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国陆基导弹迈入实质发展阶段

军事 sean 7112℃ 0评论

2019年8月18日,美国从陆基MK41通用垂直发射系统试射了一枚常规配置型“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导弹在飞行超过500千米后准确命中目标,试射得到的数据及经验将用于之后陆基中程导弹的研发。这是2019年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后,首次试射射程在500千米到5500千米之间的陆基导弹。

陆基战斧

图1 从陆基MK41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发射的常规配置型“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

《中导条约》签订及中止与美国国家战略演化相符

1987年,为了缓解欧洲地区紧张的核对抗态势,美苏签订《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近程导弹条约》(下文简称《中导条约》),规定双方不再保有、生产和试验射程500至5500千米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以及相关地面发射装置、支援设施和车辆。根据条约规定,美国当时主要装备的BGM-109G“战斧”陆基巡航导弹和“潘兴”2陆基弹道导弹被全部销毁。此后,美军根据国家安全、地区局部冲突、反恐等需求,发展了射程2000千米以下的海空导弹武器体系以及射程5500千米以上的陆基和潜基战略导弹武器体系。

BGM-109G

图2 BGM-109G“战斧”陆基巡航导弹

近年来,美俄一直在互相指责对方违反条约,俄方主要针对美国打击型无人机、“民兵”2导弹改的弹道导弹拦截试验靶弹以及在东欧部署的可发射“战斧”导弹的陆基MK41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等;美方主要针对俄9M729巡航导弹、“口径”巡航导弹以及RS-26弹道导弹等。2018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因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且中国不受条约限制,美国将退出该条约。2019年2月1日,美国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启动为期6个月的退约程序;3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2019年8月2日,美国与俄罗斯均宣布《中导条约》当天失效。

美国选择退出《中导条约》,实质上是其认为当前以海空导弹为主的火力打击体系已经无法完全应对全球范围,特别是印太地区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因此美国不断推进包括分布式作战在内的多种“弹性”作战概念并发展相关装备和技术,美陆军积极呼应这一思路,将陆基火力列为六大现代化优先事项之首。美国退约正是其解除陆基中程火力发展“枷锁”,意图掌控印太地区作战优势的重要举措。

当前美国近程和中程导弹体系现状

当前美国射程在500-5500千米的现役导弹包括BGM-109E“战术战斧”海基巡航导弹、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以及核常兼备的AGM-86空射巡航导弹等型号,没有陆基导弹型号。

“战术战斧”导弹于2004年服役,是美国海基主要对陆精确常规打击力量,射程1600千米,可打击高价值固定目标,具备在线任务规划和毁伤评估等功能,存量超过4000枚,采购单价约120万美元。

AGM-158系列导弹包括基础型(射程370千米)、增程型和反舰型(后二者射程926千米),分别于2004年、2014年和2018年服役,具有较好的隐身和机动性能,是美国空基主要防区外对陆打击力量;其中增程型已生产540枚,计划采购总量5166枚,采购单价约125万美元;反舰型计划采购总量374枚,采购单价约340万美元。

AGM-86导弹于1982年服役,是美国空基主要核打击力量之一,能承担对敌纵深目标核/常规打击任务,核型号射程超过2500千米,常规型射程1100千米,存量约1715枚,其中约一半为核型号。核型号采购单价约170万美元,常规型每枚的改装费用约38万美元(1985财年价格)。

未来美国陆基导弹发展走向

尽管美国正式宣布暂停履约是2019年2月,但美国陆军从2017年就开始布局发展陆基导弹。2017年7月通过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明确要求国防部研发射程500~5500千米陆基巡航导弹技术。2018年4月,美国陆军向国会提交了《现代化战略报告》,规划远程精确火力技术的发展。

2019年3月,美国国防部宣布启动新型常规陆基巡航导弹和陆基弹道导弹研发工作,其中新型陆基巡航导弹射程约1000千米,计划2019年8月试验,2020年底完成部署;新型陆基弹道导弹射程3000-4000千米,计划2019年11月试验,但部署至少要5年以上。同时,美国陆军在2020财年预算中提出将投资9亿美元,采用非传统研发模式发展可提供战略能力的“移动中程导弹”项目,计划2024财年底进行初步设计审查,考虑时间安排和研发基础,该型号很可能即为上述新型陆基弹道导弹。

