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中国、欧洲市场这么大,一定会有很多货品需要往返运输。既然有需求就有市场,运价也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企业通过适合的运输方式运送适合的商品,最终获得利润才最重要。“和空运运费相比,班列的运费只有20%,运费降低相信商品的价格也会降低”。
事实上,已经有公司开始试水首趟“义新欧”返程列车。进驻义乌国际商贸城国际馆的浙江盟德进出口有限公司,这次就从马德里拉回了12个标箱的西班牙红酒和气泡水。公司总经理金海军表示,主要是想熟悉一下整个运输流程,比如,具体需要哪些手续、通关转关以及组货是否顺利。
据透露,这些来自欧洲的气泡水,原先330毫升一听售价在18至25元,现在的价格只相当于原来的6-7折。“义新欧”回程班列运载的这些欧洲原产地商品,义乌市民3月中旬即可在市场买到。
盟德公司看好“义新欧”的原因,除了运输效率,还有开拓新货源的更多机会。如果今年班列按计划在柏林和巴黎增加停靠点,就能运回更多种类的进口商品。目前他们已和多家采购商谈妥,西班牙奶粉、法国箱包都在盟德公司未来的进口清单内。下一步,他们还打算将沿线国家的机械设备、工艺品甚至游艇都纳入采购范围。
激发欧洲对中贸易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关系研究室副主任赵磊,将自己新春伊始的第一站丝绸之路经济带调研之行选在了新疆。他认为,各地纷纷开通中欧班列,固然有各自考量,但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中国经济发展从战后,包括我们改革开放之初的经验,甚至国外的马歇尔计划,都是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就像人的生命线,它畅通了,对其他相关项目的发展,诸如配套的项目、沿线的项目,会有一个带动和辐射的效应。”
不过,这当然不是最主要的。基础设施相当于一种战略投资或者储备,修路不是目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往来才是最主要的。赵磊举例,“渝新欧”班列,现在运价比海运要便宜,但因回程货物缺乏,成本仍居高不下。“为什么没有回程货物呢?难道欧洲没有中国人需要的东西吗?当然有,但现在只是单方面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了”。
他回忆自己去年12月去英国访问的情景,当时英国的一个主管部长曾跟他讲,他们国家目前最需要的,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为什么呢?英国曾是全球制造业的基地、世界工厂,但是他们的制造业基础已经衰落了,这么多年没有升级换代”。
至于引进的投资究竟有何用途,这位部长给出的答案是:“提升英国的制造业基础,让英国人能够生产更好的产品。”赵磊分析,这其实包含了多重意思。提升英国的制造业基础,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生产产品,解决英国的就业问题。最后,生产出的这些产品,再卖到中国。
赵磊认为,这个英国部长的思路,跟36年前、37年前,改革开放初,中国人的思路是一样的。“那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资金,然后生产制造产品,再把产品卖到欧洲。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反转。他们生产产品,再把优质的产品卖到中国,进出口的对象发生了置换”。事实上,在“渝新欧”回程班列上,已经有一些欧洲汽车厂商愿意搭载他们生产的整车产品到中国。
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通欧中贸易“最后一公里”,对接双方需求。在赵磊看来,欧中贸易需求的信号其实已经很强烈。“李克强总理到欧洲的时候,一方面推荐我们的优势产业,包括核能、动车,但另一方面,欧洲的企业也嗅到了中国的商机,纷纷向克强总理和中国企业推荐他们的产品”。
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就需要有了解中国需求、同时熟悉欧洲优缺点的中介,比如说服务类、贸易类的公司能够加入进来。“目前中欧班列空驶的情况还比较多,但我相信,如果把这‘最后一公里’做好,三五年之后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文/张弛 原载于《凤凰周刊》2015年第11期 总第540期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欧货运班列:多国司机接力开行 地方政府补贴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