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前景论析

军事 rock 12222℃ 0评论

Cleared for public release by Lt. William Clinton, USS Kitty Hawk Public Affairs Officer

【内容提要】五年来,美国的“再平衡”战略一直饱受诟病,实质上折射出美国战略调整的困境,印证了美国已从唯一超级大国蜕变为特殊大国,沦为一个摇摆的力量。美国“再平衡”源于战略焦虑,主要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三个层面铺开。“再平衡”战略出现了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军事化,这将损害美国分享亚洲地区经济红利的机会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或为其盟友利用,增添了美国的战略负担。美国越来越多地介入南海事务,成为南海争端的“第三方”。囿于美国决策者抱残守缺,试图以20世纪的方式来应对21世纪的问题,“再平衡”战略的出发点、动机和方式均存在严重瑕疵与漏洞,加上推行过程中还受到国内外因素的严重掣肘,影响这一战略的变数甚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说明了美国将难以摆脱其战略困境。而且中东与乌克兰危机都会分散美国的注意力。或许美国会逐渐认识到,在没有外来主导的情况下,亚洲国家有能力、有智慧塑造和构建一个互利共赢的新秩序。

【关键词】再平衡战略;美国对外战略;中国梦;中关新型大国关系;亚太安全

美国的“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外交“新政”的标识,旨在发挥巧实力、选择“多伙伴”,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然而,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Chuck Hagel)却说,美国的“再平衡”战略被误读了。

这不禁让人生疑:该战略被谁误读了?怎样误读的?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个如此重要的战略被屡屡误读,恐怕说明此战略本身的确存在严重漏洞。五年来,饱受诟病的“再平衡”实质上折射出美国战略调整的困境.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美国已从唯一超级大国蜕变为特殊大国,沦为一个摇摆的力量。

在冷战期间.美国除了自身力量如日中天外,还通过“马歇尔计划”向盟友输血以换取支持。正是仰仗欧洲与亚洲盟友鼎力相助,冲锋陷阵,分摊负担,其霸权才得以维护。但在“后危机”时代,美国元气受伤,其盟友内困连连,自顾不暇,美国独木难支。在此背景下。美国虽然大肆宣称要“重返”亚洲,但其“再平衡”战略先天不足,缺陷明显,效果不彰,前景暗淡。

一、以“再平衡”重新定义美国的亚太战略

奥巴马2009年以“变革”为口号入主白宫,在外交上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为美国的亚太战略重新定调。然而,字斟句酌后抛出的一系列口号:从高调宣称“美国回来了”,到“重返”,到“转向”亚洲,再到“战略重心东移”,争论始终如影随形。2012年以来,奥巴马政府从策略上进行了调整,代之以“再平衡”,并强调美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洲.有意淡化“重返”之说。

2011年11月.美国在夏威夷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随后奥巴马出访澳大利亚并前往印度尼西亚出席东亚峰会,成为参加东亚峰会的首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澳大利亚国会发表演讲时宣称,美国是“太平洋大国”,将留驻亚太。“作为总统,我做出这样一个战略决定——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美国将坚持核心价值观和盟友的密切伙伴关系,在重塑该地区及其未来方面,发挥更大、更长久的作用。”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美国“重返”亚洲的积极鼓吹者和推动者,在亚洲刮起一阵“希拉里旋风”。2009年希拉里上任伊始,即打破传统,首次正式出访便前往亚洲,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并表示奥巴马政府要告诉亚洲国家,美国不再专注于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场战争,而是希望扩大并强化与亚洲国家的伙伴关系。

希拉里还反复强调,2l世纪是“太平洋世纪”,太平洋世纪必定是“美国世纪”。随着伊拉克战争走向结束、美军在阿富汗开始向阿方转交安全职责,美国的外交重点正在发生变化。而随着亚太地区逐渐成为21世纪全球战略与经济重心,也将成为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美国外交在未来十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亚太地区增大投入。

2012年1月5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l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报告。奥巴马“深入参与”了该报告的讨论过程,还亲自作序。奥巴马在该报告发布式上讲话说,美军在经历十年战争后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虽然美军将继续为维护全球安全做贡献,但有必要对其关注重点进行再平衡,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他强调,虽然美国面临削减国防预算的压力,美军规模将会缩减,“但世界必须知道.美国将维持其武装部队的军事超强优势,美军将保持灵活性,准备应对各种紧急事态和威胁”。

