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群众》周刊在香港的宣传功效
《群众》周刊在香港出版发行的近三年,正是国内局势急遽变化,国共政争剧烈搏战的时期。这其中,办好党刊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至关重要。
对于党报党刊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作为党的理论刊物,1947—1949年《群众》周刊在香港很好地贯彻和发挥了党刊的宣传功能。总结其办刊特点和成效,大致可以从三个历史阶段进行概括:
第一阶段为解放战争重要转折的1947年。《群众》周刊严格贯彻中共用“人民解放战争”取代“自卫战争”的部署,打出“建立民主的中国”“蒋介石自取灭亡”等宣传口号,对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在华东、晋冀鲁豫、晋察冀和东北等战场上取得的胜利,进行了实时报道。
这些宣传报道,以事实为根据,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重大胜利,充分说明了人心所向。同时,针对抗战胜利后美国援蒋,“美国究竟干了什么”这个社会热点话题,《群众》周刊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论证,对美国扶蒋反共的实质进行了深刻揭露和严厉批判。
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军事经济援助,究竟给了多少钱?这本细账如何算?1948年3月25日《群众》周刊刊发了新华社社论《美帝援蒋初步统计》,把 1939年2月8日起到抗战胜利后美国对华提供的贷款和物资援助进行了清单式的罗列,明确告示国人:
对日战争胜利以来,美帝为鼓励卖国贼蒋介石进行屠杀中国人民的内战,和将中国变成美国的殖民地,所给予蒋家匪帮的贷款及物资援助,据现有材料统计,已达四十六亿四千零四十九万八千二百二十三美元。抗战期中援助则为十五亿六千七百八十万美元,此项援助事实上绝大部分亦被蒋匪保留作抗战后发动内战的资本。两项合计则为六十二亿零八百二十九万八千二百二十三美元。
通过具说服力的统计数据,让国内外民众看清美国援蒋反共的真相。《群众》周刊发表的这篇社论,是中共反美反蒋舆论宣传战打出的一颗重型炮弹。
针对国民党诬蔑攻击《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政策,《群众》周刊及时坚决地予以回击。反共的杂志《新时代》在1948年第1卷第3期上发表了《共匪“土改”本质与作用》,诬蔑中共土改政策是“为其挖掘匪区所有人力物力,及其在政府区里煽动农民暴动的主要工具”,“是把土地政策当作扩大叛乱战争夺取政权的有力武器”。《群众》周刊设立《解放区报道》专栏,详细介绍解放区土改进展和成就。《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概况》一文系统介绍了东北解放区土改的主要收获。文章说:
经过一年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东北解放区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势力的统治,几千年来呻吟在地主阶级封建淫威下面的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翻身,重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截至去年七月统计:东北解放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嫩江、辽北、松江、牡丹江、合江、辽宁等八省及热河一省)已有六百二十九万零六百二十四个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平均每人得八亩地。
……东北翻身的农民自觉地为自己的利益而战,这就成为东北人民解放军必胜的保证。
《群众》周刊广泛介绍解放区土改成就,帮助港澳人士和海外华侨了解中共的土改政策,极大地消除了民主人士和工商界人士的疑虑。
第二阶段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全面反攻时期。这期间《群众》周刊登载 300多篇反映国共军事较量的评论文章,集中诠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诱敌深入先打弱者、速战速决和连续作战等灵活的战术策略。特别报道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战绩,登载被俘、投诚的国民党军将领以及缴获的坦克、重型火炮、枪支等新闻图片。大量翔实、具体、生动的战争场景和文献资料,述说着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能够打败总兵力和武器装备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
1948年9月7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了给林彪、罗荣桓等的电报,确定了东北野战军南下后的攻击重点应该指向北宁路上的重镇锦州,确立了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一场全歼国民党在东北的50万军队的战略大决战就要打响。9月17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却还在发布消息称:“北宁线情势已趋和缓。”而10月9日东北野战军的5个纵队又一个师及炮兵纵队主力共约25万人,发起了锦州外围作战。14日总攻城垣,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人,俘获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1948年10月21日《群众》周刊以“又一光辉的胜利”为题庆祝锦州解放。