1 陆基巡航导弹

此次试射陆基“战斧”导弹是美国按照预定计划开展的新型常规陆基巡航导弹试验。虽然美国并没有明确此次“战斧”导弹试射的实际射程,但试验相关数据将用于之后陆基中程导弹的研发,说明导弹射程超过了1000千米。此次试射美军可能是在借鉴20世纪80年代海基“战斧”导弹基本型改型陆基型的基础上,通过简单改装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火控系统可能也进行了简单改装),即实现了新型陆基“战斧”导弹的快速试验。

此外,结合美军现役导弹型谱,AGM-158增程型和反舰型改型为近程陆基巡航导弹及其反舰型可能性较大。不过增程型为空射,改型需加装助推火箭并调整火控系统;反舰型成功进行过三次舰载MK41垂直发射系统试射和一次模拟舰载倾斜发射试验,但导弹价格和综合改型成本都较高。而AGM-86导弹服役时间接近40年,预计2030年退役,并不适合陆基改型。

综合来看,美国优先选择了性能、可靠性经历多次实战验证且库存量大的“战斧”导弹为基础进行陆基巡航导弹改进,以快速形成1000千米至1600千米的陆基对陆打击能力;未来也有希望基于AGM-158增程型/反舰型发展射程500-1000千米的陆基巡航导弹。

2 陆基弹道导弹

近程陆基弹道导弹方面,美国陆军2013年开始论证射程499千米的“精确打击导弹”(PrSM)项目,计划2024财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以替代1991年服役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满足美国陆军对地面/海上移动及时间敏感目标的打击需求。未来美军可在“精确打击导弹”基础上发展射程超过500千米的近程陆基弹道导弹。

中程陆基弹道导弹方面,因相关项目、技术等发展自《中导条约》签订后全面停滞,生产线撤销,按照当前新型陆基弹道导弹的能力和时间要求,美国很可能在“潘兴”2弹道导弹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相关技术,迅速完成试验弹制造,但全面重建科研体系和生产能力等可能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

“潘兴”2

图3 “潘兴”2弹道导弹

情报评述

(一)美发展陆基导弹符合其大国竞争战略

随着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将大国竞争作为军力建设的主要指导原则,美国陆军积极推动针对印太地区大国的作战概念研究,提出了多域战、群岛防御等新作战概念,并积极发展由前沿岛屿等向内陆及海域进行火力投送的能力,相关思路也得到美海空军的积极响应。美国当前发展陆基导弹正是契合了这一背景,是美国掌握大国博弈战略和战术双重主动权的重要举措。

(二)一旦部署将严重威胁我要害区域和出海航道

较海基和空基导弹发射平台,陆基导弹发射车队对后勤补给要求和基地的依赖性低,能机动部署。特别是陆基巡航导弹可事先在弹上装订目标信息或在飞行途中接收信息,甚至能以单辆发射车为单位作战。因此陆基导弹潜在的部署位置,除了在印太地区百余个各类基地外(如关岛基地,日本横须贺、嘉手纳、三泽基地,韩国群山、乌山、镇海基地和新加坡樟宜基地等),可更加隐蔽、分散和灵活地部署在其它山地、丘陵等各种位置。

美军一旦将陆基导弹部署在第一岛链和东南亚地区,射程4000千米的陆基导弹几乎可以覆盖我国全境,部署在关岛可覆盖我国首都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射程1000-1600千米的陆基导弹可覆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这将对我国本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急剧增加要害区域的防空压力。

未来陆基导弹还很可能具备对海作战能力,将全面覆盖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海域。虽然当前远程反舰作战还普遍存在目标指示难等问题,但近年来美国正积极探索利用F-35隐身战机和无人机前出为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一旦解决该问题,战时美国依靠在第一和第二岛链部署的陆基反舰导弹,将完全封锁印太地区的海上航道。

作者: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 王雅琳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国陆基导弹迈入实质发展阶段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