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新常态下的东北经济还有救吗?

经济 sean 17298℃ 0评论

近期,东北三省召开的两会上,传递出新的讯息:

——辽宁省,提出“创新、改革、市场、开放”四个驱动共同发力,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内在动力;

——吉林省,将全省的投资比作“壮马”、消费是“瘦马”、出口是“小马驹”,今后想方设法喂肥养壮后“两匹马”,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切换;

——黑龙江,提出把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

新常态下抓机遇,东北人的观念在变。

关于“速度”问题,大连市委书记唐军说,辽宁过去速度情结很浓。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辽宁的口号还是弯道超车。

“现在,照着原来的模式跑,跑得越快死得越快。速度下来了,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想想怎么样把体制机制问题、结构问题解决好。”

大连市开年头件事,不再如往常抓项目,而是确定了7个重点题目进行调研,改革与创新摆在了第一位。

新常态下抓机遇,东北经济的面貌在变。

冬季的长兴岛,略显荒凉。

在恒力石化园区,我们看到密布的粗大管道,吐着白气,园区内一片忙碌的景象。

几年后,恒力和中石油总计4500万吨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完全投产,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大连。其炼化项目立足高端和精细化工,粗放发展的老路一去不复返。

“国家战略,是我们在长兴岛投下700多亿元的信心所在。”恒力石化大连公司总经理陈琪充满自信。

去年下半年以来,数百家央企、民企乘势北上寻觅商机,仅辽宁就签约合作项目191个,在建项目投资总额8200多亿元……

——借船出海,借路入关,东北经济要搭乘开放的机遇。

这条“船”是“一带一路”的大船,这条“路”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协作之路。

“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为东北三省铺就了通往振兴的“黄金通道”。

绥芬河,黑龙江东南边境小镇,连接东北亚的“黄金枢纽”。

去年底,由中俄法三家公司合作运输的24个集装箱,满载木制地板,从这里启运,经由邻近的俄罗斯东方港转为海运,发往广州黄埔港。

这打破了以前黑龙江海运只走大连港和营口港的模式,大大节约了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从绥芬河口岸借港出海。“一带一路”的“大船”,让黑龙江这个内陆省份走向海洋……

吉林省致力于打造贯穿中、俄、蒙、朝的大图们江国际通道;辽宁省在推进辽蒙欧等欧亚铁路通道外,还规划利用新开辟的北极航道直达欧洲。

“一带一路”扩展了东北的国际触角,“京津冀一体化”又让东北更紧密地融入国内大市场。

山海关外,辽宁东戴河海滨。370多个外来投资项目如珍珠散布其间,其中240多个高新技术企业有不少来自京津冀。

“东北与京津冀地域相邻,互补性强,可承接产业梯次转移、接受高新技术辐射。”辽宁省发改委主任王金笛说,目前在绥中东戴河建设的“海岸中关村”已初具规模,正在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分享红利。

——危中求机,机中求变,东北经济紧抓创新的机遇。

当有人抱怨商机难觅时,大商集团副总裁鹿璐却危中见机:“今年地方商业转型重组不是商机吗?线上营销火爆不是商机吗?”她说,新常态就是创新的常态,意味着要有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

当有人哀叹经营困难时,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却说:“我们的机遇来了——企业对风险管理需求正在大幅提升。东北振兴中能源产品大进大出,价格波动越来越大,企业会更多地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

当有人埋怨市场疲软时,沈阳远大集团控股会总监贺先文却说:“市场没有永远好的时候,但任何市场都没有走到头的时候,关键是能不能靠改革引领创新、靠创新创造市场。”

……

置身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我们仿佛在穿越百年来中国工业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铁西,拔地而起的烟囱林立密布,那是当时工业化最典型的标志……后来,烟囱炸了,先进的生产线运转起来了,那是振兴十年的工业化标志……今天,以智能化、个性化、人性化为特征的工业4.0正在向我们走来。

当工业4.0时代到来时,东北人看到了危机,更发现了机遇。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新常态下的东北经济还有救吗?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