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铁城于2月上旬突然关闭了位于中国广州的手表零部件工厂,一下子解雇了全部约1000名中国员工。在日本企业之中称得上罕见的强硬手段招致了反对,同时其冲击波及到日本人社会。自2014年11月中日首脑会谈实现以来,一部分领域出现了解冻的迹象,在这种背景下,西铁城为何采取如此行动呢?
被扔掉的工作服和员工证
2月10日,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走访了位于广州的西铁城集团旗下中国子公司“西铁城精密有限公司”。大部分员工已经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仍有不同意解除合同的十多位女性员工等聚集在工厂前。在周围,员工直到最近还在使用的工作服和员工证像垃圾一样被胡乱抛弃,满地一片狼藉。突然遭到解雇、被无情抛弃的员工的愤怒似乎仍未消除。
对这种情况进行采访的中国女记者在得知笔者是日本记者之后,接连提出尖锐的问题——“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法?这样一来,日本人无论被如何看待都没办法”。口吻就好像是以前看错了日本人。
“要宣布重要通知,员工请集合”,女员工张明(化名,35岁)在2月5日下午2点得知“重要通知”的内容之后感到愕然。
“明天工厂将进行破产清算。因此明天与全部1000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要签字接受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如果拒绝签字,将不支付补偿金”
具有大约20年历史的这家工厂的关闭显得突如其来。由于是在春节之前,很多员工都在期待着回家探亲,结果热烈的氛围一扫而空。不断有女员工因陷入焦虑而大声哭泣,进而逼问管理人员。
“幸福”突然消失
一名张姓员工自从广东一所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在西铁城精密公司工作,至今已有18年时间。不但结婚生了孩子,而且“多亏工厂,才获得了幸福”。在这个日子之前,对于西铁城精密公司的工厂满怀感激之情,但如今人生突然发生了改变。
在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临近的2月8日,很多员工仍然并不情愿,在这种情况下,有2名年轻人来到负责人面前,开始签字解除劳动合同。“只能签字吧?”就在无可奈何的空气开始弥漫时,有一位员工说“他们不是我们厂的人”,于是2个人想要逃跑。这2个人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托儿”,目的是营造签字的气氛。虽然工厂员工去追赶,但正在执勤的警察没有抓住那两个“托儿”,反而殴打工人,让“托儿”逃跑了。
由于此次事件,员工之间签字进展不顺利,8日晚间,有陌生男子给员工打来电话威胁:“最好老实签字”。但是,至今没有签字的员工仍有70人。从四川省来此打工的李小红(40岁)带着愤怒说:“怎么能接受这种解雇形式!”。“西铁城不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农民工再就业有多么困难。为什么直到前一天才通知我们?希望公司早点告诉我们。春节之后到哪里工作才好呢?”
解雇通知要提前1个月
李小红的抱怨并非没有道理。在中国,如果解雇20名以上员工时,有义务提前1个月发布通知,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员工有时间寻找新工作。但是,如果是工厂破产清算这种情况,则无需履行提前1个月通知的义务。此次西铁城突如其来的解雇通知符合法律,但在提前1个月通知解雇已成为常识的中国,则很难被接受。
对此,西铁城总部的解释是:“公司员工人数众多,各厂区的电力设备繁多,而且生产现场使用部分化学药品,如果员工长时间滞留厂区并且情绪不稳定,工厂陷于无法控制的状态,不仅不能正常生产,更可能会导致员工人身安全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当地工厂则解释称,“提前通知可能影响工人情绪,无法正常工作”,两种说法存在差异。
中国舆论立即做出了反应。“不允许这种不负责任的日本企业存在”、“赶快滚出中国”、“这是高反日的良机”……,在互联网上,西铁城遭遇了一片骂声,覆盖全国的电视台还播出了批评西铁城的专题节目。
中日之间存在历史认识问题,因此即使是做出相同事情,与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也更容易遭受批评。突袭式解散有可能招致中国消费者的反感,进而损害西铁城的品牌价值。那么,西铁城为什么要以如此方式关闭工厂呢?
