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爱新觉罗:一个姓氏的百年沉浮

文化 rock 17036℃ 0评论

0

1979年春节过后不久,一个年轻人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某派出所。他叫金建华,是科右中旗职业高中的体育老师。

没等户籍警察跟这位脸熟的老乡打招呼,对方就提出了此行的目的。“我要改名。”金建华写下要改的名字:“爱新觉罗·恒钛”。

“你是皇族啊!”看到这几个字,户籍警察惊讶的语气中立刻带了些仰慕。

在刚刚结束的“文革”期间,这个姓氏让很多人避恐不及。“那时候,最好的成分是贫下中农,没人想跟皇族沾边。”2014年临近年尾的一天,已经更名的恒钛在河北燕郊家中对《Vista看天下》记者说。

“爱新觉罗”的式微,也许来得更早一些——1924年,18岁的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或者再往前追溯,1911年,溥仪名义上的母亲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的那一刻。

几十年间,这个代表着中国末代皇朝的姓氏几近销声匿迹。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偶尔会从报纸上看到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爱新觉罗·溥杰出席活动的新闻,或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个清朝末代皇帝被特赦、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个为自己或是家庭“惹麻烦”的姓氏才不再是禁忌,开始被重新启用。

而现在,更多带着这个姓氏却又真伪难辨者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

“反动皇族”的血统

时年25岁的内蒙古青年教师金建华是在1979年才知道,自己是清朝皇族后裔。

那是看起来十分寻常的一天,他的父亲金毓峦在家中闲聊时谈及祖辈,用很平常的口气告诉他,他们是“清道光帝第五子敦亲王奕誴的后代,本姓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金建华问道。

“是满文,翻译成汉语就是金。”

多年来断断续续接受的教育并没有提供给金建华多少涉及清朝历史的具体内容,他之后曾试图得到更多的信息,但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因而只能听长辈口述。

历史留下空白并非没有缘由。

辛亥革命之后,各地相继发生规模不等的排满事件,尽管政府多次发文要求不得屠杀无辜的满族旗人士兵和百姓,但满族人的艰难岁月依然难以避免地袭来。

为了避祸,许多满族人改换衣饰,并改用汉姓自称汉族。曾经的贵族姓氏“叶赫那拉”被改为“叶”或“那”,“钮钴禄”改为“郎”,“赫舍里”改为“高”、“康”、“赫”等。

金建华这才知道自己一家姓氏混乱的原因。他的父亲姓“金”——爱新觉罗的意译,姑姑姓“溥”——爷爷那一辈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大伯毓峨姓“毓”——他们这一字辈的首字。

皇族远支在姓氏的改动上也颇为混乱。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佟悦介绍说,爱新觉罗家族主要分“宗室”和“觉罗”两种身份,其中努尔哈赤之父的直系子孙为“宗室”,多改姓“金”。

努尔哈赤叔祖父的后裔称“觉罗”,多姓了“肇”,取“清肇祖子孙”之意——顺治入关后,追尊努尔哈赤六世祖孟特穆为“清肇祖”。还有许多人改姓为赵、罗、艾、王、德、洪、依、海、文等的。

但即使改变了姓氏,身上流淌的血液也成为许多爱新觉罗家族后裔的梦魇,特别是在“文革”期间。

大约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金建华随做医生的父亲从北京被下放到内蒙古。那时的生活十分贫寒,他父亲很快就被关进牛棚,当时,大字报上写着“康德的侄儿”。金建华回家问母亲“康德是谁”,母亲让他“别往心里去”,“他们瞎说呢。”母亲安慰金建华。

很多年后,金建华才知道,“康德”是溥仪在伪满洲国的第二个“年号”。

因为出身,金建华和弟弟妹妹在当地小孩中很难找到玩伴。

沈阳市满族联谊会秘书长洪海波也记得血统带来的儿时阴影。他是努尔哈赤祖父之弟包郎阿的后代,属于“觉罗”。他告诉《Vista看天下》记者,当时自己父亲的“成分”是“反动皇族”和地主,母亲是“汉军旗人”,亲戚中还有去了台湾的国民党将领,因此一家人“文革”期间过得十分艰难。

他从小就听家人讲祖辈的故事,但在学校,老师常讲“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这让他压力很大,“像犯了罪”。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爱新觉罗:一个姓氏的百年沉浮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