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赫芬顿邮报》要来中国了,but,在这里只登八卦和鸡汤

科技 rock 6698℃ 1评论

Ariana-Huffington

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现在每天会奢侈而规律地睡满八个小时;在她去年的新书当中,她用了超过50页的内容来讲述太极和冥想对自己生活的帮助。64岁的年纪、美国在线(AOL)收购后的经济后盾、和近乎顺风顺水的全球化扩张,让阿里安娜既有资本安享健康睡眠,又能站在第一届“全球女性创业大会”的讲台上侃侃而谈成功与幸福快乐的心灵鸡汤。

从大会场最后一排的位置看讲台上身着亮白色连衣裙的阿里安娜,除去含混的希腊口音,眉目鼻眼和精壮的身材甚至像极了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只不过谈论的主题不是外交、福利和选举,而是智慧、幸福和健康。她告诫台下近千位中国女性创业者听众,要学会“不插电”:走路的时候不接电话,睡觉时不要在床头给自己的电子设备充电。

可是,若真的人人拥有“不插电”的生活,阿里安娜的新媒体王国也将不复存在。以阿里安娜前夫姓氏命名的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用了10年的时间累积了超过2.4亿的拥趸、揽获了普利策奖、并且在13个国家落地。中国,即将在今年成为第14个。

最初作为博客聚合体的赫芬顿邮报创立于2005年,以开放、多元、和聚集争议话题的能力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头版页面上的政府批评、少数族裔权利报道、毒品和同性恋问题的追踪,一直都是赫芬顿邮报最受欢迎的当家内容。在2012年,凭借关于美国负伤退役士兵的报道,赫芬顿邮报成为了美国第一家获得普利策奖的商业化数字媒体。这也让他们从此拥有了新媒体一直以来相对传统媒体稀缺的专业声望和严肃新闻产出资本。

阿里安娜说:“赫芬顿邮报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融汇了各家观点的平台,我们允许任何不一样的声音,可以极端,可以很不一样,但一定是多派观点的融合。”很多西方媒体都将赫芬顿邮报视为经典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中“观点的公开市场和意见的自我修正”在数字媒体时代的最佳代表。

在赫芬顿邮报之前,阿里安娜是个政治参与度极高的人。从一开始支持她的共和党议员前夫,然后渐渐由保守转向自由派,阿里安娜在2003年和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同台竞技加州州长选举,是她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她的个人经历在这之后深深地影响了赫芬顿邮报的风格——政治类新闻为主,尖锐而且开放自由。

而今天,阿里安娜在中国的讲台上讲起了“赠与、幸福与平静”。台下一位自称来自广州的宣传部部长提问她关于“女性如何向内看自己?”的问题,阿里安娜给出的回答是“冥想和多睡”。

不知她在回答这位宣传部长问题的时候可曾想到,这正是她的赫芬顿邮报中文版计划中,最需要谈判和协调的本土力量之一。“我们正在和很多潜在的中国合作者接触。我们会将生活方式和娱乐内容带进这里,新闻方面的内容不会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会带来别人如何成功的观点,会主要讨论如何缓解压力、如何平衡生活的构成、如何自我升级和改造,关于心理健康、焦虑应对、关于快乐的内容。”阿里安娜说。

PingWest品玩记者问到阿里安娜是否会在赫芬顿中文版进行自我审查时,她说:“不存在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不会来这里触碰硬新闻的原因,我们只有生活方式和娱乐。”

“那我们在中国只能得到一个残缺的赫芬顿?”PingWest品玩记者反问。

“生活方式和娱乐也相当重要啊!”

精明的生意。可问题来了:浏览这样的赫芬顿半个小时和在机场书店里熏上几十分钟相比,有什么不同?

文/刘鹏 pingwest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赫芬顿邮报》要来中国了,but,在这里只登八卦和鸡汤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生活方式和娱乐也相当重要啊!次奥
    匿名2015-05-25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