该报告主张缩减陆军规模,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力量,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强调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到2020年,美国60%的战舰要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除此之外,美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将在2020年把60%的全球海外空军力量部署到西太平洋地区。

2012年11月15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托马斯·多尼伦(Thomas Donilon)阐述了美国“重返”亚洲的五大要素,包括:(1)加强与亚太地区安全盟友的关系;(2)强化与新兴力量如印度之间的现有关系;(3)建立全球与地区机制;(4)寻求与中国建立稳定与建设性的关系;(5)建设地区经济架构。

然而,多尼伦的这五大要素并未消除人们对“再平衡”的担心。这是因为该战略的军事彩色过浓,让其他要素相形见绌。

奥巴马2013年进入第二任期后,内阁重组。约翰·克里(John Kerry)接替希拉里·克林顿出任国务卿。这是16年来美国第一位白人男性国务卿;共和党人哈格尔出任国防部长,苏珊·赖斯(Susan Rice)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为打消外界对“再平衡”命运何去何从的疑虑,美国政府表示“再平衡”战略将紧抓不懈。2013年11月20日,赖斯就美国的“再平衡”问题以及美国的亚太战略发表了讲话,特别强调“亚太再平衡”战略为奥巴马对外政策的“基石”。美国政府的目标是,要强化安全与繁荣、推广民主和促进人的尊严。美国将继续推进其“再平衡”战略,到2020年把美国60%的军舰部署到西太平洋地区,太平洋司令部将拥有绝大多数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系时,赖斯表示,美国将使与中国的合作性新型大国关系“操作化”。特别是要处理好那些无法避免的分歧。

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Martin E.Dempsey)认为,美国“再平衡”战略有三个“更多”:即对该地区投入更多兴趣、有更多参与、投入更多人员及装备。

2013年7月22日,美国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Daniel Russel1)表示,美国将继续全力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他认为这一战略有三大重点:一是要将美国在该地区的联盟关系现代化并升级,二是积极参与并投资区域组织的活动,三是要同本地区的新兴国家建立更好、更强劲的关系。拉塞尔还列举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所采取的诸多行动,例如加强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五大盟友的关系;加强同亚太地区性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东盟首脑会议及部长级会议、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区域性合作组织的会议;加强同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沟通与交流等。

总的来看,美国的“再平衡”战略主要在政治、经济与军事三个层面铺开。在政治层面,美国全面加强与老盟友、新伙伴的关系,积极参与区内各种多边机构的活动。奥巴马上台后,明显拉近了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友的关系,同时也拓展了与印度、新加坡、越南等国的关系。希拉里·克林顿2011年年底访问了缅甸,这是美国国务卿50年来首次访问缅甸,被称为“破冰之旅”。2012年11月19日,奥巴马接踵而至,成为对缅甸进行历史性访问的首位在任美国总统。这体现了希拉里·克林顿提出的美国“前沿部署外交(forward deployeddiplomacy)”思想,即美国已经不满足于在海上亚洲保持主导地位,进而向陆上亚洲进行渗透,外交部署要向前沿推进。希拉里指出,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亚太形势,美国将遵循六个关键的行动方针:加强双边安全联盟;深化我们与新兴大国的工作关系,其中包括中国;参与区域性多边机构;扩大贸易和投资;打造一种有广泛基础的军事存在;促进民主和人权。

在经济层面,美国对在亚洲“出口安全,收获赤字”的状况不满,一直想打开亚洲盟国的市场,为美国产品寻求更多出路。为应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曾提出“出口倍增”计划.希望向亚洲出口更多产品,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为此美国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2011年批准了与韩国的自贸协定;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要在亚太地区打造一个“高质量和具有约束力”的经贸框架,这是一个排除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掌控未来规则制定的主导权。2013年3月11日,多尼伦在亚洲协会说,美国经济“再平衡”的核心就是TPP,称其“既是经济目标,同时也是战略目标”,它“绝对明确地阐述了美国要在亚太地区长期存在的战略承诺”。

