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近距离接触狼一般的华为

科技 ywz 9880℃ 0评论

六、华为手机的出现

1、华为手机的起步

华为是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是很少见的不上市的全球500企业,在国际电信领域里横冲直撞几无敌手,韩国人都知道三星,但很多中国人却不知道华为。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个:一是华为作为电信设备商并不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二是华为主要是在海外打拼挣外国人的钱,三是靠产品质量说话的低调策略。

华为手机是这几年才开展的新业务,这是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创新,而任正非对这种创新是很谨慎的,他说十年来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这样才存活了下来。任总的危机感和谨慎太重要了,甭看企业做到了顶级,一招不谨说垮就垮了,摩托罗拉说不行就不行了,诺基亚说倒就倒了,一招不慎就可能兵败如山倒,然后谁都拉不住。

华为手机是从白牌机起步的,采取的是与运营商合作定制的模式,好处是能很快占领市场,坏处是给公众了一个廉价低档的印象,手机是充几千话费后赠送的,好像很不值钱的样子。前年我送给了老婆一部华为P6手机,那是当时全球最薄的双卡双待3G手机,老婆的同事们挺惊讶,国产低档货咋也敢卖2000多块?

2、华为手机的优势

华为做手机有着两个巨大的优势,一是技术二是钱。雄厚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积累优势是别的企业无法比拟的,有自研的麒麟超8核芯片,有众多国际性实验室的支撑,有规模巨大的一流科研团队,这就保证了华为手机技术的强大优势。

资本充足也是独特优势,华为一年出好几款手机,P6手机其实只卖了不到半年P7就上市了,我曾打电话给华为的朋友聊,说你们这不是自己挖自己的墙角吗?这种“机海”战术也就华为这样不差钱的巨型企业才玩得起,其它手机商没有能力也不敢这样玩,例如锤子手机因初期产能不足错过了最佳销售窗口,资金紧张就不得不降价。

有钱就可以任性,华为新款手机像炮弹一样不停地砸向市场,并不在意能否赢利,占领市场才是目标,这就是华为的惯用招式,技术加资本的双重优势和认准目标绝不松口的狼性精神,在国外市场把同行企业冲击的七零八落的,在国内也同样有效。

手机其实这并不是华为的主业,而只是终端事业部门的一个新业务,2009年之前主要与国内各大运营商捆绑联姻,2009年之后才开始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两年后就全球手机销量前十了,去年全球第四,今年要进前三。华为手机部门的朋友跟我打电话聊天,说跟苹果相比还有些差距,但跟三星的差距不大了,这两年要把三星它打下去,我不觉得他在吹牛逼。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3年度报告中总结了华为8点成绩,智能手机被排在最后,只是“在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市场极大地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品牌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华为对手机这项新兴业务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重视,关注点还是在传统主业方面。但是,全球的电信设备商规模也就在1300亿美元左右,华为作为老大占了三成,但可供挖掘的潜在空间不多了,这也是华为开启终端市场并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的背景原因。

七、华为手机的信号

莫博士(Walt Mossberg)是全球知名的手机测评专家,他在测评iPhone6时对网速更快的传闻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称没发现LTE方式的网速有提高。LTE方式指的是手机4G上网(不是Wi-Fi)。这个回答的道理很简单,手机4G上网的速率是由运营商决定的,跟手机本身没啥关系。同样的,说华为手机上网更快或更慢的说法也同样不靠谱。

经常有哪款手机信号好的说法,但公众的理解其实是错误的,有些手机测评机构的说法是在有意或无意的误导。那手机信号问题该如何理解?华为手机的信号怎么样?这要从手机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两个方面来分析。

1、发射能力

不同手机发出的到达基站的无线信号其实是一样的,都遵循统一的协议格式,以便于基站采用一致的模式去接收,“协议统一”是通信系统的核心要求。手机的发射功率越大,基站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就越大,就越有利于对信息的还原。但是,如果所有的手机都增加发射功率,其它手机的高功率信号就汇集成了更大的噪声,信噪比并没有增加,这就好比是大家在房间里小声聊天还能听清,若都扯着嗓子喊的话,大家反而都听不清了。

手机的发射控制是这样的:手机先以最大功率发射跟基站沟通上,基站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弱,给手机返回降低功率的指令,手机收到指令后降低一小格功率再发射,基站再给手机返回降低功率的指令……这样循环几十到上百次,基站就把接受到的信号强度控制到一个统一标准内了,这听起来挺繁琐,其实连一秒钟都用不了。

