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约瑟夫·奈:新中俄联盟是普京一厢情愿 双方不会走得太近

军事 rock 5508℃ 0评论

中俄联盟

一些分析家认为,2014年开启了新的冷战式地缘政治时代。俄罗斯总统普京入侵乌克兰和吞并克里米亚的行为遭到欧洲和美国的严厉经济制裁,这削弱了俄罗斯与西方的联系,克里姆林宫也因此急切地要强化与中国的关系。问题在于俄罗斯是否会致力于与人民共和国建立真正的联盟。

乍一看,这似乎很有道理。事实上,传统实力平衡理论认为,美国对实力资源的主宰应该被中俄合作所抵消。

也许更有道理的是,这一合作关系有历史先例。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苏联就结盟对付美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这一平衡就发生了变化,美国和中国联手限制它们认为十分危险的苏联实力的崛起。

随着苏联的接替,中美之间的事实联盟也结束了,而中俄则重新越走越近。1992年,两国宣布将追求“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1996年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1年两国签署“友好合作”条约。

近几年来,中俄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紧密合作,在互联网监管问题上也立场相似。它们利用外交框架——如主要新兴国家结成金砖国家集团(巴西、印度和南非)和上海合作组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协调立场。普京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这一关系的基础是共同的国内不自由以及对制衡美国意识形态和影响的渴望。

它们的经济关系也在前进。去年5月,即在吞并克里米亚后不久,俄罗斯宣布与中国签署了一份为期30年、价值4,000亿美元的协议,从2019年开始每年向中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

该合同由俄罗斯国有能源巨头俄天然气(Gazprom)和中石油签署,将修建一条2,500英里长、直达中国黑龙江省的输气管道(这里也恰巧是两国在几十年前几乎开战的地方)。尽管具体的价格信息仍然保密,但看起来俄罗斯在经历了近十年的谈判后做出了很大让步以确保协议达成。

此外,11月,俄石油了一份框架协议,通过另一条起子西西伯利亚的新建管道在30年中每年向中国新疆自治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果“东”、“西”管道按期完工,它们每年将向中国输送6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远超俄罗斯向目前的最大客户德国的输气量。

这似乎预示着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双边关系。但有一个缺陷:天然气协议进一步放大了两国已然十分巨大的双边贸易失衡——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并从中国进口制造品。天然气协议也不能弥补俄罗斯失去西方技术的损失。俄罗斯需要西方技术开发北冰洋边缘油田并成为能源超级大国而不只是中国的天然气站。

事实上,中俄联盟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拥有巨大的经济、军事和人口实力——这令俄罗斯十分不安。以东西伯利亚的人口状况为例,那里生活着600万俄罗斯人,而边境对面的中国拥有1.2亿人。

此外,俄罗斯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衰落,而中国有所扩张。对中国超群的常规军事实力的担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俄罗斯在2009年宣布了新的军事思想,明确保留了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利,类似于美国在冷战时期的实力姿态——旨在威慑苏联在欧洲的超强常规军力。这些失衡表明俄罗斯不会与中国结成紧密军事联盟,即使两国追求双赢的战术性外交合作。

中国与俄合作的意愿也是有限的。毕竟,中国的发展战略依赖于继续融入世界经济——具体而言,依赖于可靠的获得美国市场和技术的方式。中国依赖于强劲的经济增长,它不会拿这一战略冒险与俄罗斯结成某种“极权联盟”。

即使在多边论坛内,中俄关系也极不平衡。中国的经济规模比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总和还要大,金砖国家集团的计划——包括其新开发银行——极有可能反映的是中国的巨大影响。而尽管上海合作组织促进了一些外交合作,但中俄仍在竞争中亚影响力。

二十世纪的中俄联盟是二战结束、冷战伊始时中国衰落的产物——即便如此仍只维持了不到十年。今天的中国十分强大,不可能与因为领导人的错误判断而加速衰落的俄罗斯走得过近。

简言之,在中俄联盟挑战西方的问题上,历史不会重复。与普京的希望相反,2014年不会以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成功年被铭记。

文/约瑟夫·奈 Project Syndicate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约瑟夫·奈:新中俄联盟是普京一厢情愿 双方不会走得太近

喜欢 (2)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