显然,美国一方面想分享亚洲经济增长的红利,另一方面却千方百计地把持亚太地区经贸机制安排的主动权,担心大权旁落。

军事是美国的优势领域。也是美国“再平衡”战略上功夫下得最多、动作最迅速、影响最大的方面.正因如此,“再平衡”战略被涂上了厚厚的军事色彩。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寻求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更广泛、更灵活、更持久”,在针对朝鲜保持军事遏制的同时,加强在东南亚、澳大利亚的军事存在,并通过培训与演习来增强其盟友及伙伴国的军事能力。自2011年起,美国在日本本土、冲绳、韩国、关岛、澳大利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军事调整和部署,美国海军陆战队进驻达尔文基地.美军大批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调往亚洲。例如,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猛禽”战斗机、“鱼鹰”运输机、“全球鹰”无人侦察机、F一35战斗机以及濒海战斗舰、核动力潜艇等,都在加紧部署或者即将部署在该地区。美军制定了“空海一体”战略,以应对所谓中国的反介区域拒止,并与亚洲盟友举行频繁的军事演习,以提高两栖作战和协同作战能力。

美国热衷于在亚洲展示肌肉,渲染亚洲地区的安全缺失,其目的是为威慑潜在对手,控制盟友,积极推销其战争产业与先进武器装备。亚太地区目前是美国武器的第一大客户。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军事演习的次数与规模均不断扩大,实为军火博览会。日本、韩国等已争先恐后地签下不菲的订单。美国以“援助”或“销售”的方式,向“友好国家”提供武器,名利双收。同时,美国还改变方式,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兴师动众地建设新的大型永久性基地,而是寻求与盟友及伙伴国协作,比如通过参加联合军演、训练和行动,确保其对伙伴国港口、机场和其他军事设施的准人权,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此举既减少了成本和政治阻力,又笼络了伙伴。

美国与Et本之间的军事合作有增无减。2013年1O月3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国防部长哈格尔在东京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Fumio Kishida)、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It—sunori Onodera)举行安保磋商委员会(“2+2”)会晤.加强美军与日本自卫队的防卫合作,应对“21世纪威胁”。双方定于2014年年底前制定新版《美日防卫合作指针》,这是17年来首次修改该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将在2014年向日本派驻“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在京都府部署第二部x波段雷达,加强情报收集。而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将强化合作,包括人员培训和联合演练,特别突出“夺岛”科目,针对中国的成分不断增加。由此可见.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不光停留在El头上,而且体现在行动上。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后,开始紧锣密鼓地向西太平洋转场和重新部署,这使该地区的一些争端要么被“解冻”,要么恶化,大大增加了亚太地区的紧张。

二、美国的战略焦虑是动因

美国“再平衡”源于战略焦虑。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一直在对付现实威胁与长远对手之间徘徊。过去十多年来,美国打了两场战争,恐怖主义依然还在。而另一图景是全球力量对比迅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正重构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版图。在目睹世界其他力量崛起的同时。美国自身却因国内极化政治、经济复苏缓慢、债务缠身、预算掣肘等因素而步履维艰。在遭受金融危机之后,关于美国是否衰落的争辩再次出现,“后美国世界”的声音不绝于耳,加剧了美国业已滋生的、对未来前景的不确定和对自身发展信心的缺失。

亚洲地区对美国的经济与战略利益至关重要。近二三十年,亚洲经济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后来的欧债危机,更加反衬了亚洲经济的活力。工业文明以来,亚洲第一次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的60%,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正在回归亚洲。美国十个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有六个在这一地区,为美国创造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亚洲的人口、市场、经济实力和潜力巨大,是美国经济复苏、保持增长的支撑与希望。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大国的崛起和各种国际热点问题汇集,让美国判定2l世纪最大的机遇与挑战都在于此。只有主导亚洲,才能塑造未来。希拉里·克林顿多次讲话和撰文提出“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认为美国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在这方面,奥巴马政府以三项核心原则为指引:首先,必须与其联盟在核心目标上保持政治共识。其次,必须确保其联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以便成功应对新的挑战和把握新的机遇。最后,必须保证美国联盟的防御能力和通信基础设施能够切实阻遏各种各样的国家和非国家实体的挑衅。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前景论析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