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电商洪流的时代痕迹:中关村e世界兴衰之路

经济 ywz 13315℃ 1评论

1424805509642_1

核心提示:离羊年春节还有9天,e世界就早早开始了假期。曾经这里全年无休,是全国电子产品的主要输出地之一,一些商户每天赚1万多元很轻松。如今,在电商的冲击下,时代的洪流和市场的杠杆正在加速e世界的转型。中关村创业大街逐渐取代老牌电子商城,成为来中关村必须去的地方。中国青年报记者独家调查e世界的兴衰之路——e时代来了,e世界走了?

2月10日过后,e世界彻底冷清了下来。

大红色的关门告示是早就张贴在门口的,“由于中关村e世界统一经营业主签约工作已正式开始,市场决定停止自有铺位招商及租赁”。

其实在此之前,商场整个一层的商户就已经清空,许多鲜艳的招牌掉了半截在灰里,穿堂风擦着地板吹来。唯一开放的入口添了几位导引员,因为“变动太大,电梯方向今天改,明天还改,很容易找不到”。其他几层虽然正常营业,顾客却三三两两,一直不多。

这个往年要营业至大年三十的电子卖场,在2月10日的那个周二,离羊年春节还有9天时,就早早开始了假期,现在还没有人说得清楚,它将在什么时候以什么面貌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时距离e世界开业,还不到10年的时间。

曾经,这里是中关村的藏宝地。在e世界、鼎好、海龙合称为“电子商贸金三角”的那个繁盛时期,访客首先要在天南海北口音鼎沸的人群里腾挪,才能到达堆满各色货物的玻璃柜台,看见心仪的电子产品。这几家商城是全国电子产品的主要输出地。

可是如今,“电商”成为人们越来越频繁提及的词语,e世界关门的消息,甚至已经很难在网络上引起人们的惊讶。中关村创业大街正逐渐取代老牌电子商城,成为来中关村必须去的地方。3D立体画下,年轻人们凭一杯咖啡工作一天,1元注册工位,一个点子吸引同伴,一个项目获得投资。

就在e世界关门的前一天,有些柜台被绿色的帆布盖得严严实实,帆布上用潦草的字迹指明商铺在其他商场的新营业地址。没有来得及把货物搬走的人们,拉着小推车在杂乱的柜台间穿梭。更多的老板陷坐在仍然琳琅展示的柜台里,或上网或聊天。

“你们接下来准备怎么办?”靠在柜台上的一位老板跟路过身边忙着拉货的人打着招呼,接着转身叹了一口气,“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了呢?”

“每到周日,柜台前的人多得挤都挤不动。”曾在中关村经营多年的一个商户告诉记者,“每天赚1万多元很轻松。”

位于中关村大街上的“绝版黄金区位”,2006年7月29日开门营业的e世界曾经有一系列的宏伟愿望,包括“打造中国环境最佳的数码广场”,“争取让业主在开业3个月后开始盈利”。

在繁华的中关村,这样的愿望算不得宏大。开业于1999年的海龙大厦,连续几年的日均客流量在3万~4万人次,到2006年年底,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客流光顾过这里,那一年,现已关闭的太平洋数码城每天也有4万人进出。

“每到周日,柜台前的人多得挤都挤不动。”曾在中关村经营多年的一个商户告诉记者,“每天赚1万多元很轻松。”

对于中关村大街上的这个新生儿,人们同样抱有相当的热情。有报道显示,开业当天,e世界的一层已经全部租光,二层入驻率达到90%以上,三层超过了80%,四层也达到了60%。“在开业前,能有这样的入驻率在业界也是少有的”。

如今在鼎好商城营业的李强记得,自己当时为了买一个e世界的商铺,排了几个通宵的队。而来自浙江慈溪的赵迪,花了40万元从别人手中买下了一个8平方米的商铺,其中仅是转让费就花了3万元。

零售电子商城的铺位可租可买,赵迪如今所在的e世界三层,大多商户是自有产权,他们中的很多人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标语,“一铺养三代”。

对于不少人来说,买商铺花去了他们的全部积蓄。曾经在e世界拥有铺面的刘伟,依靠给别人组装电脑赚到了第一桶金,装一台机器最多可以赚600多元,最忙的那一个月,他一个人赚了6000元。而1999年就到北京的赵迪,则在中关村的一条胡同口支个小摊,贩卖她此前连名字也没听过的电子产品,包括“现在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的2.8英寸软盘。

来自浙江慈溪的她不会说普通话,生意上门,只能比划着交流。一次顾客要的东西多,她蹬上车玩儿命骑回不远处的出租屋里拿货,生怕慢一秒钟人家就走了。一着急,车子撞上道边,右手背擦出一片血,爬起来混着沙擦擦,蹬上车又跑。

摆摊的几年,赵迪不知道自己被城管撵过几次。当e世界开门营业的时候,赵迪向同胞的4个姐妹每人借了5万元,加上这几年的积蓄,在崭新空荡的三层终于有了自己的柜台。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电商洪流的时代痕迹:中关村e世界兴衰之路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批发市场都得搬出城去
    匿名2015-02-26 0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