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从后发国家工业化的视角看中国近代史与思潮

经济 rock 22760℃ 0评论

工业化

坦率地说,我并不是很有资格谈这个题目,应该是研究经济史的人来讲工业化的问题。但这个题目具有挑战性。我把我不太成熟的思考先讲一讲,也求教于大家。

这个题目实在太大。“后发工业化”,谁是先发?严格地说,先发就是英国。英国是“自发”(或者“原发”)的工业化国家。其他的,比较英国,都可以说是“后发”。 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时,法、德、意、美等,要么在革命,要么面临统一的任务。只有完成这些政治任务后,它们的工业化才逐步启动。

如果我们笼统地把英、法、德、意、美看作第一波先发工业化国家,那么所有非西方国家,都可以说属于后发工业化国家。后发国家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可以说是嵌入到整部世界近代史的大问题。我个人没有这个能力处理这么大的问题。在这里,我主要结合中国工业化的过程,并以印度作为一个参照背景,谈一谈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几个基本特征,更为重要地是要谈一谈如何从后发国家工业化的视角来看中国的近代史与思潮。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几个特征

(一)“被”而能动

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特征是“被”而能动。首先,中国是“被”工业化的。一句话,中国是被打入了近代。如果不被“打入”的话,按照多数学者的观点,中国还在自己的王朝循环史中运动。它不太可能通过内部的力量、自己一步步地完成向近代化和工业化的转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指的就是中国不能按照原有的轨道和秩序发展,被迫进行了“开放改革”。开放,是指对外开放;改革,是指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必须适应开放的情形而进行改革。这与1978年之后主动性的“改革开放”正好是相对立的。

中国工业化的启动是被动的。当然,“被”,而能动,就不错。“被动”工业化启动的时间大致可以确定为1865年江南制造局在这一年创立,太平天国运动也是在这一年处于溃败。

洋务运动的领袖们,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对于工业化的启动是有共识的:不买西方的产品,而是买机器,买制造产品的机器。中国“被而能动”的工业化之路是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开始的。我们甚至也可以说,所有非西方国家的工业化,都从引进西方的技术设备起步。

洋务运动时期的汉阳铁厂

洋务运动时期的汉阳铁厂

(二)以军事工业为先导

1、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冷兵器遭遇热兵器

第二个特征,中国的工业化是从军事工业起步的。

在当时,最直观的经验就是武器不如人,战场上一败再败。洋务运动的领袖们深刻意识到冷兵器对抗热兵器的劣势(这些词是后来的词,但认识是洋务派的认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差不多是面对面的战争。箭和弩虽可远距离攻击,但最多也就200米内具有杀伤力。西方洋枪火炮可远程射击,还没等你看见敌人,就已经被致于死地了。长矛大刀怎么去应对坚船利炮? 西方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而中国仍使用冷兵器作战;而且制造热兵器的整个技术,中国无从知晓。恐惧是从这里开始的。

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在当时的具体意义就是中国人碰到了此前未曾见过的战争形态。之前的战争,多为北方农耕与游牧民族之间的对抗。汉族人在长城内外遇到的是骑在马背上的敌人。在那之前,春秋战国的中国人是在战车上作战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转变为可以骑在马背上作战。这是中国文化史、军事史以及政治史上的大事。

到了清末,更重大的变革出现了——冷兵器遭遇到热兵器。恩格斯说过,火药的发明和炮兵的形成,是整个欧洲封建制度寿终正寝的主要原因。没有炮兵的话,欧洲封建主的城堡足以自卫;有了炮兵,摧毁城堡易如反掌。这时,中国人碰到的正是西方工业化以后的现代军事装备。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面对面的战争从此就变成了远程战争。“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具体指的就是这个内容。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最重要、也是最紧迫的问题。正是因为问题之急迫,决定了中国不能像西方国家一样从轻工业起步,而必须从军事工业开始。