由此看来,手机的发射功率自己说了不算,而是基站说了算,那么在同一个地点与同一个基站通信的不同手机,发射功率岂不是都一样了呢?其实是不一样的,这源于无线信号的波瓣样式。

手机的射频天线设计可是门高深的技术,而且仅仅理论设计是不成的,必须要有上千万元的实验室和资深专家团队,通过设计和实验,最终形成近场低功率远场高功率的辐射波瓣。也就是说,这样设计出来的信号在空中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的功率分布,有更多能量馈送到远处的基站,而将用户头部附近的信号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是所有手机商都追求的,但只有像华为这样具有强大无线研发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涉猎这个领域。去年荷兰一家测评机构有个统计数据,华为P7的SAR值(对头部辐射的比吸收率标准)最低,这意味着在华为P7手机的射频天线上有独到之处,有效地降低了近场辐射。

2、接收能力

基站是一视同仁的,不同手机在相同位置接受同一个基站的信号,其功率是一致的,但不同手机的接收表现却非常不同,这同样源于手机的射频天线的设计能力。

据华为员工称,华为的4G手机集成了MIMO技术,使得手机对微弱信号的接收能力提高了一倍,这听起来是很强悍的优势。为什么说“听起来”呢?因为我没有测试条件,无法从技术层面验证此事的真伪,我只能说此事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很强悍的技术优势。

我以前的文章曾分析过手机测评问题,认为专业测试的门槛是相当高的,例如对手机信号的测试最起码得有个暗室吧,国内民间的测评机构都没有这个条件。但是,这并不是说就根本就没法测试了,专业测试的结果是定量的数值,例如能接收多少dBm的微弱信号,而旨在得出定性的对比性结果的用户体验式测试则简单的多。

例如我办公室的移动4G信号很弱,上网时其它手机就会退回到2G状态,但把这张移动4G的SIM卡放在华为P7或Mate7手机里,在同样的位置使用,手机显示有1个格的4G信号,在其它4G信号较弱的地点测试也有同样的结果,这起码说明我手上的P7和Mate7的4G数据信号接收能力就比参与对比测试的手机强。

你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对比测试,但必须保证两点相同,使用同一张SIM卡且在同一个地点测试。必须说明的是,这种体会性的测试方法未必可靠,与专业测试结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只是提供个参考而已,不能作为手机信号好坏的证据。

八、华为手机的问题

1、后工业化时代的工程师思维

华为手机的特点是“硬件硬软件软”,工业设计、品质控制等硬件能力是非常过硬的,顶级跨国电信设备企业的实力明摆着的,这点不必质疑。前两年我用过华为D2手机,跟同事现场表演在水龙头下面打肥皂用冲水清洗,整个丢进盛满水的涮墩布桶里,靠这招打赌赢了好几顿饭。为啥这款手机的三防做得这么优秀?原因很简单,军品都会有三防要求,华为做军品是有成熟经验的。

但是,华为的UI(用户界面)比较差,跟小米、锤子等国产手机相比差距很明显,手机主题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这是华为手机最令人垢病的地方。有人会问,华为有几万名从事研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再复杂高端的设备都能设计得很好,咋会设计不好相对简单得多的用户界面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觉得原因是华为的工程师思维。

我是培养工程师的工科大学老师,设计开发过掌上电脑,做了不少科研项目,对工程师思维很有体会,工程师所接受的思维训练的重点是:使用有限的资源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追求产品功能和性能的最优,核心思想是“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好”,这就是后工业时代的工程师思维。而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思想是“如何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这是“以品质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思维跨越。

虽然品质越好用户体验就越好,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华为靠电信设备发家,其工业设计和制作能力是很强的,品质也是一流的,这也是他们所得意和宣传的重点,例如在宣传Mate7时用的是超8核5模11频4100毫安时这样的后工业化语言,像我这样的专业人士知道这个份量不轻,心里会暗暗称赞,但普通用户并不会有什么感觉,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手机主题真忒么的难看。

我在微博上把华为和锤子的主题截屏上传后,网友的评价是一边倒的。我曾说过,如果把华为比作舰队,那锤子公司也就是艘帆船,量级差距太大了,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锤子手机的UI确有长处。完全靠拼硬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2015年华为手机部门必须要在UI上有所突破。

