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竟成“爱新觉罗认证”
“我们家那时候还好,周总理保护了我们。”2014年12月22日,38岁的金鑫对《Vista看天下》记者说,她的祖父溥任又名“金友之”,是溥仪、溥杰的异母弟,醇亲王载沣之子。
载沣四子分别为溥仪、溥杰、溥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倛3岁早夭,溥杰的两个女儿,一个去世多年,另一个定居日本,改了日本姓。载沣的女儿们也都去世。溥任和他的子孙被认为是末代皇族后裔最“正统”的一支。
金鑫的父亲金毓嶂出生于1943年,在父亲溥任和祖父载沣身边长大。1947年,为避免国民党军警特机关强占王府房舍,载沣和溥任利用空余房屋办了一所小学,溥任担任校长。后来这所小学合并到公立学校,溥任调到其他小学当老师,直到1988年退休。载沣于1951年去世,葬于西郊福田公墓。
金毓嶂降生的地方——北京后海北河沿的醇亲王府如今已被改为宋庆龄故居。1949年,载沣将醇亲王府全部房屋售与国立高级工业学校,这是清朝所有王府中最后一个售出的。之后,一大家子搬出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王府,辗转好几个胡同,才最终定居下来。
金毓嶂记得第一次见到溥仪的场景。那是1959年的一天,他在家中看到了这个刚刚被特赦的伯父。“觉得他傻乎乎的,挺新鲜”,“跟见面的每个人包括小孩都握手”,“手很有力量,仿佛是个很有生命力的人”。在北京市东城区政协一间上世纪九十年代风格的办公室里,金毓嶂对《Vista看天下》记者说。金毓嶂现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市民委副主任。
那天,金毓嶂家里来了不少亲戚,每人自带二两粮票,凑成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我虽然出生在旧社会,但我的学生时代却赶上了新社会。……和当时所有的孩子一样,受到国家和社会很好的培养教育。”金毓嶂在2013年出版的回忆录《生正逢时》中写道。
但家庭出身还是在某些时刻给金毓嶂造成影响,比如上大学选择专业。“我们听从父亲的建议,因为家庭身份特殊,从事的工作最好不涉及政治……”金毓嶂后被北京地质学院录取。1968年,他毕业分配到青海省地矿局下属的青海地质二队。直到1985年,他才调回北京,进入崇文区政府环保办公室工作。
而对1976年出生的金鑫来说,特殊身份带给她的印象,是“从小就见惯了一群群来找爷爷和父亲的人”,他们都自称爱新觉罗家族后裔,希望得到溥任和金毓嶂的认证。
有时候,来个人跟溥任合个影,过段时间,这张照片就出现在报纸上,作为此人是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的证据。“我爷爷本来是特别nice的一个人,只要找来的都会接待。但骗子实在太多了,他和我父亲就很少见这些人了。”
周围人终于都叫他“恒钛”了
转眼就是1978年。对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转折的年份。
那一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陆续制定了诸多优惠政策,如增加满族考生在各级高校的录取人数;增加满族聚居地区的财政拨款;成立满族自治县;建立少数满族学校等。满族人口也随之直线上升,1978年全国满族人口265万,1982年即升至429万。
皇族后裔的身份,再也不是累赘。
1979年年初,金建华利用寒假到北京“认祖归宗”。他找到了许多家族长辈,如溥杰、溥任,还有已去世祖父的兄弟溥佐、溥佺等人,一一询问家庭情况。他还记得当时溥杰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大红门,有黑白电视,门口还有站岗的,国家安排的”。
回到内蒙古后,他决定改名。“恒钛”是儿时长辈按照辈分给他取的名字,一直没正式用过。虽然谨慎的父亲建议他再考虑一下,但他当时回答说:“考虑好了,都二十多了,应该认祖归宗,就算再有一次运动就挨了呗,不能因为运动就把自己的姓改了。”
改名十分顺利,但身份证上的这个新名字并没什么人叫,熟悉他的人,还是习惯叫他金建华。
也是在这一年,在戏剧、绘画、书法等领域的圈子中,这个落寞许久的姓氏开始显露峥嵘。
溥佐、溥佺(松窗)、毓嶦、毓峨等人开始将自己的书画放到一起展览、出售。这些展览多标明“爱新觉罗家族”字样,逐渐形成了“爱新觉罗画派”。还在内蒙古的恒钛也开始参与这个圈子的活动。
即便是自幼受父亲金毓峦和大伯毓峨指点,恒钛也是在“认祖归宗”6年后的1985年才得到了家族书画圈的认可,其作品最终进入在香港和澳门举行的家族画展。
“不是说是这家族的人,画就能卖钱。”恒钛说,血统并不是进入家族书画圈的充分条件。在书画圈,爱新觉罗画派被评论为“将中国最传统的书画技法精粹保存并延续至今,正统却不保守,细腻不失气韵”。
“我们的画延续了共同的特点,但又各有特色。是这家族的人但没有得到这种传承的,不能算是这个画派。”恒钛列举了四五十个名字,称只有这些人才算该画派成员。
1980年代,恒钛在内蒙古担任过旗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委员,还在教育局工作过。他一直想回到北京。1993年,他得到了调动到河北省三河市文化馆的机会,在这个新的环境,周围人终于都叫他“恒钛”了。
2006年内退后,他担任了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如今,他住在燕郊一座居民楼中,离北京很近了。“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回来了,我弟弟妹妹都还在内蒙古。”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爱新觉罗:一个姓氏的百年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