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11月20日由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发表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1]以来,世界各种新闻媒体不时出现由英文缩写BRIC(俄文缩写БРИК)组成的“金砖四国”一词。随着南非加入这一组织,“金砖四国”的名称改为“金砖国家”,其英文缩写相应地改为BRICS。几年来,在中国的学术刊物上,有关“金砖国家”的论文较少,而在“金砖国家”之一的俄罗斯,则掀起了一股研究“金砖国家”的热潮。
一 有关“金砖国家”的概述
“金砖国家”的建立标志着“拥有近30亿人口的5个国家从不同的大洲走到一起”[2]。这5个国家,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南非被称为“通往非洲的桥梁”。就经济发展速度而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而巴西和南非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砖国家被视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作为一支重要经济力量活跃在国际社会的舞台,影响力日益增强。金砖国家经济互补性强,利益诉求相近,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巨大的市场空间以及广阔的合作前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日益增强。在世界银行投票权改革中,金砖国家的投票权总体有所提高,已超过13%。其中中国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印度和巴西的投票权也有所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把超过6%的份额转移给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3]。
2001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大大超过工业化国家的增长率。同GDP增长率相比,新兴经济体国际储备的增长更加惊人。2002年,这些国家的国际储备占国际储备总量的40%,而现在则占到50%。截至2010年12月,国际储备总量为9.4万亿美元,金砖国家就占到其中的一半[4]。
非洲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在1993年仅为4.6%,而2009年已超过19%,而且为非洲带来了202亿美元的巨额贸易盈余。南非加入金砖国家的行列,使得其他非洲大陆国家可以利用南非金砖国家成员资格带来的优势,在能源、信息通信技术、铁路和公路基础设施、农业和食品安全等领域,与其他金砖国家实现共赢[5]。
金砖国家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领域看,一方面,巴西和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钢材,而中国是钢铁制造大国,同时中国在钢厂建设和项目承包等方面具有优势,积累了大量经验。另一方面,金砖国家在冶金矿产资源领域具有互补性,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仅从铁矿储量来看,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可利用铁矿储量占世界铁矿总储量的近40%,而中国铁矿资源的品位较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50%[6]。
在2011年4月7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的金砖国家崛起与全球发展及治理研讨暨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研究员指出,金砖国家的概念是有影响力、有价值的,从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影响力来看,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增量贡献显著,20世纪初仅为13%,到2010年达到60%,预计2011年将达到70%,金砖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7]。
《金砖四国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指出,虽然金砖国家在过去10年里实现了较快发展,并在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但在保持稳定增长的进程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难题,在推进创新发展中仍面临众多瓶颈。在2009~2010年132个经济体创新指数的排名中,中国、南非、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分别列在第43、51、56、64和68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大[8]。
金砖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前景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但现阶段自身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如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金融市场功能尚不完善,地区发展差异明显,等等。为促进金砖国家金融与银行合作稳健长远发展,应着眼长远,积极推进项目融资规划合作;高层应达成共识,以开发性金融促进发展;应抓住机遇,加强重点领域的投融资合作;应务实高效,加大本币结算和贷款力度;应互利共赢,提高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水平[9]。
迄今为止,共举行了三次“金砖国家”首脑会晤。分别是俄罗斯叶卡捷琳堡首脑会晤(2009年6月16日)、巴西巴西利亚首脑会晤(2010年4月15日)和中国三亚首脑会晤(2011年4月14日)。
作为“金砖四国”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2009年6月1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金砖四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正式会晤。与会领导人重点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国集团峰会进程、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气候变化、“金砖四国”对话、未来发展等重大问题交换了看法。会晤结束时发表了《联合声明》。
2010年4月15日,“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了第二次正式会晤。与会领导人重点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气候变化、“金砖四国”对话与合作等问题交换了看法。会议结束时通过了一项联合声明。2010年11月,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期间申请加入“金砖四国”的合作机制。2010年12月,“金砖四国”一致决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
在“金砖国家”的务实合作中,金融合作和智库合作是两个重要的合作领域[10]。2011年3月,作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的首场配套活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金砖国家”智库会议。会议以“发展、合作、共享”为主题,着重讨论了当前国际形势、“金砖国家”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金砖国家”务实合作的机制化建设、“金砖国家”的智库合作,等等。来自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的39个智库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智库会议对领导人第三次会晤的建议》。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2011年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印度总理辛格、南非总统祖马出席了第三次会晤。这次会晤的主题是“展望未来、共享繁荣”。
胡锦涛主席在会晤时发表了题为“展望未来 共享繁荣”的重要讲话。他指出,21世纪刚刚进入第二个十年。过去十年里,世界经历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新兴市场国家合作蓬勃发展,世界各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四点看法:第一,大力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二,大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第三,大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第四,大力加强“金砖国家”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11]。
巴西总统罗塞夫表示,“金砖国家”机制是发展中国家高水平的合作平台,各成员要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密切协调,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全面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务实合作,推动各国共享繁荣,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12]。
印度总理辛格指出,“金砖国家”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机制,各成员要加强合作[13]。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俄罗斯人如何看待“金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