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中国为什么不能追求海上霸权?

军事 sean 8004℃ 0评论

1661828262600247402

二战以前的经验表明,由于海洋的连通性,在战争状态下,除非拥有与对手旗鼓相当的海上力量,否则解决不了问题,要想有绝对的制海权就必须成为世界第一。历史上,法国和德意志帝国都先后拥有过“世界第二”的海军,但一旦与作为世界第一海军强国的英国开战,仍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因而有人指出,从海军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角度看,在与“世界第一”的海军较量时,“世界第二”的海军与“世界第二十”“第五十”的海军在最终结果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然而,近几十年来的军事技术的发展,部分改变了这一状况。海军的运用方式和效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导弹、远程战斗机等以陆地为平台的武器的发展,以及太空力量的加速建设,一支不太强大的海军,在强大的陆上“反介入”或“区域拒止”力量的协助下,即使面对世界一流的海军,也可以自保,甚至还能获取毗邻本土海域的制海权。

中国是“一陆一洋”的大国,美国是“两洋一陆”的大国,欧亚大陆在世界的地缘重要性要远超美洲大陆,中国崛起后,其在欧亚大陆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影响力很可能会超过美国,而美国在两洋的战略优势则很难被超越。若干年后,中国凭借一流的陆缘优势和二流的海权,美国仰仗一流的海权优势和二流的陆缘权力,将会形成稳定的战略平衡。中国海军不必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已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主导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系。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海外利益类型也使得中国没有效仿美国海上霸权的必要。尽管海外利益的拓展、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等因素都刺激中国发展远洋海军,在世界各主要海域显示存在,但中国海军在印太以外海域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于保护经济权益及应对海盗等非传统威胁;二是在于维护世界海上航行自由、进行灾难救援等非战争应用,积极为世界海洋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自己应有之贡献。中国的海外利益大多属于友好经济合作的范畴,不同于美国的霸权利益以及历史上其他海上大国崛起时追求的殖民利益。对于维护中国海外利益而言,海上力量更多的是作为外交的后盾或者工具。中国海外利益的特点及面临的客观条件意味着,中国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如美国等国一样,“利益到了哪儿,军舰就需要开到哪儿”。中国海军需要适时适地展示自己的力量,对潜在对手实行心理震慑,有效配合外交工作的开展,但并不需要像美国那样在全球海域都具备进行中大型规模战争的能力。

中国有很多项世界第一,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很可能会步入世界前列,不过除非军事技术出现颠覆性革命,否则中国很难成为世界海上老大。这种认识是基于地缘状况、先天禀赋、时代条件及军事技术等重要因素的综合理性分析。

中国面临着世界上其他海洋大国所没有的复杂地缘环境。中国所处的东亚区域是大国势力聚集地,而且中国在陆海两个方向均面临着巨大挑战,陆海通常很难兼顾,自近代以来,中国长期遭到陆地方向和海洋方向的双重伤害。今天的中国虽然免除了遭敌大规模入侵大陆腹地的危险,但陆上安全形势也并非高枕无忧。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永远不可能具备美国那样的地缘优势,可以几乎不考虑陆上威胁,而集中精力与资源于海军建设及海洋事业的拓展。

从对海洋控制的角度而言,中国近海的地理条件对中国海军的作战行动弊多利少。中国近海南北长,东西短,且与太平洋及相邻海区之间的联系为岛屿、海峡所割断,呈现半封闭海区的特征,战时易遭敌兵力封堵分割;美、俄、日、东盟等海上战略力量环伺正面海区边沿展开,造成中国海军兵力出入大洋为人所控制;黄海、东海的战略纵深较浅,使中国海军兵力在这一海区活动受到较大限制。

中国虽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但除了台湾东海岸以外,却少有能直通大洋的通道。西太平洋上的“第一、第二岛链”成为中国军事力量从近海出入大洋的障碍,而且,美日等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持质疑态度的力量控制了几乎岛链上所有重要的岛屿及其附近的重要海域,战时,中国海军进出岛链的通道将直接受制于人。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国为什么不能追求海上霸权?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