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果我们将中国处于改革的各个阶段与日本和韩国的类似阶段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中国的改革不那么成功,以个人收入来衡量,用本币来衡量,中国的个人收入增长与日本相似,但慢于韩国;而按照可比美元计算,那么在各自的“奇迹”中,中国落后了日本40年,更是远远落后于韩国。
通过评估农业生产率、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杠杆作用和创新这几个收入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后,我们发现中国在改革的前25年中未能提升民众的受教育水平,而过去十年杠杆的爆炸式增长是导致个人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剩下几大指标的成功度上,中国大致上与日本相当,但落后于韩国。
因为中国的规模体量较大,导致较小的成功也变得非常重要。例如,中国的研发支出虽然不足以抵消国内的老龄化和赤字,但却影响着全世界。然而,在预测经济规模时,趋势扩展会产生误导。我们可以从韩国和日本的经验中推测出创新和其他因素将会如何改变中国的发展轨迹。
规模在国际经济中很重要,对中国也如是。无论中国将来是成为全球领导者还是不良政策的受害者,这一点都不会改变。繁荣也很重要,以任何合理标准衡量,中国还称不上是繁荣。因此,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未来能不能繁荣发展。与10年前相比,对国家主导的发展优势的忠实信徒减少了,但他们仍然存在,其他人因为根本无法想象中国会停止增长,就信奉它最终一定会繁荣。
在不依赖信仰的情况下回答这一问题,一种方法是评估中国的基本面,另一个是计算数字,看看哪种预测比较合理,而本文采用的是第三种方法,寻求历史上的相似之处。
中国的规模之大使得我们很难找到可比国家。美国本身是一个明显的选择,但是美国开始就是一个富裕的经济体,而中国相对比较穷,所以不适用。我们通常比较的是日本和韩国,当然,主要的相似之处在于战后的扩张,我们通常称为经济奇迹。从不同的时间开始,这三个国家极大地改善了一代人的民生。
日本的重建始于1946年,韩国的改革始于1962年,中国的改革始于1979年。为简单起见,这里进行了快照比较,以改革后2年(这样可以看到效果)到改革后38年的最终观察结果为研究对象。我们按照+11年、+ 20年和+29年将样本平均分配。为了便于参考,表1列出了每个国家/地区的年份。
即便中国跟日本一样增长停滞,中国也比日本大得多,而且更具经济影响力。尽管如此,在一系列指标上与日本和韩国进行的历史比较表明,中国的奇迹已经过早褪色,这将中国无法跻身富裕国家之列,前景不容乐观。
个人收入
我们先从衡量发展成功的基准指标“个人收入”来谈中国经济发展的缺陷,接着探讨的是衡量农业、劳动力、资本和创新的直接或间接生产率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测度经济活动,但如果用它来衡量经济成功,那显然并不是好的指标,因为巨大的人口只是增加了GDP,而不是让人们富裕起来。印度最近的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的GDP也可能难以衡量。
人均GDP校正了规模因素,但它是一个不能反映个人福利的会计结构;它不能被花费或保存,其分布也没有意义。以中国为例,人均GDP极具误导性,2018年的数据显示,这一指标比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官方数字高出55%。
同样,由于价格差异,个人收入也可能难以衡量,并且难以在各个经济体和时间之间正确比较。但个人收入才能代表发展对人民带来的切实利好,而不是与生活质量毫无关系的会计结果。比较中最难的部分,我们通过比较增量而不是存量来解决,比如从改革后2年到改革后11年的增长。用本地货币计算的增长结果更有意义,另外,我们还提供了用美元计价的改革38年后中日韩三国各自的个人收入水平,对中国而言,也就是2017年的数据,图1和表2展示了相关数据。
用本币对比得到的结果有时会忽略急剧的贬值和缓慢的升值,和韩国相比,直到改革时代的最后阶段,中国的表现才超过韩国,此前一直落后;但以当地货币计算,中国的表现在改革的大部分时间段内仍优于日本。
用美元计价的结果,中韩的发展与之前用本币计算的类似,同样只是在最后阶段才超过韩国,而从绝对值来看,中国在快速增长的这个阶段,个人收入水平还不到韩国改革后38年的一半!中国的增长也落后于日本,在最后个人收入还要比日本(改革+38年,日本1984年)低1/3左右,甚至我们都不考虑这33年以来美元的通货膨胀的因素。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个人收入可能被低估。否则,中国在个人收入方面的表现可能会差得令人震惊,毕竟中国对GDP存在普遍的崇拜和其在改革最后阶段表现出色。如果中国能够维持最近的趋势,就可以缩小收入差距,特别是考虑到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及以后的艰难处境,然而,其他指标的综合证据表明,这种可能性极小。
农业生产率
农业生产率是发展的第一基石,它与当时全国大部分人口的收入水平和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都息息相关。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对农民的需求会减少,如果城市有工作,他们就可以进城务工。这样,土地和劳动力是经济发展早期到中期的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之后才是资本和创新。
农业生产率的一项关键指标是谷物产量(图2)。中国农业生产率并不理想,尽管积累了17年以上的技术进步,但每一阶段的产量均不如韩国农业。尽管如此,在改革后38年后,中国的谷物产量基本上与日本相当,并且增长速度更快。2017年中国的农业生产率仍在增长,因此有机会成为一个富裕国家。
关键问题在于将产出的边际生产率转化为收入。努力实现繁荣的国家负担不起仍有大量低生产率的农村人口。在改革后38年(1984年),日本农民的名义收入已经是中国农民的两倍以上,更不要说之后33年(2017年才是中国改革后的38年)的差距了。显而易见的解释是,日本农民在1984年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中国农民到2017仍未拥有土地。另外一个因素是,中国农民半数的收入来自于农业,而日本农民只有1/5的收入来自农业(尽管数据可能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