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永祥:从小而美向规模化进军
我认为魅族在2014年有两个关键时刻,一个是决定改变,接着就是顺应这个改变。
从2014年初开始,黄章,现在的董事长兼CEO复出,下决心要做出改变。改变意味着几个重点,公司内部进行了EXOP,即内部员工持股计划。它意味着资本运作,也意味着魅族更开放地看待这件事情,开始对自己进行重大改变,然后准备参与整个产业正面的竞争。
改变完之后,结果就是要资本运作的钱干什么?主要是把规模做上去。你有硬件产品在,硬件产品要上规模就需要资金的投入,实际上是供应链的投入。我们随之而来就是把产品线扩宽了。产品线扩宽只是向着规模的一个举措,接下来市场投入要不要加大?要。大家看到魅族变了,它变得更开放了,更有互动了,更尊重整个用户群体的声音。
2014年初的那个关键时刻,就是黄章董事长决定要变了,不变看起来是不行,不符合大家的预期,不符合行业的预期,不符合员工的预期,也不符合我们的位置。然后就以这个为核心,从融资展开一系列的变化。
实际上由于魅族整体知名度还不够高,公司内外也都在观察或观望,到底行不行?我们在MX4上就投上了一枚炸弹。本来MX4最早的规划,应该是2499元这个价位,从整个配制、显示屏的使用,到机器的制造包括铝合金框的使用,到2070万像素摄像头等等,结果我们把它放了1799元的价格。我们也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到零利润,就是贴近成本价,这是第一步。
做了之后,我们一直担忧市场买不买账,用户买不买单。结果MX4证明了我们能干,我们能成。当这样又一个关键时刻到来后,我们就对后续的安排、目标更明确,投入也更到位。
2014年我们决定EXOP是一个关键时刻,然后MX4上市是第二个关键时刻。这是一个因果,只是一个起因,种子种下去了,到三季度MX4上市结出了一个硕果。再接下来,它又变成了一个开始。然后我们接着就发布了MX4 Pro。当然MX4 Pro我们的诉求稍有调整,但它还是要体现魅族品牌的先锋科技创新,整个技术要走在行业的最前面,要展示魅族核心价值观或者精神文化。
我们接下来还有深层次推进,要把规模做上去,最终不是为了规模而规模,我们要逐步沿着移动互联网的方向前进。
其实打造产品的时候,我们还是以魅族原有的标准来配制产品,产品思路没有变,但是市场思路变了。以前我们曾经想要踏踏实实做产品,或者纯粹地做产品,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但因为你是深处在电子行业,而且跟互联网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不能够小而美,它跟这种方式是不相一致的。
事实上我们觉得我们改变还是有些有利因素。第一魅族还很年轻。第二魅族还是一个相对文化比较简单的公司,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待产品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商业所有的成功与失败的态度。第三,刚好魅族这几年潜心做产品,积累起了一些可能是别人没有的东西。
比如说在工业设计我们已经慢慢有了设计语言。另外软件系统Flyme OS经历了五六代的变革、积累并且提升,也积累了一些优势。还有一点,我们还积累了很多供应链上的资源,这其实对竞争公司来说还是有关系的,需要时间去整合。
另外比如互联网营销,实际上魅族在MP3时代就已经有粉丝经济了。我们那时候没投广告,就完全是符合那套早期产品要通过产品、公司的格调或者公司的精神文化去形成粉丝文化,我们刚好是走过了那一段。我们还是魅族,不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只会搞制造业的硬件公司。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缺少的是一个整合。刚好2014年初那个关键时刻,我们进行了改变,把资金整合进来,把员工的热情也整合上来。市场竞争看似很激烈,为什么我们觉得信心还比较大,而且通过MX4证实我们能成?因为当更需要控制成本的时候,我们有相当的经验,整个供应链我们有相当的积累,整个产品也有一定的品位和素质,用户体验Flyme OS也是业界数一数二,是人们认可的系统。
