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实现这种碳减排的目标,我们现在亟待补充的短板是什么?
陈德荣:工艺技术创新的问题。因为现在新能源制氢成本比较高,跟碳冶金在成本上面,还没有办法进行竞争。但是我觉得,一方面,氢的新能源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成本的快速下降,比如太阳能现在上网只要两毛钱了,我记得20年前要好几块钱。对未来前景我们比较看好,现在污染排污这一块碳税还没收,如果未来二氧化碳排放就要付碳税,现在欧盟有些国家都已经开始实行了,如果再加上谁破坏环境谁就要负责,那么碳冶金的成本就会提高,而氢冶金的成本就会下降。到最后,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有可能氢冶金会比碳冶金更有竞争力。
记者:过去5年,也是我们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看到整个钢铁行业是在去产能的状态下实现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在压缩掉过剩产能之后,我们目前是不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以兼并重组为主的优化升级的阶段?
陈德荣:在“十四五”期间还要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坚决压缩过剩产能,抑制新增产能的发展。这样就进入到了一个存量的联合重组的阶段,其实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在推动这项工作,大家也都看到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可能也是一些比较好的企业的重大机遇。
记者:这最终会给整个钢铁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或者是说我们希望国内的钢铁行业变成什么样?
陈德荣:我觉得集中度提高了以后,最后实现了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这个时候大家会因为规模效率、资产效率都提高了,会更多关注通过创新来提高效率,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
陈德荣:
钢铁行业要做到大而精,追求极致效率。
而实际上近年来,钢铁行业也在逐渐告别“傻大黑粗”,向智慧化变身。走进中国宝武宝钢股份宝山基地冷轧厂C008热镀锌智能车间,没有传统钢厂的灯火通明,看到的是一间“黑灯工厂”。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行车无人化、物流作业无人化、3D岗位无人化,从而降低了能耗、提升了生产效率。
陈德荣:通过数字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来实现对一些传统的产业生产流程的改革,从而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另外,从一个基础材料变成一个高端材料,对整个国民经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撑。我们现在也在开发,也进入到一些新材料的领域,怎么能够使得钢铁强度更高?实现轻量化。我们也涉足碳纤维、铝合金这些新的轻量化材料,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综合材料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以及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型,为我们的客户通过服务来创造价值,钢铁本身创造价值,服务也创造价值,提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效率。
目前,中国宝武在核电用钢、航空航天材料、国家重大工程用钢等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关键材料开发与制造。汽车板品种全球覆盖度最全、国内市场份额稳定保持第一,是全球首个能同时批量生产第一、二、三代先进超高强钢的钢铁企业,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最全、最具竞争力的硅钢生产企业。未来钢铁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做到大而精。
记者:国内的钢铁行业现在要实现这种高质量发展,您觉得我们现在在关键的核心技术领域和创新上,还有哪些亟待补充的短板和不足?
陈德荣:所有的不足短板,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在产品方面,我们还是有一些极少数的材料,在品种性能这方面还满足不了,有一些甚至也成为了“卡脖子”的事;第二,就是我们最大的问题——绿色,因为作为这么大的能源消费的行业,未来的低碳减排绿色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们在做大的前提下怎么来做强?就要加大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引领做强,通过效率提升做优,再通过市场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来做大。
记者:让您给2021年的中国经济写三个关键词,你会写什么?然后为什么?
陈德荣:因为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第一,我认为创新,因为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要进一步提高,就不能再走传统发展的老路,不允许也承受不了。必须要通过创新,通过创新提高我们单位经济量或者单位的实物量的价值水平,从而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第二,绿色,因为整个的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都要绿色化;第三,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我觉得是全球化。从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未来我觉得转型仅仅是通过国内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双循环当然以国内循环为主。但是这个也不是说中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并不是说每一个行业或者每一个企业,都是这样,必然会有产业链、行业的分工,从宝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双循环当中,可能我们更多的要承担全球化的循环,所以我觉得就是创新、绿色、全球化。(央视财经)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宝武钢铁成全球第一钢企 2023年实现碳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