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术水平评价要有自己的判断
目前,国际上对国家(或经济体)的创新评价体系不尽相同,不同机构设置了与自身价值体系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所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很难说有可比性。国家科技部启动的国内外技术竞争调查研究,作为技术预测工作的“摸底”阶段,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转变职能的重要方面。但我们也要看到,技术水平的评价还仅停留在静态分析层面,难以看到技术发展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变化,这也是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
国家技术水平评价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
一个国家整体技术水平包含非常复杂的内涵,并非单纯从技术进行竞争分析,而是包含了经济发展、人文环境、创新制度等在内的综合性考量,专家主观判断的优势在于能将积累的大量知识信息和各种经验进行整合,下意识做出综合性判断。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机构组织的不同判断,在了解排名的同时,重视排名背后的含义、原因分析,不能人云亦云,要形成我们自己的判断,加强对国家技术水平发展状况的总体把握和国际上技术发展热点的跟踪研究,认清自己,找准方向。
专家调查评价是公众参与科技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判断一国所处技术水平和制定科技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
专家参与调查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形成一个技术评价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本次国内外技术竞争评价通过科技专家的广泛参与,可以更客观地反映我国科技实力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状况,并且减少科技资源的重复和浪费,防止盲目地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为政府部门实现科技治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提供很有价值的决策参考。同时,专家调查评价结合技术预测分析、关键技术选择等研究工作,可为我国科技规划工作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将技术评价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的制度性手段应用于国家科技决策管理中,不断完善评价质量
纵观各类机构组织连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均有多年的积累,有的甚至超过10年。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日趋成熟,在不同的层面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韩国通过立法保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8次技术评价,每次评价的对象均为国家战略规划所遴选的优先科技领域,为韩国动态调整重点投资的科技发展方向和国家支柱产业提供科学依据。
建议参考韩国做法,将技术评价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在法律实施细则或部门规章中予以明确,并对具体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组织方式等做出制度性安排,建立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周期性开展技术评价活动。同时,尽可能收集国内外技术评价的最新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强评价专家与科学家、管理专家之间的沟通,加强评价领域的国际交流,探索技术评价的新方法。在专家主观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文献、专利等数据分析,综合形成技术评价的客观分析结果,与专家主观评价进行对照,相互验证,提高评价结果的质量。
(国家技术预测总体研究组 执笔人:袁立科、王革、谢飞、许晔、张俊祥)
链 接:
国家技术预测总体研究
为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找准我国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国家科技部于2013年启动了新一轮技术预测工作,成立了由科技部部长万钢,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为组长,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为副组长、科技部各司及相关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技术预测领导小组。由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牵头,相关司局负责人、领域研究组组长、领域专家以及战略研究专家等组成国家技术预测总体研究组。本次技术预测面向13个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选择一批未来5年~10年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研究编制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依据和支撑。
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科技部:我国技术总体水平相当于美国的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