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国际油价波动与苏联解体

经济 ywz 17121℃ 0评论

04b880853dc349629400ca67dc9692e5

【提要】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了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80年代中期,在国际油价急剧下跌的情势下,苏联政治高层对策失误,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握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规律,对于制订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和规划危机后的发展战略大有裨益。

1981 年里根入主白宫后,美国在遏制苏联、与之争霸的过程中实施两手战略: 一是把苏联引上与美进行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从经济上消耗苏联国力;二是通过施压 OPEC 增产,使世界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切断苏联军备竞赛所需资金来源,拖垮苏联经济。世界经济周期影响着石油供需的平衡,进而刺激油价的涨落。西方经济衰退和危机的周期一般为 5-6 年一个循环。国际油价走势与之相契合:3-5 年短波段、10-12 年中波段、28-30 年为长波段。西方经济当时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欧为了抑制本国通胀、刺激经济复苏并打压苏联石油收入,怂恿沙特于 1986 年燃爆战后国际石油市场最惨烈的价格战。美国发动的全球油价“逆危机”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石油、经济周期与苏联解体衰亡

沙皇俄国 1898-1901 年的石油产量(1911 年俄国产量 1120 万吨,全球 2124 万吨)曾一度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之后,美国又夺回石油产量第一的宝座,并保持到 1974 年。1975 年,苏联石油产量超过美国。而苏联解体后,1992 年沙特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2007 年,俄罗斯夺回石油超级大国的桂冠。但 2009 年美国发生“页岩气革命”,取代了俄罗斯天然气第一生产国的地位。俄罗斯能源大国地位的兴衰与国运休戚相关,并影响了世界格局变化。本文主要论 述苏联晚期油价震荡走低因素与苏联解体的关联性。

1986 年国际油价急剧下跌,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石油成为国际关系中结盟和断交的推进剂以及战争与革命的缘由。在 1985-1999 年世界油价低迷的 15年间,俄国经历了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和叶利钦时代痛苦的、接近崩溃的私有化—自由市场经济转轨过程。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到了 80 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 口粮食和食品。因此,苏联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至中期,苏联经济学家和政治决策领导层都没有对苏联卷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后果做出相应评估。因此,1980-1982 年间,世界经济出现连续衰退并伴之以石油价格下降时,苏联没有人预见到这一情况将给苏联外贸以及外汇金融系统带来何种灾难性的后果。

经济学家早就发现了苏联计划经济增长速度的衰减:从 50 年代的 6%、70 年代的 4%到 80 年代的 3-3.5%(А Г 阿甘别吉杨认为,苏联经济 70 年代已为零增长,80 年代中期则下降 8%)。苏联经济持续 20-30 年增速递减,甚至增长停滞。但尽管如此,也不至于导致经济崩溃。1991 年苏联出人意料地解体,不仅给苏联学者的声誉投下了阴影,而且也令外国的苏联经济学和政治学家脸上无光。1992 年以后,上述学者开始研究苏联解体,并马上抛出了一系列非常主观的论断。一类学者断定,苏联解体是以 1985 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决策失误造成的;[1]另一类学者则认为,是 1982 年美国里根总统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弱化了苏联经济而导致了苏联解体。[2]

90 年代苏联档案放开之后,学者才有机会据此来分析苏联最后 20 年的历史,苏联衰亡的体制原因显露无疑。至少可以明白的是,苏联解体的机制包括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交互作用。苏联档案资料和解密的美国文献表明,在各种因素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的是对外政策的作用,亲美力量对苏联领导层和专家的影响,对苏联解体进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催化剂作用。解体的客观原因则是苏联大厦的根基早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巨大的裂缝。苏联政治领导人没有搞清本国已经有限融入的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在错误评估局势的基础上作出了错误的决策。

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极度依赖油气出口收入来维持经济运转,油气价格下跌使苏联国力遭受重创。能源出口收入占苏联外汇收入最高曾达到 54.4%(1984 年)。随着世界油价走低,石油出口收入从占苏联外汇收入的 38.8%(1985 年)下降到 33.5%(1987 年)。苏联只得靠提高出口量来弥补油价下跌造成的外汇收入的下降。1971-1989 年苏联石油出口增长 90%,1989 年达到 1.847 亿吨(其中原油 1.273 亿吨,油品 0.574 亿吨)。出口量占开采量的比重不断增加:1970 年为 25.8%、1980 年为27.7%、1987 年为 29.1%、1988 年为 34%。1985 年俄罗斯联邦出口能源 4.74 亿吨标准燃料,1990 年 4.62 亿吨标准燃料。1988 年俄联邦石油产量比 1981 年提高 2100 万吨,出口增加 4800 万吨,但收入却下降了 50%。而苏联天然气出口占外汇收入的比重 1989 年为 29.2%,当年出口天然气 1010.5 亿立方米(对经互会 46.7%,南斯拉夫联邦 4.8%,西欧 45.5%)。苏联 1975-1990 年油气产量见表 1。

QQ截图20141218124207

苏联 1970-1986 年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投入提高了 1-2 倍。1970-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石油工业占工业总投入的 8.8-9.3%,1986 年则提高到了 19.5%。苏联石油产能 1970 年为美国的 74%,1986 增长到了 140%;在此期间,天然气产量从相当于美国的 30%增长到了 133%。苏联从西方进口的机械设备包括成套石油开采设备,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 1980 年的 29.8%提高到了 1990 年 43.8%。另外,苏联从 1975 年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激增。1970 年净出口 350 万吨,1974 年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 年进口上千万吨。1984 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达 2680 万吨。1986-1988 年,食品短缺约为 210 亿卢布(在食品生产总额为 1360亿卢布的情况下)。[3]除大量进口粮食外,1989 年进口肉类 60 万吨,奶油 24 万吨,植物油 120 万吨,砂糖 550 万吨,柑橘 50 万吨。[4]

在 1973 年和 1979 年两次石油危机期间,苏联大幅增产,拒绝与欧佩克限产保价相配合。其与欧佩克争夺西欧市场,争当西方的“可靠伙伴”。[5]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始于 70 年代中期的经济停滞到 80 年代演变为关键经济部门的危机:经济结构失衡,技术工艺落后。苏联 80 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 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的 23%;80 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 80%和 28%。[6]苏联农业增速从 60 年代的 4.3%降至 80 年代初的 1.4%。在此期间,工业增速从 8.4%降至 3.5%。消费部门长期衰退,限制了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戈氏上台正面临苏联综合国力下降、内外交困的局面。[7]阿富汗战争还在持续,[8]

1986年 4 月又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国内资源的 40%。戈氏实施加速战略,计划“十二五”期间(1986-1990 年)GNP 增速为 2.8%,2000年前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翻一番。为此,五年内燃料—原材料工业产量需要增长15%,而投资需要新增 30-40%。资金来源只能依靠向西欧市场大规模倾销石油等原材料。戈氏经济改革时期国家订货占 GNP 的 90%,严重扭曲了实体—财政金融平衡。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国际油价波动与苏联解体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