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伊斯兰国”扩张策略和动员能力研究

军事 rock 14980℃ 0评论

三、“伊斯兰国”的策略选择能力

“伊斯兰国”不仅具备较强的资源动员能力,而且拥有一定的策略选择能力。它将宗教激进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作为其意识形态,旨在建立单一的伊斯兰国家。[34]为此,“伊斯兰国”制定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通过军事征服控制一定面积的领土;第二步通过建立“国家”进一步扩大影响。在此战略之下,“伊斯兰国”还制定了包括宣传策略在内的许多具体策略。目前,“伊斯兰国”在军事征服、管理“国家”、扩大宣传等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

在军事征服方面,“伊斯兰国”将其控制下的叙利亚和伊拉克的领土视为未来“国家”领土的一部分。这些领土通过持续的军事“扩张”所得,扩张逐渐变成“伊斯兰国”最重要的原则、目标和战略。[35]因此,“伊斯兰国”将“持续和扩大”(lastingand expanding)作为其进行军事征服的动员口号。从2014年起,“伊斯兰国”在军事“扩张战略”的指引下坚持“开疆辟土”。2014年1月,“伊斯兰国”占领伊拉克安巴尔省(Al-Anbar)拉马迪(Ramadi)、费卢杰(Fallujah)、卡尔马(Karma);6月10日,攻占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首府摩苏尔;6月11日,攻陷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6月21日,攻占伊拉克边境小镇加伊姆(Qaim);到2014年7月,“伊斯兰国”完全控制了叙利亚的拉卡(Raqqa)和阿勒波(Aleppo),并直接管控这些省的司法、教育、救助、宗教和基础设施。同时,还不同程度地控制着哈塞克省(al-Hasaka)、霍姆斯省(Homs)和代尔祖尔省(Deirez-Zour)。[36]8月24日,“伊斯兰国”攻占叙利亚拉卡省的塔布卡空军基地,彻底控制了拉卡省;2014年10月以来,“伊斯兰国”不遗余力地抢占叙利亚边境小镇科巴尼。在一系列军事行动中,“伊斯兰国”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特别是其仅以800多人就攻占了摩苏尔,足以证明其高效的军事能力。

“伊斯兰国”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的原因在于其熟练运用战略战术。从进攻的方向来看,“伊斯兰国”先深入伊拉克中部,占领了巴格达北部的几个城市,然后沿着底格里斯河一路北上攻占摩苏尔。此后,着手攻占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部分区域,随后又沿着幼发拉底河向北推进,跨过叙利亚,最后占领拉卡,并“定都”拉卡。从其控制领土的地理范围来看,“伊斯兰国”实际控制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沿岸地区及两河之间的部分地区,不过尚未完全控制整个两河流域。整体而言,“伊斯兰国”控制的领土呈条带状,因此《纽约时报》2014年8月20日称,“伊斯兰国”看起来更像一条条道路网络。[37]从进攻的策略来看,“伊斯兰国”在具体操作中会灵活选择和运用恐怖主义、叛乱、袭击、斩首、集体处决、种族清洗等军事策略。一般情况下,“伊斯兰国”首先通过恐怖手段“软化”其目标。其次,向目标地的居民和防卫力量重点渗透,以在进攻之前控制一部分地区。最后,尽可能争取当地部落武装的支持并对其余部分发动进攻。[38]尽管“伊斯兰国”扬言要在五年之内占领西亚、北非、中非和中国新疆等地,但其目前军事扩张的重点依然是攻占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更多领土。虽然约旦和黎巴嫩国内也都有“伊斯兰国”的支持者,但“伊斯兰国”尚未打算进入这些地区。

“伊斯兰国”的管理战略集中体现为,致力于在占领地区树立完美形象以赢得民众支持。在叙利亚,“伊斯兰国”宣称要提供一种与腐败无能的阿萨德政权不同的替代方案。在伊拉克,“伊斯兰国”利用逊尼派伊拉克人对什叶派主导的政府的不满,依靠逊尼派部落的支持,设立部落事务机构处理所占领土内的安全问题、财产纠纷、资源分配等。在所有占领的领土内,“伊斯兰国”以省为单位委任人员进行管理。对于那些对其世界观有异议的人和反对派,“伊斯兰国”则执行“零容忍”政策,并构建非正式网络和安全机构以确保其权威不受任何挑战。[39]然而,“伊斯兰国”扰乱正常生活秩序、强推着装和行为规范、粗暴惩罚犯罪等行为,使人们更多出于恐惧而非自愿选择服从。

