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价值与地位的重新体现
与以往的战争不同,朝鲜战争时期,作为海上移动机场,航母可以“长时间停泊在敌对国家海岸附近,随时投射军事力量”。需要强调的是,航母在开战初期,确实弥补了空军的局限性,为当时数量上处于劣势的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援(Speller,2011,p.15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母在美国国内曾一度被视为优先的战力裁减对象6,但是通过朝鲜战争,航母的新价值得以体现,戏剧性地提升了航母的地位。事实上,1945年以后,美国社会普遍认为,相对空军而言,航母本身非常脆弱,容易遭到敌人的攻击,作战能力处于劣势,不适宜打击陆上大纵深目标,人们对航母存在的意义普遍产生质疑(Barlow,1995/2010,pp.169-170)。结果,美军航母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最多98艘骤减至1950年的14艘。1949年4月,美海军推进的一项雄心勃勃的新型航母(CVA-58)计划也因美空军的B-36轰炸机项目而被取消7。
但是,航母在朝鲜战争初期的突出表现,立刻让美国社会重新认识到海上移动机场——航母的价值。1950年11月底,美国国防部的主要政策决策者们一致认为,航母将是非常时期最有用的武器,美国应该拥有更多数量的航母。正是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转变,1951年3月,美议会再次批准了一年前被搁置的美军新型航母计划(Barlow,1995/2010,p.363)。(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珠峰/编译)
【1】当时,包括新展开部署的飞机在内,大邱和浦项共有100多架F-51战斗机,这些战斗机需马上转移至日本九州。沃克将军指出,F-51战斗机从日本起飞,作战效率会比从韩国基地起飞降低3倍(Y’Blood,1999,p.100)。
【2】7月6日,航母编队返回位于冲绳的巴克纳湾(Buckner Bay)补给物资。直至7月17日,航母编队才恢复作战(Field,Jr.1962/2013,p.109)。
【3】当时,美空军的轰炸机(B-26,B-29)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滞空时间,都远远优于舰载机。但是,这些轰炸机基本上在10,000英尺高空(约3千米)进行轰炸,不适合近距空中支援作战。因此,美空军的近距空中支援任务大部分由F-80和F-51来执行(Futrell,1983,pp.93-94)。
【4】比方说,英军轻型航母“凯旋”号舰载机起降事故率过高,导致非战斗损失非常大。虽说8月30日“凯旋”号又增加了14架舰载机,但是到9月9日能投入战斗的却只有12架。这主要是因为气象条件恶化,在起降过程中很多舰载机遭到损坏(Lansdown,1997,p.28-35)。
【5】联合国军指挥部为了提高航母的利用率,将航母基地由最南端的冲绳紧急转移至佐世保。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航母战力的局限性(Cagle& Manson,1957/2003,p.73)。
【6】从英国海军的情况来看,二战后,英国海军的喷气式舰载机项目预算被削减,仅反映了空军战斗机项目预算。关于战后英国航母战斗力下降及与空军的对立,可参考Benbow(2011,pp.125-150)的文章。
【7】美国海、空军关于军种角色和使命任务的争执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美国军方取消新型航母(CVA-58)计划,成为引发“海军上将抗命(the Revolt of Admirals)事件”的导火索,具体内容参考Barlow(1995/2010)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从朝鲜战场美军兴南大撤退看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航母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