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阚凯力是咋回事
现在媒体提及阚凯力的头衔是“北邮教授”,他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而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上世纪70年代末他被公派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这些早期的公派留学生都非常聪明刻苦优秀,阚凯力也不例外,虽然听不懂英文也没摸过计算机,但他日夜苦读,第一学期功课门门全A,为考察期交上了一份极漂亮的考卷。系主任高兴地宣布:以后中国政府派来的留学生都不要考察了,直接获得斯坦福大学学籍。
在美期间他进了美国知名企业做高层,甚至任过国际电信联盟美国代表团成员,这可是一流专家的标志。美国国会曾委托他所在的公司做调查,他撰写的报告尖锐批评了美国某项航空计划,并真的导致了该计划的改变。他还曾出任世界银行电信政策和发展顾问,促成了多项中美项目的合作。
他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身份回国工作,当时国内哪有什么博士啊,再加上他在美国的风云史,说他是巨星下凡并不过分。他当了邮电部某中心副主任,提交了电信改组方案,促成了电信分拆,有些恋旧的老电信人一直称他是电信刽子手。
由于他对美国通信电子业很熟悉,当时国家与美国合作的重大事项会听听他的意见,他曾火眼金睛看穿了某些美国项目,为国家规避了风险。他是能推开部长门就谈工作,提笔就给中央领导人写信的大牛,为国家电信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年吴传基部长在酒会上专门向阚凯力敬酒,感谢他对电信体制改革所做的贡献。
变化大约在2000年,他退出了电信管理高层去北邮当了管理学院院长,这也成为了他放炮的开始,他很善于利用媒体扩散观点,宣称“媒体就是我的销售渠道”。由于他的辉煌历史无人能及,其观点的影响面会很大。各种电信行业的会议以请到他这种大牛为荣,他也乐于去讲话。他天马行空个性很强,说个小例子吧他是反对小灵通的,有家不开眼的公司请他讲课,他得知公司是搞小灵通的后要求提高课时费,公司当然答应,然后他去骂了顿小灵通。
问题在于,一个人再聪明再智慧,也不可能通晓一项大事业的所有方面,而阚教授对电信业的所有领域所有问题都有看法,而且乐于让这些看法成为社会观点,肯定会有些出于他认知的局限性而说错了,但他事后从不认错,而且也不妨碍他下次接着放炮,“阚大炮”的外号可不是白给的。
他坚持认为手机应“双向收费”,因为运营商之间不用再分账了,网间互不结算方便了经营者。但消费者不便咋就不考虑呢?当时有人公布了阚教授的手机号码,要让他体会“双向收费”的好处。其实,他这种工程师思维和经营本位思想并不稀奇,但他就能当作深刻见解公开出来。
他反对3G,请注意不是单单反对TD-SCDMA,而是反对整个的3G。他认为除了视频外,2G能实现3G的所有功能,而视频并没有市场需求,因为“拿着3G手机看足球赛,开车撞车,走路撞树”。3G市场的巨大成功已经证明他当初的判断错了,但他并没有公开承认这一点。
他大力鼓吹WiMAX,曾公开主张将TD-SCDMA全面转向WiMAX,认为WiMAX更高两个层次。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个人觉得,他从电信核心权力圈退出后,自觉不自觉地在心态上又当回了美国专家,思维模式切换了,现在看来,政府幸亏当初没有听他的。
他反对发展农村通信基础建设,认为有钱就装电话,没钱就别装电话。这跟政府的“村村通”理念是相悖的,政府要求95%以上的村子都有信号,而且资费不得高于城镇地区,这种明显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实实在在地给贫苦村民带来了更加平等的电信权。这其实对多掏了钱的城镇居民也有好处,再偏僻的高速公路和国道都有信号,使得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
列数阚教授的众多电信观点,有不少是影响重大的真知卓见,但也不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雷人之语,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心态和视角的变化。他当官员时,那是中国向美国全面学习的阶段,他凭借着对美国电信行业的深刻理解,以美国为样本对国内陈旧落后的电信管理体制提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建议,这是他人生最辉煌的阶段。
阚教授当年出国时是一个懵懂青年,其电信科学知识和现代管理学知识,接受的是全套的美式教育,作为青年才俊在美国渐露头角,积累的也是美式企业管理经验,他其实一直就是一位身为中国人的美国专家。
有人说阚教授后来老糊涂了,在我看他还是一贯的深刻敏锐,他的观点也都有着深层的道理,但最高层的电信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更是一个立场问题。阚教授没有变,是中国政府的电信战略变了,2000年他到大学工作,这是中国试图超越的阶段,不再全面向美国学习了,而是有合作有竞争还有对抗,他的美国专家思维就渐渐地跟国家战略不对路了。
不是没有人反驳过他,反驳其观点的学术文章一搜一大把,但并不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没有流传开。而阚的观点迎合了“中国或成最大输家”的思维,被媒体和网民们推崇,淹没了反对者的声音。远的不说,资深电信专家李进良就多次撰文反驳过,并公开向阚教授约辩,阚的态度是“不约”。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国际电信业的“地缘政治”:从WiMAX看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