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现
涌现是从尺度上和时间上两方面来讲的,两个方面都从生态系统或是其它循环的开采期中一个重要的过程中产生。即,任何系统都有一些特性,这些特性是在更高阶层的,并非下层过程的简单叠加,也无法被它们完全解释。涌现的现象与还原主义水火不容,并认为,举个例子说,活体系统(细胞、组织、器官、生态系统)的特性,即使我们完全了解构成它们的原子和分子的物理化学属性,也是无法被预料的。活体系统的这些特性在历史上从生命、物种、和涉及不同物种间互动的生态系统的演变中涌现。国家的运作体现了社会科学中的这一规律,它从原始国家形成的历史进程中涌现,无法从在国家中居住的人的心理或生理特征,或是作为国家原型的村庄、部落、或酋帮处预料到。
换句话说,系统在生态系统循环的开端进行自组织或重组时,前所未有的特性会涌现出来。回到四维时空连续体的三个空间维度,这意味着更高层次的人类自适应生态系统具备其下属的低层系统没有的特性。比如,一个生态系统内部不同部分间(森林,草原,农田,湿地)的交换与其中的任意一个相对均匀的部分内部的交换不同。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讲,中国的环保部门始于中央决策,这是出于国家层面上的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的感知,他们观察到了各地生态系统间的互相影响。
涌现对周期循环研究的意义是,循环的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偏差,系统内部反馈不全是负反馈,而且系统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也会因内部的运作中涌现的内部机制而改变。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与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法中综合这个概念的相似之处——新的东西从正论反论的交互作用中产生。
扰动
当然,没有一个系统完全演变自其内部进程,即使那些涌现出来的也不是。因为所有系统都是更大的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都会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即使是生物圈,也要对太阳辐射和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作出反应。我们称外界的影响为扰动。
任何大的扰动都会打乱或改变一个生态系统自适应循环的进程。一次自然灾害,或者一支入侵的军队——我很喜欢中文中“灾害”这个词,它把自然的和人为的事件都归结成了一类——可能导致一个文明或大的城邦的毁灭——就像有人推断旱灾毁灭了古典玛雅文明,或是一战使得三个帝国崩溃——或者只是一个局部的社会生态系统,就像卡特里娜飓风在新奥尔良所造成的那样。尽管系统在“开采”期被认为是最稳定的,如果扰动足够大,循环在这时就可能被破坏夭折,进入后面的循环。
不过,在我们的分析中,最诡秘的还是中度干扰假说,它自1970年代以来就被应用于生态系统动态分析中。中等程度的扰动,最经典的例子是美国西部森林生态系统中间歇性的大火,实际上有助于生态多样性和系统的长期恢复力。从更广的角度讲,这对后现代的“深度生态学”或“生态法西斯主义”的观念,即人类永远对生态系统有害,提出了质疑。人类管理的生态系统可以比同一地区未被人类干扰的生态系统更具生物多样性,这已是定论。这表明对系统一定量的人类管理可能促进长期的稳定和恢复力。从霍林的自适应循环来看,这可以被视为,通过干预系统循环的前面的回路,减缓否则无法避免的向脆弱的保护期的转变。这个发现在我们研究一个像中国这样有着人类长期的密集开发利用的疆域时,显得尤为重要。
可预测性
对于自适应人类生态系统这个复杂系统,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它是复杂系统;它涉及大量的输入(能量,水,营养,政策,价格)和角色(个人,物种,区块,子系统,机构)。在我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下,从数学上模拟这样一个系统是不可能的。我们不仅要做任何建模过程中都有的简化,还要面对一个现实,即甚至通过一个很复杂精致的模型来预测模型中一些最重要的变量未来的行为或取值都是不可能的。这在一些管理渔业这样的生态系统的实验中已经被不断证明了,这样的实验从复杂度上看还比较简单,因为管理的目标仅仅是最大化单独一个变量(产量),更不用说是更多变量和目标的系统了。最近有两个批评者甚至把环境管理建模说成无非是“没用的算术游戏”,因其对社会生态系统中一揽子变量如此的过度简化,以至于永远不可能考虑足够的因素并作出可靠的预测。
从这类预测和管理上的失败经验中,产生了“二流科学”的概念,其意为系统建模和预测的作用不在于确定的预言系统甚至在不远的将来的状态,而是为系统的重要变量设立可能的范围,或是臆造系统未来状态的可能情形。
避开最大可持续渔获量这类单变量模型,类似于否定极端现代主义的社会工程学模型—从建筑上的水晶宫到包豪斯主义,从政治上看,很多乌托邦社会和单变量的模型就很类似。有观点认为,这些社会工程学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施政者考虑到的因素总是太少,而有其他太多可能出错的东西,所以他们计划中的结果难以实现。另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角度是,中国革命的自适应循环的“r”阶段“开发”期非同寻常的短(对于空间上尺度如此广且又复杂的系统来说),其原因是它的结构把能量和人力整合并锁定的如此之紧,以系统至于迅速进入脆弱的巩固期,并很快变得对冲击极其敏感。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怎么理解“去他妈的生态和可持续,我们要的是先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