2、自由的反面是混乱

苹果的iOS系统好不好?起初我认为不好,从电脑上拷贝个电影都别别扭扭的,违背了人们从电脑养成的使用习惯。后来我觉得iOS很好,因为它对用户的适当约束反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安卓系统很开放,APP资源也很丰富,例如搜个“录音”会有一堆软件冒出来,随意我下载使用,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哪个最适合我,这种灵活性给我造成了选择困难。而且各家的APP隶属不同的公司,录音、记事本、照片等连着各家的云,需要进行很多次的注册,而且还不敢使用同样的密码,以防止被“撞库”,这使得我的使用体验并不好,我算是懂手机的内行了,普通用户更会面临“如何选择”这个问题。

锤子手机的Smartisan OS是对安卓的深度订制,常用APP都是经过整合的,用户不必再摸索配置,上手很快而且用户粘合度很高。大多数用户不是手机玩家,不愿意或者没能力整天捣鼓,商家在对用户需求和习惯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深度订制,并对常用APP进行整合,这应该是大势所驱。

3、价值与情怀

跟华为员工开会交流,我开口就批评他们的宣传,没说完他们就咧嘴笑,看来这个批评他们都听习惯了。企业像人一样都有不同的气质,华为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不苟言笑内向孤僻的高瘦眼镜男,是个很踏实也靠得着的小伙子,但他跟公众交流时总不在一个频道上,这种高冷范是企业的理工男与军人双重气质所造成的。

当年的电信设备商时代是工程师与工程师打交道的,华为工程师把设备卖给运营商工程师,高冷范一点没问题。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华为手机是要给普通公众使用的,工程师之间的交流方式就不再适用了,这是华为向互联网跨界创新上面临的新问题。

最近华为在国外投放了一条以芭蕾舞者为主题的广告,引发了一些非议,不少人反应广告在视觉令人不舒服,还容易将那只伤疤累累的脚联想到华为手机产品上,产生华为手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反面联想。

广告的本意应是宣扬成功者背后所付出的不为人知的艰辛,但宣传的目标群找错了,手机是靠销量取胜,绝大多数手机用户都是普通百姓,他们在现实生活并没有如此惨烈的奋斗史,未必认同华为那种玩命工作的奋斗理念,普遍不会被这个广告触动心灵引发同感,而只会觉得画面令人不悦。

如果广告是宣扬华为本身,那这也毫无必要,国际一流企业哪家背后没有过艰辛困苦?而且用户就买你一部手机而已,并不关心你公司的历史。几乎所有人都用过诺基亚吧,但它说垮就垮了,也没哪个用户为它伤心过。大企业得有向公众传播的核心价值,得有高端大气的情怀,要摸准用户心理引发公众共鸣,这可是门大功课,华为手机的宣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九、华为手机的明天

新浪科技2014年度风云榜评选出了8部手机,华为Mate7和荣耀6分别获得年度最佳国家手机与年度最受关注手机奖。Mate7这款指纹解锁长待机大屏手机体现出了华为强大的设计生产能力,并获得了很大成功,成为了3000元以上国产手机的翘楚。这款手机李克强总理亲自测试,信产部部长给以解说,任正非负责卖萌。甚至成为了习主席出访时送的国礼。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在公开场合上称,根据行业官方数据,2014年开年中国的手机品牌有540多家,而2014年年末有140家消失了。中国手机品牌居然有540多家,这个数据令我震惊了,我知道的也不过10个左右,相信您也一样。

有这么多家手机品牌并不奇怪,甚至是历史阶段的必然。中国人口多手机市场大,能占领1%的份额就发了,而且手机是个门槛不高的低科技产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手机配件及集成方案都很成熟了,只要你肯砸钱挖些有经验的工程师,跟生产厂家签个生产合作,设计生产一款新手机并不是件难事,这几年有不少精明商人盯上了这个巨大的市场,同时也引发了非常残酷的市场竞争。

陈金桥指出,2015年具有两个特征的企业一定会消失:第一就是简单靠硬件堆取,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价值创造,不响应消费者内心呼唤的靠硬件简单堆砌;第二严重依赖单一渠道的企业。而那些简于行慧于心的企业,一定会靠品牌和内在的力量赢得消费者的创新, 2015年是个关键节点,这一年将有国产手机厂商的年销量超过1亿部。

华为2014年的手机销量已经7450万了,2015年过亿应该不成问题,进入全球3强也没有悬念。跟华为手机部门员工交流,包括听他们的演讲和报告,感受到了他们不同于老华为人低调内敛的气场,他们自信乐观敢于说豪言壮语了,但这多少有点令我担心,华为已经没有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了,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而对抗这个敌人的唯一武器就是任正非坚持多年的危机意识和对成功的视而不见。

本文作者为昵称为“奥卡姆剃刀”的通讯专家,原文标题为《华为与华为手机》,文章来自作者博客。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近距离接触狼一般的华为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