西铁城的解释是,这是“全球业务重组的一环”。有观点认为,关闭工厂的原因之一是人工费暴涨。与5年前相比,中国最低工资迅速涨至大约2倍。而广州市的工资水平更高,自5月起,最低工资(1个月)将提高22%,达到1895元。与周边的亚洲各国相比,类似手表零部件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位置优势正在逐步降低。
无法轻易撤出的中国
此外,还复杂地牵涉到中国特有的“撤出难题”。
与在有些时候只需提前通知当地地方政府即可的日本不同,在中国,如果不与当地政府进行详尽的事先疏通,并得到批准,就无法轻易撤出。在有可能对当地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时,经常出现政府提出某些理由,拒绝企业撤出的情况。而如果是在进驻时获得了税收优惠,原则上撤出时要完全退还这些优惠。有时将演变为庞大的金额。
由于这种事务性程序非常复杂,一名为日资企业提供工厂撤出咨询的人士说:从启动撤出准备工作到完成,“对当地经济影响较小的中小企业需要1年,而大企业则最低需要2年时间”。
最后的难关是遣散员工。围绕补偿金的支付额,员工表示反对、进而发生骚动的情况在中国时有发生。这不仅仅是日本企业的问题。美国摩托罗拉在2012年夏季关闭江苏省南京的研发基地之际,400名员工由于认为补偿金太少,强烈表示反对,进而发展为骚动。
在补偿金问题上发生纠纷,大部分是由于在与法律规定金额相比增加多少的问题上存在分歧。法定金额为“工作年限×1个月平均工资”。如果是工作5年,则必须最低支付5个月工资。在此基础上,“+α”就成为问题,在大企业,增加2~3个月工资被视为普遍标准。
西铁城作为“+α”最先提出的是,增加支付1月份工资,由于工作天数较少,其金额少于通常的1个月平均工资。最终补偿金高于最初的提示,西铁城在2月12日之前与全部员工签署了解除合同协议。
但是,此次西铁城的“精彩表现”从何而来呢?
“在中国(工厂等的)劳资问题中,政府也是当事方”,一直在中国从事劳资纠纷咨询的虎门中央律师事务所(东京港区)律师陈轶凡这样表示。换句话说,如果巧妙地让政府支持自己,事情就能顺利进行。
担心群体事件
近年来,中国由于人工费上升,工厂迁移和关闭引发的劳资纠纷时常出现。当局最为担心的是劳动者的反对演变为群体暴力事件,最终导致政府遭受批评。因此,最近为了让企业平稳地撤出,出现了协助企业的倾向。
在中国,不仅是日本企业,一般企业原本也都设置了根据当局意向发挥作用的“组织”。只要有3名以上共产党员,企业内部就必然存在党组织。这成为企业的监督者,一有什么事情采取行动的就是这个组织。
尤其是在像关闭工厂这样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的案件中,将由包括企业内部的党员在内的“中方”(中国员工)来主导,这是中国企业社会的常识。很多时候有一种约定俗成,中方由哪些人组成?会采取怎样的交涉?这些“日方”(日本员工)无需知晓。此次西铁城总部在多大程度上详细掌握了关闭中国工厂的方法,并考虑到相关影响,存在不明确的地方。
在华日企对西铁城的不满
西铁城自2月5日宣布关闭工厂,在短短1周内完成了突袭式解散,其他驻中国的日本企业社会对此发出了批评的声音。
“真心希望不要采取那种做法。因为我们今后还要留在这里拓展业务”(广东省的日资企业高管)。“难道不了解2年半之前的反日游行后的艰辛……”(日本大型商社的高管)
在2年半之前的反日游行中,松下和永旺等日资企业遭受袭击的恶梦似乎正在大脑中复活。
最近,东芝和松下等大型电子企业相继宣布撤出在华生产和关闭工厂,“去中国化”的趋势非常突出,但相关人士称:“实际上,是从很多年前就进行准备,直到最近才在金钱方面达成协议,并最终公布”。
自反日游行发生以后,很多日资企业都在加强与中国员工的沟通,煞费苦心地营造“一体感”。撤出的日子企业也多采用灵活做法。但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西铁城的突袭式关闭工厂,日本企业的形象将出现恶化,此前的努力有可能化为泡影。
在中国的日本人社会,原本就在密切关注预定今年夏季发布的“安倍谈话”将出现何种内容。其担忧的焦点是,如出现修改对过去的殖民统治表示道歉的“村山谈话”的内容,在中国进退两难的我们将何去何从?而西铁城的突袭式关闭工厂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担忧。
本文来自: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日资企业撤离中国的案例分析——西铁城突袭关闭中国工厂的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