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准备(2019年5月9日)期间,在叙利亚作战中驾驶苏-25SM攻击机被击落的罗曼-菲利波夫少校被人们重提。罗曼-菲利波夫少校的牺牲非常惨烈,他驾驶的苏-25SM是在低空飞行时,被叙利亚极端分子使用的便携式导弹击落,被武装份子包围后自杀身亡。从公开的视频可以看出,这架苏-25SM在被击落时,没有做出规避动作并释放干扰,似乎没有发现红外制导的导弹在靠近。
苏-25的类似案例早在俄格战争中就出现过(2008年俄格战争暴发后,俄空军在5天内就损失了3架苏-25),在2014年爆发的俄乌冲突中,也接连被乌“民间”武装部队击落。在具备明显空中优势的前提下,苏-25仍被频繁击落说明俄军在应对未知地域防空威胁时能力不足,更说明了苏-25并不具备成熟或完整的导弹来袭告警系统。显然,战场的失利给俄军敲响了一记警钟,俄军开始意识到导弹来袭告警系统的重要性,并在后续的航空装备发展中予以重视。
一、被击落的苏-25SM导弹来袭告警系统没工作?
俄罗斯苏-25攻击机目前主要有苏-25SM和苏-25SM3两种改型。在叙利亚被击毁的苏-25SM是苏-25的重大升级型,换装了能够应对地面威胁的“额尔齐斯河”M防御系统,该系统由L-150“蜡笔”雷达告警接收机(与苏-27SM相同)和导弹紫外来袭告警系统组成,能够自动投放箔条/红外诱饵弹,对来袭导弹进行干扰。
俄格战争中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中发动机的苏-25。该机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易损性,因此可以如图一样,被击中右侧发动机后返回基地。
将叙利亚作为练兵场,以消除武器库存为目的得俄军,在苏-25SM的武器库中使用了大量的非制导武器,导致飞机需要降低高度到5千米以下来提高攻击准确性,同时也将自己暴露在神出鬼没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射程中。从视频中看出,来袭导弹为便携式红外制导防空导弹,L-150“蜡笔”雷达告警接收机不会给出威胁提示,同时应发挥作用的导弹来袭告警系统可能暂时罢工或发生了漏警,未能提示飞行员进行规避并自动释放干扰。
苏-25SM3同样参与了叙利亚作战,该机型于2016年确定升级方案,2017年开始陆续交付部队,但还未形成规模。苏-25SM3配备了SVP-24-25瞄准-导航系统、SOLT-25新型光电瞄准系统;重点改进了机载自卫系统——加装“维捷布斯克”防御系统(该系统此前已装配至米-8AMTSh、米-8MTV-5和卡-52直升机上),该系统由雷达告警接收机、导弹紫外告警系统和箔条/红外诱饵弹投放设备组成。虽然苏-25SM3结构空间有限,没有安装可干扰红外导弹引导头的红外或激光束设备,但整体的防御能力还是得到明显提升。“维捷布斯克”系统可自动识别和定位危险目标,并将定位数据传输至武器系统。此外,苏-25SM3增加了更多制导武器和反辐射导弹的挂载能力,可以有更多机会在防区外完成任务。
升级后的苏-25SM3攻击机
二、美军A-10C装备了AN/AAR-47导弹来袭告警系统
美军同类型的攻击机A-10A在装备初期拥有与苏-25同样惨重的经历。海湾战争中,美军有不少于4架被防空火力直接击落,不少于2架被击伤。美军飞行员在海湾战争回忆录中写到,由于雷达告警接收机和导弹来袭告警系统工作不稳定,所以美军飞行员更多依靠编队内所有飞行员共同目视观察是否有防空导弹威胁(在白天发射的防空导弹有明显的羽烟,在夜间发射的则有明显的发动机火焰)。战场的磨练使美军对机载防御系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开始对A-10进行升级,在伊拉克战争后的2007年,美军将加装AN/AAR-47导弹来袭告警系统后的A-10C派往伊拉克。
被红外导弹击伤右侧发动机的A-10。良好的抗损能力使该机在这种情况下仍能返回基地
AN/AAR-47是一种被动导弹接近告警系统,通过探测导弹发动机相关辐射来警告威胁接近,系统的检测算法能够区分非接近辐射源,并自动启动箔条/干扰弹投放。AN/AAR-47系统的使用对象是直升机和运输机这种慢速平台设计,A-10的飞行速度不高,接近于运输机,故也可装配该系统。AN/AAR-47系统中使用的红外传感器超过四个,为进一步提升自防御能力,美国在该系统中添加了激光告警功能。
A-10C上装配的AN/AAR-47系统。如果想从外观上分辨A-10A与A-10C,最明显的地方之一就是A-10C的尾部和翼尖安装的AN/AAR-47导弹来袭告警系统。事实上,A-10A升级为A-10C的计划主要内容并未包括加装该系统,但从诸多照片看,美空军在实际机队改造中,最终为A-10C飞机加装了该系统
在A-10C服役后,还没有正式消息确认过A-10C被击落。当然这也与美军的空中优势巨大且更倾向于使用昂贵的精确制导武器有关。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俄军提升作战飞机导弹来袭告警能力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