拉卡是“伊斯兰国”“首都”,其治理状况最能反映“伊斯兰国”的“治国策”。“伊斯兰国”在拉卡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治理系统,涵盖宗教、教育、司法、安全、慈善、基础设施项目等各个领域。“伊斯兰国”一般将治理系统分为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安全、宗教政策的宣传和执行,法院和惩罚,教育计划、公共关系和部落事务。服务系统负责卫生、人道主义援助,食物供给、道路清洁、水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伊斯兰国”对其领土的治理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建立宣传中心和初级法院,在军事上巩固之后,“伊斯兰国”一般会制定宗教政策、严格的惩罚制度和教育体制,配备专职人员并投入一定的资金。当“伊斯兰国”完全控制领土时,通常会扩大提供服务的范围,扩展至修复下水道、水管和电路等。“伊斯兰国”也尝试接管诸如阿勒波省的大坝和火力发电厂等较大的工业设施。此外,“伊斯兰国”还出版英文杂志Dabiq,宣传其在管理穆斯林的宗教事务和政治生活方面取得的成就。总之,“伊斯兰国”自视为一个无所不包的管理者。[40]

此外,“伊斯兰国”也高度重视宣传战略,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与其他极端组织相比,“伊斯兰国”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非常善于利用社交媒体。早在2012年,“伊斯兰国”就在推特上开设了自己的账户——“喜讯的黎明”(TheDawn of Glad Tidings),用阿拉伯语在该平台上宣传和发布相关信息。当用户申请成为“喜讯的黎明”的好友时,就默许“伊斯兰国”向自己的账户发布推特信息。这使“伊斯兰国”的推特账户好友多达数百甚至数千个,为“伊斯兰国”营造了一种受欢迎的氛围。此外,包括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WhatsApp等在内的多个社交网站都有“伊斯兰国”的存在。这些活动都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这需要“伊斯兰国”具备较强的舆论塑造能力。为此,“伊斯兰国”任命了一名负责媒体宣传的专职人员——阿布·埃米尔·沙米(AbuAmr al-Shami),他控制着一支由作家、博客主和社交媒体监督者组成的信息工作队伍。他们一方面雇用市场营销、公关和视频制作领域的专家以确保上传信息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教授人们避开政府网络审查的方法。[41]经过在诸多社交网站的长期经营,“伊斯兰国”最终建立了广泛、有效的网络宣传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组织的宣传能力。

“伊斯兰国”的社交网络直接为其军事目标和资源获取服务,其社会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树立“伊斯兰国”值得信赖的信念。“伊斯兰国”每次在叙利亚占领村庄后,都会利用社交网络宣传和鼓吹其胜利,以展现“伊斯兰国”的强大力量。二是招募成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占领摩苏尔之后,“伊斯兰国”通过社交媒介发布了大量视频、声明,大力宣扬“伊斯兰国”建立哈里发国家的目标,不少人在其煽动下加入了“伊斯兰国”。[42]三是塑造自我形象。“伊斯兰国”社交专家的手段非常高明。他们既能利用网络技术获取推特用户的电子邮箱向他们发送宣传资料,也善于利用温情攻势,在社交平台上努力营造人畜无害的形象,比如发布“圣战”士兵与小动物的温馨合影,消除潜在支持者的抗拒感。[43]此外,“伊斯兰国”还上传血腥的视频传播恐怖情绪。2014年9月2日,“伊斯兰国”公布了杀死美国记者史蒂文·索特洛夫的视频;10月3日,发布了斩首英国人阿兰·亨宁的视频;11月16日又上传了处死美国人彼得·爱德华·卡西格和斩首15名叙利亚军事人员的视频。此举意在使叙利亚和伊拉克本地居民及武装人员产生恐怖心理,迫使他们放弃抵抗。此外,也向西方国家传递其抵抗到底的决心。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伊斯兰国”扩张策略和动员能力研究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