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三:军事大国目前对如何防御高超声速导弹,基本上“束手无策”,看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前景。
解读:当前,美军认为最有希望拦截高超声速导弹的武器系统,是具有JEON(联合应急作战需求)能力的“萨德”系统叠加“爱国者-3”。
大国对高超声速导弹防御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个认识实际上也是有误的。当前,几个军事大国都在紧锣密鼓、不遗余力地开发反导武器系统。尤其是美国,吸取了过去发展反导大系统GMD受挫折的经验教训(因试验拦截成功率太低,被美国人民斥为“烧钱工程”),所以行事和宣传都比较低调,但实际上一刻也没有放松,值得我们注意。
综观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和一些智库们的设想,对高超声速武器的防御方案分目前发展和远景设想,两方面并头进行。远的方面,专家们有共识,利用低轨卫星的天基反导是个比较理想的方案。不过它耗资巨大,技术上也不太成熟,还得一步步来。据报道,2022年7月18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将先期拨款25亿美元筹建卫星网(以及地面设备),明确说明用以侦察和跟踪中俄的高超声速武器。首批发28颗试验卫星。正式建网需大量低轨卫星,分几层覆盖整个地球上空。美国的智库纷纷设想充分利用民营商业卫星网的资源来解决经费问题,Space X公司的星链自然是首要考虑的对象。
但这还只是第一阶段,其最终目标是建成一个察打一体的“天基反导大系统”,即不仅能侦察,跟踪,甚至可以直接拦截中俄的高超声速武器。当然这只是远景设想,至少在近期内无法实现。主要原因之一是星载激光(或微波)武器的功率离摧毁一枚弹道导弹还有很大距离。
至于当前,美军认为最有希望拦截高超声速导弹的武器,是具有JEON(联合应急作战需求)能力的“萨德”+“爱国者-3”系统。
先谈谈“萨德”,美军“萨德”系统及其相控阵雷达AN/TPY-2的拦截高度为40~150千米,作战距离为200千米。雷达主要特点是由于宽频带因而具有较强的目标识别能力;拦截弹特点是具有较强机动过载能力。所以从理论上讲,系统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拦截高超声速武器的能力。缺点是单级火箭,所以飞至空气稀薄的大气层外时已成强弩之末,机动过载能力只剩5-10g;难以对付高超声速目标。再则作用距离仍嫌小,如果第一次截获目标失败,就没有时间进行二次拦截。所以从2015年起,美国洛马公司受美军委托,一直在进行新一代“萨德”的研发工作。据资料透露,新型号主要改进处就是将拦截弹由单级固体火箭助推器改为两级,推力大大增加,不仅使射程提高到600千米,还可使拦截弹机动过载能力提高10-40倍。更重要的是使系统有时间完成多次拦截,提高对高超声速导弹的拦截成功率。不过这种新型号何时服役?对此,美军一直讳莫如深。
“萨德”系统主要负责高层防御(拦截高度为40-150千米),“爱国者”主要负责低层防御(拦截高度为15-40千米)。值得注意的是,从2018年起,美国防御局MDA提出并启动“萨德”和“爱国者-3”联合作战的JEON(联合应急作战需求)项目的实验。目的是使“爱国者-3”具备和“萨德”共享信息和互操作性的能力,可在较远距离早早发现目标,使“爱国者”提早进入备战状态,增加拦截成功率。试验论证,经JEON措施后的“萨德”+爱国者-3,就能在末端防御中有3次拦截机会。MDA的智库们认为,多次拦截将大大提高对高超声速导弹的拦截成功率。起到1+1大于2的作用。(国内一些媒体尚未注意到JEON的作用和重要性)
韩国对这种防御方案最感兴趣。据外媒报道,从2022年起,驻韩美军和韩军曾一起对“萨德”和“爱国者”系统进行过多次JEON联试,取得成功。不仅如此,韩国最近为了应对朝鲜方面高超声速武器的快速发展(朝鲜于2021年9月宣布成功试射“火星-8”高超声速导弹),正在花巨资打造韩国版的高超声速导弹拦截系统。韩国现在正在研制的L-SAM反导系统,据报道已于本月(6月)初试射成功(四次试射,三次成功;拦截弹采用KKV动能碰撞技术),射程为150千米左右,拦截高度为40-100千米,仍嫌指标较低。韩方决定现在就启动在这一原型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改进的L-SAM-2;预计其射程(200千米)、拦截高度(40-150千米)指标非常接近于“萨德”,因此韩国自诩其为“韩版萨德”。韩军方设想,一旦它服役,就能构成韩国版的多层次反高超声速导弹的防御系统,如图3。其中L-SAM-2和“标准-3”舰空导弹系统(或“萨德”系统)一起负责拦截高度40-150千米和更高的来袭导弹;L-SAM负责拦截40-70千米高度的导弹;美制“爱国者-3”或韩制M-SAM-2“天弓”防空导弹系统负责拦截高度15-40千米甚至更低的导弹。整个大系统将被赋予JEON联合作战能力。由此可见美韩对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的思路都是:多层次拦截再加上JEON。据韩国自称,它的这个系统一旦完成并投入战斗,将是世界上第一(或首款)高超声速导弹防御系统。
图3. 构建中的韩版“萨德”系统
(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郭衍莹:浅谈对高超声速武器发展的三个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