合作战等,值得我们关注。
一、反舰演习情况
7月12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联合举行“沉没演习(Sinking Exercise,SINKEX)”,从海、陆、空多域多个平台发射了1型火箭弹、3型导弹及1型鱼雷等,最终击沉美国海军已退役的坦克登陆舰拉辛号(Racine,LST 1191)。
演习中,最先由1架日本P-3猎户座反潜机发现位于夏威夷考艾岛以北101千米远的拉辛号,随后假设受到电子干扰,再由美国陆军的1架MQ-1C灰鹰无人机和1架AH-64E阿帕奇直升机重新发现目标,并通过分布式视距内战斗管理网络,即Link 16数据链将目标信息回传,信息被装订入高机动多管火箭炮系统(M142 HIMARS)、12式导弹发射车和澳大利亚P-8A波塞冬反潜机。
图1 美国陆军发射NSM导弹
美国陆军从托盘装载系统(Palletized Load System,PLS)发射了1枚海军打击导弹(NSM),之后,日本陆上自卫队发射了2枚12式反舰导弹,美国陆军同时发射了火箭弹,澳大利亚的P-8A反潜机也发射了1枚捕鲸叉训练弹(ATM-84J)。
图2 日本发射12式反舰导弹
图3 澳大利亚P-8A反潜机发射捕鲸叉训练弹
最后,美国海军洛杉矶级(Los Angeles Class)攻击型核潜艇奥林匹亚号(SSN-717,Olympia)发射了1枚捕鲸叉导弹和1枚Mk 48鱼雷。鱼雷在拉辛号下方爆炸,命中船只龙骨,约1个小时后,拉辛号沉入约4570米深的太平洋。
7月19日,美军组织了第二次“沉没演习”,目标是美国海军已退役的佩里级(Perry Class)护卫舰麦克拉斯基号(FFG-41,McClusky)。但美军并未披露参演部队、打击过程等相关信息,只表示是由一艘舰船和一架飞机发射的实弹击沉了同样位于夏威夷考艾岛以北101千米远的麦克拉斯基号。
二、武器装备基本情况
7月12日的美日澳联合反舰打击任务中使用了多种武器装备,包括3型反舰导弹,1型火箭炮和1型鱼雷。
1、海军打击导弹(NSM)
海军打击导弹(NSM)是由挪威康斯伯格公司研发的高亚声速反舰导弹,采用红外隐身外形设计,具备航路规划和掠海飞行能力,射程可达200千米。导弹采用中段GPS+惯性+地形匹配制导,末段红外热成像寻的,可自动识别目标。
2014年,美海军在濒海战斗舰(LCS)上成功试射了NSM导弹。2015年起,康斯伯格公司与雷锡恩公司开始合作推动为LCS装备NSM导弹。2018年5月底,美海军正式选择NSM导弹作为LCS和未来护卫舰(FF)超视距武器系统(OTH-WS)项目的采购型号。此次演习是美国陆军首次发射NSM导弹。
另外,康斯伯格公司还在NSM导弹的基础上研发了用于装备F-35战机的联合打击导弹(JSM)。JSM导弹采用双向数据链,具备反舰和对陆打击能力。除挪威和澳大利亚明确将装备JSM导弹外,美国、日本和韩国等未来也可能购买JSM导弹。目前JSM导弹已完成开发阶段,计划在2023年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2025年具备全面作战能力(FOC)。
2、12式反舰导弹
12式反舰导弹是日本三菱重工于2012年开发的一种陆基亚声速反舰导弹,是88式陆基反舰导弹的升级版。导弹采用GPS+惯性+地形匹配制导,末段主动雷达寻的,射程超过200千米。导弹具备网络化作战能力,飞行初期和中段可由其它平台提供目标信息。
3、捕鲸叉导弹
捕鲸叉导弹是美国波音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的一型全天候亚声速反舰导弹,可由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捕鲸叉导弹经过数次改进,先后发展了9个型号,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之一。
目前美国及其盟军装备的主要型号为捕鲸叉Block 1C型,导弹主要采用惯性导航(Block 2/2+型增加了GPS导航),末段主动雷达寻的,具备掠海攻击和抗电子干扰能力,射程为124千米。波音公司正在研发Block 2+和Block 2+ER型导弹,其中Block 2+型将增加网络化作战能力,通过加装打击武器通用数据链(SWCDL)使导弹可以在飞行中进行重定位,预计2018年内达到初始作战能力(IOC);Block 2+ER型将通过换装效率更高的发动机和质量更小的先进战斗部增加燃料携带量,使导弹射程增加至248千米。
此次演习是美国潜艇20年以来首次发射捕鲸叉导弹,也是澳大利亚P-8A反潜机首次发射捕鲸叉导弹。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日澳环太军演联合反舰任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