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极地船舶发展现状分析

科技 rock 17584℃ 0评论

xljkkkc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重视,北极航道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冰洋的加速融化和全线通航的可能性,北极地区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北极问题在国际社会正日益成为热点话题,促使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北极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中国东部沿海到北欧和北美东部走北极航线航程最短,北极航道的开通可以减少我国对常规航线的依赖,降低能源运输的安全风险,同时开发北极丰富的油气资源也可为我国油气安全提供战略保障。随着2019年中国自主研制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加之“冰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延伸,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以及拓展我国大国地位的重要体现,是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路径。而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开发利用北极航道,迫切需要极地船舶的装备支撑。因此,加强极地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研发,形成规模化常规化极地船队,对我国未来实现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极地地区概况

极地地区主要是指涵盖南极、北极地区的寒冷区域,极地地区因常年冰雪覆盖,气候恶劣而人迹罕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们对北极航道探索的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两条规模化的北极航道,分别为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极地地区其主要环境特点为海冰、结冰、低温、极夜、高纬度、气候恶劣多变和环境脆弱等。由于严酷的环境特征,极地特别是南极几乎无植物生长,而微生物因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而广泛存在,是极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北极地区总面积为2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1/25。北极地区通常指北纬66度34分以北地区,包括北冰洋及其岛屿、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地带,主要有8个国家: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丹麦、瑞典、芬兰和冰岛。北极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其探明的油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30%。随着全球海洋油气开采规模的不断壮大,海洋油气资源开采区域逐渐向深海和极地延伸。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地区。南极地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近些年,极地地区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目光,极地船舶及油气开发装备的技术研发与应用正得到飞速发展。

2 全球北极战略竞争格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北极近年来持续出现罕见高温,冰雪加速融化,生态环境正发生重大变化,北极开发难度逐渐降低,在地缘位置、航道、能源等方面的战略价值迅速凸显。这为各国利用北极航道和开发北极资源提供绝佳机遇。各国在制定北极战略方面均给予北极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图在这场事关国家未来命运的战略博弈中抢占先机,美俄加北欧中日等国家和地区都发布了自己的北极战略或发展规划。但由于各国所处地理位置、国家实力以及利益诉求不同,其北极战略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

俄罗斯:2008年9月,俄罗斯通过了《2020年前及更远未来俄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提出分阶段实施北极战略规划。这是俄罗斯也是世界上第一份关于北极的国家战略,文件明确界定了俄罗斯在北极的各种利益,标志着俄罗斯的“北极战略”日渐清晰。2013年2月,普京签署了《2020年前俄联邦北极地区发展与国家安全保障战略》。

2020年3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批准实施《2035年前国家北极基本政策》。该政策明确了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发展目标,以及在社会、经济、基建、科技、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社会安全、军事安全和国家领土安全等领域的重点任务和绩效评价指标,是为保障俄罗斯国家安全和北极地区利益而制定的战略规划性文件。该政策在科技领域提出了6项重点任务,包括开展重点科技发展方向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实施全面的北极远征考察任务;开发北极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解决国防和社会安全问题,研发适用于北极地区的材料和技术;完善北极科考船队等。

日本:日本关于北极的科学研究是与20世纪初开始的国际极地研究同时起步的。2015年10月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公布了“日本的北极政策”,使日本在北极问题上有了战略纲领性文件。2018年5月公布了第三期“海洋基本计划”,提出了推进北极政策的措施。《计划》由首相直接领导的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制定,是日本的顶层海洋战略文件,每五年修订一次,内容涵盖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技研发、海上交通运输等多个方面。

新版《计划》详细阐述了未来十年日本的海洋政策理念,提出了2018~2023年政府实施海洋政策的若干措施,突出了海洋安全,纳入了北极政策。其中第七章“推行北极政策”中提到:加强北极领域科学技术研发;实施“北极研究推进项目”,加强各领域学科互助、行政部门与科研院所协作以及科研设施共享;推进北极领域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内容。

英国:英国近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参与北极科学研究和相关事务,逐步提升了其在北极领域的影响力。2013年英国政府曾发布首份北极政策框架,2018年发布的《超越冰雪-英国北极政策》报告是2013年版本的更新版。该报告总结了过去5年英国在北极科学研究、参与北极事务等领域的系列举措,并阐述了英国政府对相关北极事务的立场。该政策框架指出,英国在北极科学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中拥有领先地位,这将有助于国际社会提升对北极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理解和认识,并找到应对挑战的有效方法。

美国:2019年4月,美海岸警卫队发布了新版《北极战略展望》,对2013年的文件做出了更新。新版《北极战略展望》指出,过去15年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在北极装备、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而同期美国的投资较少,相关装备出现缺口,从而威胁到美国有效维护主权的能力和对因人类北极活动增加所产生海上风险的管理能力。作为美国极地舰队的唯一提供方和运营方,美海岸警卫队的重点已经从安全、安保与合作向更加强调大国竞争转移,将投资破冰船、极地安全艇、航空装备、无人及自主系统等。

微信图片_20200819221518

图1:美国2019版《北极战略展望》

2020年6月9日美国发布的备忘录中显示,总统特朗普下令重新评估美国海上力量对于北极破冰能力的需求。特朗普提出要在2029年之前打造新的破冰船队。目前已经计划建造3艘重型破冰船,还将计划建造一系列的中型破冰船。备忘录评估了未来十年内美国可能在北极地区部署的海上力量。提出了研发设计核动力破冰船的设想,备忘录要求在新的破冰船服役前,美国各机构被允许临时租用他国破冰船前往北极地区,作为权宜之计。备忘录中还重点关注了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活动以及对格陵兰、冰岛、英国北海等地区的威慑。

中国:2017年6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设想》提出将积极推动“中国-北冰洋-欧洲”列入三大蓝色经济通道,支持北冰洋周边国家改善北极航道运输条件,鼓励中国企业参与北极航道的商业化利用。

2017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双方就已经正式提出了这一概念:“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其内容包括中远海运集团已完成多个航次的北极航道的试航;两国交通部门正在商谈中俄极地水域海事合作谅解备忘录,以不断完善北极开发合作的政策和法律基础;两国企业积极开展北极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合作,正在商谈北极航道沿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

2018年1月,国务院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在北极政策方面发表的第一部白皮书。白皮书阐明了中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全面介绍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主张。白皮书指出中国将积极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中国鼓励企业参与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依法开展商业试航,稳步推进北极航道的商业化利用和常态化运行。

中国重视北极航道的航行安全,积极开展北极航道研究,不断加强航运水文调查,提高北极航行、安全和后勤保障能力。切实遵守《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支持国际海事组织在北极航运规则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主张在北极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方面加强国际合作,并支持企业通过各种合作形式,在保护北极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参与北极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

微信图片_20200819221548

图2:《中国北极政策白皮书》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极地船舶发展现状分析

喜欢 (6)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