2、农-轻-重与重-轻-农

西方传统的工业化道路,第一步是轻纺工业,是从容易机械生产的轻纺织业开始。

在英国最先突破的就是棉花纺织业。这个突破表现在英国完成了家庭手工业到工厂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随着海外扩张带来的原料与市场的开拓,需要改进棉纺的方式。珍妮纺纱机应运而生,手纺变成机纺,一个人纺一支变成同时纺多支;纺纱技术提高之后,织布的技术也就需要提高。纺纱与织布率先机械化,这是工业化的第一步。而后,大约是在1763年左右,同类的机器组织在一起,工厂就建立起来。马克思把工厂制度的形成看成是工业化的开始。工厂形成之后,首要的问题是动力从何而来?英国优势在于,雨量丰沛、河流短促且数量较多,正好可以利用地势落差形成水力,为机器提供动力。因而,起初英国的工厂只能建在有落差、能产生水能的地方,由水力带动大机器。欧文的棉纺工厂就设在深山老林里。用水作动力的话,工厂就是高度分散的,不可能有城市化。因而,对机器动力的需求推动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780年前后,蒸汽机进入纺织厂。蒸汽机作为新动力的代表,特点是方便移动,因而,工厂就可以在港口、尤其是在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选择厂址。此类工厂集聚,就形成了现代工业城市。

传统的城市一般来讲是行政中心和军事中心。比如,中国古代的“城”是行政中心,“镇”是军事中心,宋以后“城”、“镇”两词模糊起来,可以合用。“城”里有很多人消费,“市”大规模向城浸入,城、市逐渐合流。从宋代开始,破墙开店成为普遍现象——这就是《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情景。城市的消费,来源于直接的和间接的农业剩余。它通过两个渠道:或者是地主把地租带到城市里去消费,或者国家通过农业税将财富集中在城内消费。这样的城市的规模不可能太大。只有城市自身有生产力的时候,城市的规模才可能扩大。中国纯商业的城市,据我所知是在明中叶以后,尤其是白银资本进入之后。白银大规模的输入到中国,资本的流入促进了商业城市的发展。而现代城市一般是工业城市。工业城市则有工厂的集聚产业工人的集聚、、工业资本的集聚及消费的集聚等。这是现代城市。也可以说,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

轻纺工业的突破确实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工厂制度随后扩展到其它生产领域,最终扩展到农业领域。其中的利弊我们先不讨论。轻纺工业在英国的第一次突破确实是人类整个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在马克思的叙述中是必然的。但现在很多人研究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偶然事件。首先,手工业转化为制造业,如果完全依靠国内市场的话,一个制造业发展起来,相应的手工业就被摧毁,这就使得工业化必然依赖于广阔的海外市场。在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化即全球化,一点没错。工业化必然伴随全球化,伴随着向外寻找原材料和拓展消费市场。工业化必然依赖本国之外的更大的市场来满足本国制造业的输出需求。其次,工业化对于动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要用蒸汽动力,就要消耗木材,所以英国工业化初期的生态破坏是全面的。而英国又遇到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其煤炭埋藏浅,容易开采,煤炭资源很容易开,动力就解决了。在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英国的工业化从轻纺工业起步,迅速过度到制造纺织机器的重工业,很快进入钢铁时代。重工业也包含了现代军事工业的兴起,推进了海外扩张,攫取海外的原材料、拓展更大的市场。

像英国这样的先发工业国家,他们的顺序是农业,到轻工业,然后到重工业。但是非西方国家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们面临的是西方的殖民入侵,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长技”指的就是军事重工业,优先顺序是重-轻-农。从重工业开始就面临一个问题,大量的资本从哪里来?如果以轻工业为主,农民把棉花卖给企业,企业把布卖给农民,那轻工业的产品回到农村市场中去。当然,在资本介入的情况下,工业品和农产品有剪刀差,对工业有利,对农业有损。但轻纺工业还是可以通过市场在城市和农村构成一个循环的。如果跳过轻工业,直接开始重工业的话,那就只能从农村提取剩余了。

洋务运动一展开,就面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中国的“一五计划”也面临这个问题。能一直从农业去汲取吗?它可持续吗?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从后发国家工业化的视角看中国近代史与思潮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