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启示
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是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现代武器装备保障难度大、费用高以及战备完好性差等问题日益突出。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军事强国正大力发展装备保障理论和技术,同时注重装备全寿命周期保障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引领指导和统筹管理,形成了作战用户需求牵引、主管部门统筹协调、研制单位主体实施的“铁三角”关系模式。
(一)打造维修保障的信息基础
信息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维修保障的发展也必须以信息技术的推动为前提。海湾战争之后,美军充分利用新军事变革的有利时机,率先以信息化战争为背景谋划军队建设,不断完善信息化体系。随着军事装备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必须把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军事保障变革的核心,加速保障信息化步伐。
为此,应加快建设无缝链接的保障指挥信息系统,提高保障指挥调度自动化能力。彻底解决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信息系统不兼容、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建立覆盖全军的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从而能够对未来军事行动所需的保障力量、保障资源、保障能力进行精确计算,准确投放,实现集保障管理、保障指挥、保障行动于一体的保障指挥自动化,实现军事保障的实时调度指挥。
此外,应建立完整的“全资产可视系统”。全资产可视系统能够实时获取保障对象的需求及资源供应的类型、数量和流向等信息,从而实现全时段、全方位、全过程的供应保障。“伊拉克战争前,美军根据对战争进程的预测,只储备了一两周的保障物资,其他则通过比较完善的全资产可视系统实现即时保障补给,既避免了物资的不必要流动和浪费,又提高了作战效益。
(二)通过维修方式的优化,促进新型复杂装备维修保障能力的生成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主要采用中央垂直管理的方式,由各军工集团公司组织实施,且大量装备配套生产厂家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且每个小专业还可以继续细化,仅靠属地动员模式难以统筹资源进行协调。美军“基于性能的保障”中采取“装备保障集成方”,有鉴于此,可以按照“谁管资源、由谁动员”的思路,充分发挥总装厂的“统领”角色作用,采取“总装厂抓配套厂”的方式,逐步形成总装备部与国防科工局统一协调、对口管理,各军工集团公司及相关属地部门组织抓落实的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动员格局,即采用“行业为主、属地配合”的装备动员模式,才能适应新时期装备动员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装备动员的质量和效益。
(三)充分利用合同商的装备维修保障力量
充分利用合同商的专业技术队伍和保障基础设施,可减少军方必须维持的训练设施和人员,显著提高武器系统保障的时效性和经济性。而对于新服役的、技术复杂的武器系统,军方往往无法及时建立成建制的保障力量,或者其保障需求会超出建制保障力量的能力范围。在伊拉克战争中,为保障美军使用的大量先进指控系统,美国一些重要的防务合同商向前线派遣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为其生产的系统提供维护、修理和备件供应。因此,在保持军方核心能力的前提下,由合同商提供战时保障的做法可以借鉴。
结束语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了解信息化时代武器装备维修保障的特点,美军维修保障的一些新的做法。从中可以看出,美军的维修方式、体制是变化的,它的变化始终围绕着作战需要,结合部队需求与实际需要主动地采取相应措施,在整个过程中,注重高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军事变革的到来。
来源:数字军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军武器装备维修与保障现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