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新常态下的东北经济还有救吗?

经济 sean 17299℃ 0评论

沈阳鼓风机集团走了一条引进消化再创新道路。当他们的产品呱呱坠地时,从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价格应声下跌三分之一。

国外公司因此向沈鼓关上了技术引进的大门。董事长苏永强铆着劲说:“我们自己干!”

此后,沈鼓的技术步步紧逼,有国际大公司跑来谈收购,苏永强一口回绝;再次跑来时,他们要挖苏永强去,开出了天价,同样被断然拒绝。

如今,订单一天天在减少,老苏的日子并不好过。可他有办法,不但卖产品还在卖高端配套服务,去年实现了2亿元的盈利。

老苏说:“再困难,也要把阵地守住。丢了,咱中国人就没有说话的份了。”

他们有志气,自力更生,顶天立地。

光洋科技董事长于德海谈起搞数控机床的初衷:

办厂之初,从德国一家企业进口几台精密机床,价格谈妥了,合同也签了,德国海关就是不放行,说是怕技术外流。

“受了刺激,我就决定搞自己的机床。”

拉起一支技术团队,十年磨一剑,投入十亿元,先进的五轴联动机床也生产出来了。

一家外企来了,用高薪挖老于的技术团队。

老于做起了“思想政治工作”:你是想挣钱,还是想干事业,自己选择。想干事业就要造中国人自己的机床。

结果,几百人的技术团队一个也没走。

他们有骨气,咬牙负重,悲壮前行。

风雨六十余载,他们始终是中国工业的脊梁,生产着“国之重器”;他们是“共和国的长子”,即使付出巨大牺牲,也默默承受,义无反顾。

提起十多年前的困难,辽渔集团董事长刘建君眼眶湿润了:“我们是从穷困潦倒中爬出来的,如今走出来了,也站起来了!当前又遇到困难,但企业家从来不怕困难,从来不怕挑战,就怕没有信心!”

北方重工董事长耿洪臣说:“金融危机来了,别人可以裁员减薪,我们不做。今天困难再大,我们勒紧裤带,也要保证员工不下岗,工资不下调。我们是国企,要讲责任与担当。”

大连机床集团董事长陈永开说:“我们装备制造到了要咬牙跺脚的时候了,必须在改革创新中求生!”

……

面对这些企业家——我们仿佛看到石油战线的英雄王铁人,看到钢铁行业的劳模孟泰,看到机械工业的尖兵马恒昌小组……

一脉相承的拼搏、奋斗、创业精神,正是东北振兴的希望所在!

67年前,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辽沈战役扭转乾坤,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前哨之战。毛泽东说:“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

67年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一轮东北振兴,就是一场新“辽沈战役”。习近平指出:“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这是一场攻坚战。东北既要卸掉历史包袱,又要克服当前的困难,更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破解深层次矛盾。正如沈阳市委书记曾维所说,东北既要杀出一条血路,更要闯出一条新路。

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决战。东北振兴,决定着东北发展的命运,更担当着引领中国工业转型的重任,只能成功,没有退路。

这也是一场持久战。世界上诸多老工业基地转型,大都经历了三四十年较长过程。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说:“不要指望短期内就会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方向对、不停步,就一定会实现振兴。”

铁西,宽阔的大道上,一只红色凤凰背负火球昂首向天。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是东北振兴十年留下的历史印记。

今天的东北,需要一次新的涅槃!

新华社记者何平、刘思扬、赵承、徐扬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新常态下的东北经济还有救吗?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