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苏联:纸糊的“超级大国”

军事 rock 12271℃ 1评论

2069256_431017

在二十世纪的国际政治术语中,超级大国是一个使用频繁的词汇。这个词汇来源于二十世纪初年,当时的国际政治学者开始意识到大国中有极少数的国家,由于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特别大,而具备了大幅超出其他大国的左右世界事务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清楚的展现了这个形势:同盟国和轴心囯两大阵营各有极少数的大国担当核心领导的角色。因此,在同盟国胜利在望的1944年,美国外交政策教授福克斯发表了《超级大国:美国、英国、苏联——她们对和平的责任》一书,描绘了超级大国的全球投射力。后来,此书被认为确立了现代地缘政治上的“超级大国”概念。当时的超级大国系指英美苏三国,后来因为二战后大英帝国迅速衰落,这一术语就落在了美国和苏联头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理由是:世界版图第三大国、世界经济第一大国,并能在全球相当大部分地区投射其军事力量,在全球对其盟友都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大英帝国分享全球的制海权。而苏联成为超级大国的理由则是:世界版图第一大国,军事投射力横跨欧亚大陆,在东欧和东亚具有相当影响力,经济发达。

然而,今天回过头来看,美国被称为超级大国,那是名至实归,当之无愧。而苏联跻身其间,则只能是历史误会——事实上,它根本就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素质与本钱。

首先值得指出的是,苏联所以成为超级大国跟二战中它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根本不可能有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这不仅因为二战中苏联执行了战时经济政策,并将军工产业转移到西伯利亚,这间接引发了苏联的工业革命,使得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国民生产总值在战后迅速跃居世界第二,军事工业更是与美国并驾齐驱;还因为在二战后期的1945年,苏联与英美在雅尔塔会议上,以胜利者身份敲定了瓜分世界的三个主要方案:一是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对战败后的德国实施分区占领;二是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这就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有一票否决权;三是在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后,苏联要对日本作战。作为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报偿,三巨头同意牺牲中国,一方面允许外蒙古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自治,另一方面则允许苏联租用中国的大连、旅顺港作为军用港口。当然,苏联占领的波罗的海三国也名正言顺地成为其领土。可以说,正是凭借了战争的枪林弹雨,苏联才成为超级大国一员——来路并不算正。

其次,再看看它成为超级大国的唯一本钱领土及人口的来历。苏联浩瀚的国土与众多人口来源于斯大林时代的“联盟-联邦体制”。这种体制实际上是以输出革命与暴力维系的方式将许多邻国并入苏维埃而形成的。具体说来就是:首先,斯大林认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苏联各地区已经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通过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长期培养和对民族主义的批判,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的领导者都是“受到真正的共产主义教育……真正国际主义的共产党干部”。其次,苏联共产党中央领导的政治-人事纽带在全国各地积极有效地运行,而且联盟中央直接领导的秘密警察组织完全控制了所有共和国的政治变动。第三,各加盟共和国(以及蒙古)在苏共的领导下已经建设成各有分工合作的统一的经济体系。然而,这一联盟模式是苏联政府强加给各加盟共和国的,他们自己并没有选择的权力,如果给他们选择的话,他们也许不会选择这种模式。

这种捆绑成夫妻的方式不限于国内,在国际上也一样。苏联所以成为超级大国,除了自己地盘大人口多外,还有有一个“社会主义阵营”做后盾,这就是东欧那些所谓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而这些“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因为是苏联在二战中凭借坦克强行纳入其中的,加上在经济上强于苏联,因而一直想脱离苏联的控制。藉是之故,苏联为了维系它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已经多次采取镇压措施了——比如“1956年的波兰、匈牙利事件,1968年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直到80年代镇压波兰团结工会等等,都是它维系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大手笔。然而,这些国家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纷纷回归欧洲,苏联的一切努力不过篮子打水。

再次,我们来看看苏联的经济实力能不能支撑起他超级大国的牌子。我们知道,苏联在政治上实行一党专制的同时,经济上的所谓全民所有制直接导致了它粗放的经营方式,其最严重后果是社会生产效率低并不断下降,使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一种“耗费型”经济。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他就坦承:“就工业生产效率来说,苏联比美国落后3/5,就农业生产效率来说,苏联比美国落后4/5。” 这就是说,苏联的工业生产效率只及美国的40%,农业生产效率只及美国的20%。苏联解体前的30年,社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基金产值率明显下降,1960年每卢布固定生产基金生产的国民收入为72戈比,1988年降为36戈比,下降50%。投资效率也呈现同样的趋势,每卢布基本建设投资的工业产值增长额,1961-1965年为1.04卢布,1971-1975年降为83戈比,1981-1985年又降为44戈比。这些数字表明,在苏联要获得同样的产出,80年代比60年代需要加倍的投入才能达到,社会生产的单位增长须靠投资的加倍增长来维持。这种不断扩大的倍增的耗费是任何经济都承受不起的,总有一天当投资不能相应加倍增长时,或投资减少时,生产就会减速、停滞以至负增长。

事实就是这样,在战后自1951年至1980年的30年时间里,苏联经历了从“五·五”至“十·五”的六个五年计划,各五年计划时期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按官方统计分别为13.1%、10.3%、8.6%、8.5%、7.4%、4.4%;按学者的重新评价为:8.7%、8.3%、7.0%、4.5%、4.5%、3.0%。可见增长速度是不断下降的。进入80年代,苏联经济出现了停滞的趋势,增长率一直在3%以下,到80年代末期实际上已基本处于零增长。而进入90年代便陷入了生产绝对量下降的日益深重的危机之中,1991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下降17%,国民收入下降15%。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苏联:纸糊的“超级大国”

喜欢 (3)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横的还怕不要命的 :mrgreen:
    匿名2015-04-23 23: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