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中国要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

军事 rock 9289℃ 0评论

d4bed9d1cbdb137d0f620a

据报道,3月20日,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垂直/短距起降项目合作举行签约仪式,签署了风扇部件合作协议。由此引发了国内外有关媒体就中国将可能发展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热议。

有的报道说,该风扇部件很可能类似于美国F-35B短距起飞/垂直着陆战斗机上的F135-PW-600发动机所采用的升力风扇,这标志着中国可能已经重新启动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研发计划。有的报道说,中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推进系统项目是为了提高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填补该类作战装备空白而进行的探索。

与中小型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渐成佳配

提起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人们可能会首先想到富有传奇色彩的英国“鹞”式攻击机。1983年6月,一架“鹞”式战斗机海军型“海鹞”进行海上训练,从航母上起飞一段时间后,通信设备突然出现故障,与航母失去联系。就在燃油将要耗尽时,飞行员猛然发现海面上有一艘货船,他机智地用手势与货船船员取得联系,最后成功垂直降落在货船甲板上。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飞机是不能像“鹞”式一样垂直/短距起降的,只能靠发动机的推或拉,在平坦的地面上滑跑一段距离后,才能起飞翱翔。随着飞机的金属化、大型化、重型化,这种固定翼飞机对专用机场、坚固长距离跑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以至于到了喷气时代的战斗机、轰炸机等,如果离开了专用机场、坚固长距离跑道都可能不能使用。所以,如果换成其他固定翼飞机遇到上文所述“海鹞”战斗机的险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军事领域,飞机对专用机场、坚固长距离跑道的依赖日益成为空军的软肋。所以,在战争中交战双方为了削弱对手战争潜力,剥夺敌空军作用,机场、跑道往往成为首先被攻击的对象。也正因出于对机场、跑道的担心,避免飞机集中停放机场被“一窝端”、跑道被炸飞机不能起飞,航空先驱们早就开始不断探索研制不需要滑跑或只需滑跑很短距离就可以起飞、着陆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

1944年,二战末期,德国研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以火箭为动力的Ba349垂直起飞截击机。该机机头朝上靠火箭推动实现垂直起飞,短时滞空作战后解体,由降落伞回收发动机部分。虽然这种飞机还相当简陋,距离垂直起降概念还差得很远,但毕竟打开了固定翼飞机垂直起降的大门。之后,美国、法国、英国等也都先后抛出了一些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设计方案。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有关国家开始以大推力喷气发动机为动力进行发展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探索。英国1954年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非立式喷气式垂直起降飞机,该机在中机身重心周围垂直安装4台罗·罗RB108发动机提供升力,在机尾水平安装一台RB108发动机提供推力。法国也以“幻影”III为基础,开始了系列化探索。意大利、西德也提出过代号为G.95、VAK-191的发展计划。苏联则成功研制了雅克-38,继而又接近成功研制了雅克-141。

垂直/短距起降为战斗机提供了多种条件下起降的可能性,摆脱了对永久性基地、大型高标准跑道的依赖,给飞机带来了响应速度快、可机动灵活分散配置的独特优势,但也共生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缺点——重量受到极大限制,额外的升力系统挤占了有效空间和载重,垂直起降油耗高,这都大大降低了飞机的载弹量、载油量、航程、作战半径、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无法脱离指挥控制系统、后勤和外场保障系统进行分散部署。所以,需要长时间空战、远距离截击和纵深对地攻击的空军,绝大多数都放弃了对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选择。

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优点却十分契合中小型滑跃式起降航母或两栖攻击舰的需要。垂直/短距起降简单易行,不需要弹射和拦阻装置,舰船结构简单、技术门槛和造价低,操作和保障条件要求低。同时,其缺点又不十分影响区域防空和登陆作战近距空中支援。因此,这也让有关军事强国对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情有独钟,使其在当代更多的是作为中小型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载机存在。

美国海军陆战队早就想拥有既能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降,又具备固定翼飞机航程和速度的新型战斗机,所以当“鹞”式攻击机于1968年在英国航展上一露面,便引起了美军极大兴趣。1971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向英国购买了第一批102架“鹞”式攻击机,并重新命名为AV-8A。之后,又与英国合作改进研制了AV-8B“鹞”Ⅱ。至今,“鹞”式攻击机仍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主战装备。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国要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