还有一个因素,我们刚好碰上国家进行运营商改革。这导致早年完全跟随运营商活着的公司又有一点吃力,反倒是直接面对着用户和公开市场的厂商变得有利,我们正是这样的厂商之一。同时,国外厂商慢慢在中国厂商大踏步前进中开始退却,比如说HTC的下滑,接着索尼几乎是退出中国市场,不为中国特别定制手机。
我们紧锣密鼓地推进整个事情的变化,几乎没太多时间感到什么犹豫、彷徨、恐惧。我早些时间在公司说过斯托克代尔悖论,斯托克代尔是美国一个将军,越战时被越南人抓住了,后来只有他一人活着回去了。很多人在监狱经受不住折磨,精神崩溃,然后很多人就死了。但斯托克代尔活着回去了,他的信念很简单,他就认定,我一定得回到美国开始我新的生活。他并不是乐观地认为什么时候就会怎么样,他对更长远保持一种信念,反正我得回去,我得回到美国。后来人们把他的这种信念叫做斯托克代尔悖论,就是说一方面你要对成功保持不变的信念,一方面你要真正坦诚地去面对残酷的现实。
有些时候公司也是一样,员工也是一样,不要想MX4发布了我就怎么怎么样,你要有一个更坚定的信念。公司和个人一定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进,千万别指望一次性把问题解决掉。如果你认为我做了一个事情一定得怎么样,这也是一个问题,其实你做好之后,你肯定又会面临新的问题要去解决。
我发现一个人信心尤为重要。当你有信心的时候,用乔布斯的一句话说,你觉得你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你就真的掌控一切。
Q:2014年你得到的最佳建议是什么?
A:最佳建议,我认为是来自市场部李楠的一个建议。他曾经不止一次这样说,不管我们追求规模还是追求商业,还是怎样也罢,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凡是打了魅族LOGO的产品都要真正体现着魅族设计和魅族制造,还有魅族的体验。要想办法不能把这个东西抛弃,也就是说,以产品为核心的原则还是不能改变。
Q:你怎么看互联网思维?
A:其实摸得到,看得到,它真的是一种思维。虽然我不是互联网方面的专家,但是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是真真切切在发展着。
以前打死我也不能理解,说这个马云的阿里巴巴、淘宝怎么那么有价值,淘宝在里面能买到东西吗?但是慢慢你要去理解它的深刻,它会影响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当你家里人经常买东西要去淘宝买,就是很直观的一个因素。
当我们分析战略的时候,人们会说百度指数,就是有多少人搜索去看,然后淘宝指数,多少人想去买。像以前做硬件的厂商,有些就是抓住一波产业时机可能就起来一样,但是你看到互联网它是持续性增长的,因为它有用户,有体验。总体上说这是为什么卖体验的公司都可以叫做互联网公司。卖体验不一定卖产品,因为你有体验就有黏合力,就有用户跟着你玩,你的用户群体就会慢慢增大。
体验不能完全理解为服务。服务也是体验的一种,比如说我去交电话费,去联通营业厅交电话费觉得挺烦,很难用,然后你用支付宝就很方便。联通营业厅也提供缴费服务,服务是一样,但是你在这里用得更爽。当然,完成你要完成的事,这是最核心的,完成的时候要让你觉得很舒畅,给你了美的享受,给了快的感觉,给了你美好的记忆,这就叫体验。
Q:结合你所在领域的经济生态,你对2014年的中国经济怎么看?
A:我觉得用那句话来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前是分久,要走向合。举一个例子,从整体手机大行业来说,手机跟互联网的一种合作,比如说手机厂商们规模化,而不是中国上百家手机制造厂,它要走向一个合。
社会上的各行各业,这几年的改革开放,国家天天喊着结构性调整。我觉得从手机行业来说,还真的要进行结构性调整。政府就应该为打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努力,而不是要扶持谁。
本文来自《财经天下》周刊,原文标题为《小米,华为,魅族之间的那些故事》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小米,华为,魅族之间的那些“恩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