1948年11月10日,国民党《中央日报》继续散布谎言称:“今日共匪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国军,还不敢使用它的的主力来轻于尝试。即令共匪以主力来守军,国军必能给予以沉重打击。”为了让民众看清形势,11月18日《群众》周刊以《中共中央负责人评军事形势——一年左右打垮反动政府》为题转载了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的评论文章,直指国民党《中央日报》的一派胡言。
毛泽东指出:“原来预计,从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约需要五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这一时期,《群众》周刊针对蒋介石集团的独裁统治、贪污腐化,以及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困境进行不遗余力的揭露和报道;与此同时,大力宣传和报道解放区在工商业和农业方面的发展成就、解放区人民的美好生活,展望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光辉前景,这都极大地鼓舞了民众、振奋了人心。
第三阶段为 1949年年初至1949年10月停刊止。《群众》周刊围绕新中国的筹建、城市接管以及城市工作的政策等主题进行宣传动员,陆续刊载专论文章。如许涤新《经济建设一定可以成功》《关于华北贸易》,饶彰风《论接管工作的准备》,荃麟《论城乡关系》,小云《人民政府怎样管理大城市》,高澜《是民族工商业家振奋的时候了》,等等。
这些文章针对香港工商界人士的担忧和关切,积极作出回应,稳定了人心。如许涤新针对社会上谣传的中共不会做经济工作,作出回应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就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大前提。土地革命不但为农业生产之发展奠定了前提,而且为工商业大发展奠定了前提。”“我们认为中国人民会实现其发展生产与繁荣经济的任务,是有着充分把握的。把握是在我们致力于土地改革与消灭官僚资本;把握是在我们认清自己的缺点致力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学习;把握是在我们不把经济建设当作我们专家的事情,而是群策群力的一个群众运动。”
在宣传报道中,《群众》周刊的其他一些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如何加强读者与刊物之间的联系,引领舆论等方面,《群众》周刊的“群众信箱”作出了表率。
1947年1月30日《群众》周刊香港版的创刊号在“编者的希望”声明中,明确表示将开设“群众中来”和“群众信箱”等专栏,希望读者对刊物提出要求和希望,同时希望读者咨询疑难问题。
1949年5月19日的《群众》周刊在“读者与编者”专栏中登载了一封来信。来信询问:“为什么只听到说毛泽东思想,而不是毛泽东的主义呢?”希望编辑部能给予解答。《群众》周刊是这样答复的:“毛泽东思想亦可称为毛泽东主义,因为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而是形成了关于整个中国历史与中国革命的全部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不仅发展了马列主义,而且有许多新的创造,即在马列主义宝库里添加了新的东西进去,特别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革命根据地、革命统一战线等等方面,在毛泽东思想里面,都有新的创造,使马列主义更加丰富和充实。”这份复信不仅显示了刊物编者的理论水平,也显示了《群众》周刊作为中共理论刊物的权威性,为如何面向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联系群众、宣传群众起到示范作用。
结束语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办报纸,目的是“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
《群众》周刊在香港创办期间,记录了国共政争下中共在土地改革、解放区建设、军事斗争以及城市接管等重大事件中的对策与成效;集结着中共杰出的理论家和政论家,以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内容的纪实性和严肃性,传递信息、解读政策、针砭时政、传播理念;为帮助社会民众澄清疑惑、建立共识,团结和召唤民主知识分子,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竭力掌握主动权,实现舆论引导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群众》周刊在香港的创办实践和宣传舆论工作经验,对于我们当前做好有关宣传舆论工作,依然有启示意义。
何薇. 1947-1949年国共在香港的宣传争夺战——以《群众》周刊为考察中心[J]. 党的文献, 2018, 000(001):86-91.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1947—1949年国共在香港的宣传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