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稳增长与去杠杆何以并行不悖

经济 ywz 4997℃ 1评论

201411241816317ebda

国家统计局在10月21日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中国GDP同比仅增长7.3%,创下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虽然仍然处于年初定下的7.5%左右的增长目标区间内,但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仍然多有担忧。从三驾马车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前三季度投资名义增速只有16.1%,创下了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在销售萎靡、开工面积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仅有12.5%的增速。另外,除了出口差强人意,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也出现了罕见的趋势性下降局面,毫无疑问,从数据上看今年三季度的经济是金融危机以来表现最不理想的。

面对中国经济的现状,一种观点认为,在目前内、外需不振,经济动力不断衰竭的现实条件下,政府应该毫不犹豫再次挥动凯恩斯主义的有力长矛,充分利用政策杠杆,加大逆周期调控的力度。否则随着经济的回落,极易引发就业问题、财政问题,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需要新思维,7.3%的增速不过是这一时期正常表现,无须过度出台刺激性政策,以免重走老路,乃至于无限期推迟去杠杆、调结构时点。笔者认为,稳增长与去杠杆是对立与统一关系,二者存在的只是短期战术与长周期战略之间的协调性矛盾。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激烈的经济调整未必会倒逼结构调整的成功,同时风险的完全暴露也不必然造成风险的随之消失,反而可能引起风险的不断扩散和传递,最终可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另外,若政府再次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将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化、产能过剩以及金融风险不断积累等现实问题,旧的增长模式如果强行维持,经济恐将在失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随之而来的调整也将是剧烈的。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复杂性有充分的认识。目前的经济下滑已经不仅仅是库存调整带来的短期扰动,更是基于人口红利趋于枯竭、资源和环境面临瓶颈、全球化红利逐步衰减等中长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及由此进一步导致的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房地产需求不足等宏观现象,依赖单纯的刺激政策托市已经呈现出明显的边际递减效应。以房地产为例,今年年初以来,从松绑限购政策,到恢复房贷优惠加大房贷供给,甚至给予购房者各种财政补贴,政府已经采取了诸多超预期的刺激房地产政策,但结果显然不尽如人意。大量的房地产库存已经在短期无法消化,与人口周期相互叠加意味着本次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是基于供给面收缩的市场要求,靠房地产稳定经济的想法已经不太现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知道房地产直接投资比重占到总投资的五分之一以上,而诸如制造业和建筑业等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总规模早已超过中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房地产市场的兴衰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的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眼下的调整不过是产能出清的一种必要路径和正常现象,在中国经济长期良好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若再次盲目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只会刺激更大的泡沫,制造更多的产能过剩和更危险的债务杠杆。

换句话说,留给中国经济加杠杆的空间也已经不大,不管是私人部门还是地方政府,2008年快速扩张后的资产负债表已经非常脆弱,一旦出现抵押品的贬值预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现金流断裂的可能。诚然,中国仍然有巨大的红利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但是我们希望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温和的低成本扩张路线,在有效化解风险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大起大落。因此笔者认为,寄希望于短期快速去杠杆也不现实,尤其是一刀切地要求中国经济全面去杠杆更是难以付诸实践。以2013年下半年的钱荒事件为例,央行为倒逼金融机构和企业去杠杆,连续上调银行间7天逆回购利率近100个基点,推动二级市场回购利率中枢抬升至5%,10年期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最高飙升至4.7%附近,银行间结算成员甚至出现了违约现象,结果杠杆率的确是有下降的苗头,但这是以影响金融稳定为前提的。实际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尽管去杠杆和去产能都很痛苦,但整体却是一个市场化的、优胜劣汰的“破坏性增长”过程。因此,在中国暂时还缺乏一定制度基础及其他相关配套措施的前提下,简单而粗暴的去杠杆方式不但不能达到目标还极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通过考察中央、地方以及企业部门的负债率,可以发现中央部门的负债率大约稳定在2%附近,远低于国际上3%的警戒线。但是加上巨大的地方影子财政,有专家估计中央地方合计赤字率已经达到6%。笔者认为,中央政府以及部分金融机构仍有巨大的加杠杆空间,建议在保持杠杆率大致不变的前提下,积极利用定向工具调整杠杆结构,比如以中央政府或国开行为主体,加大对铁路、棚户区改造等基建投资的力度等。同时不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还需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清理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等非合理负债,通过整体杠杆的稳定和杠杆结构的变化,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创造有利的稳定增长环境和预期。只有把分母做大,债务率才能逐步降下来。

逆周期政策可以让下滑的趋势变得平缓,赢得改革的时间,却不能改变周期方向,毕竟稳增长含义更多是旧模式的延续,而去杠杆的深层含义则是深蹲后的起跳。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增长模式逐步建立,这需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无序干预,释放民间活力,同时须痛下决心破除垄断,增强市场化约束,并给小微企业更大程度的减税让利空间。从长期战略来看,只有经过产能上的深度出清,结构上深度调整,奠定长期良性循环的制度基础,才能开启中国经济的新一轮繁荣。

本文来自《学习时报》,作者为罗明琦,原文标题为《稳增长与去杠杆何以并行不悖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稳增长与去杠杆何以并行不悖

喜欢 (4)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如烹小鲜
    匿名2014-11-26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