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米塞斯1959年阿根廷演讲实录

经济 rock 28954℃ 0评论

干预主义

一个著名的、很经常被引述的说法是:“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我不相信这是对好政府的职能的正确描述。政府应当做需要它做的一切——建立政府就是为了做这些事情。政府应当在国内保护个体免受匪徒的暴力和欺诈侵害,也应当保护国家不受外敌侵犯。这些是自由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当然是集权的,没有什么不在它的管辖之下。但是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保护市场经济免受国内外的欺诈和暴力得以平稳运行。

那些不同意政府职能的这个定义的人们可能会说:“这个人仇恨政府。”没有什么比这个说法更远离真实了。如果我说汽油是非常有用的液体,有许多用途,但我却不会喝汽油,因为我认为汽油不是用来喝的,我并不是汽油的敌人,我也不恨汽油。我只是说汽油对于某些用途十分有用,但不是全部用途。如果我说抓捕杀人犯和其他罪犯是政府的责任,但是经营铁路或者为没用的事情花钱不是它的责任,那么并不能因为我宣称它适合做某些事情不适合做另一些事情,而说我仇恨政府。

据说,在目前的状况下我们不再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了。在当前状况下我们实行的是所谓的“混合经济”。作为“混合经济”的证据,人们指出许多企业是由政府所有并经营的。

一些机构和企业无疑是由政府经营的。但是这个事实并没有改变我们的经济制度的性质。它甚至也不意味着在原本非社会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中有了“一点点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政府在经营这些企业的时候服从市场力量,这意味着它服从于消费者。政府——举例说,假如它经营邮局或者铁道——必须雇用人们在这些企业工作。它也必须购买经营这些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其他东西。另一方面,它向公众“出售”这些服务或者商品。然而,即便它采取自由经济体制的方法经营这些机构,结果却总是赤字。但是政府能够弥补这些赤字——至少政府人员和执政党人员这么想。

个体显然不同。个体赤字经营的能力十分有限。如果赤字不很快消除,如果企业不盈利(至少不发生更多赤字),个体就破产,企业必然倒闭。

但对于政府来说,情况不同。政府能够赤字经营,因为它有权向人们征税。如果纳税人愿意缴纳更高的税使政府亏损经营企业——也就是说,以不如私营机构有效的方式经营——而且公众接受这些亏损,那么企业当然能够继续。

近年来,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大大增加了国有机构和企业的数量,以致赤字远远超出能够向公民征收的税。随后的做法不是今天讲演的主题,那就是通货膨胀。我明天论述它。我提到这一点只是因为混合经济不可与我今晚要谈的干预主义的问题混为一谈。

什么是干预主义呢?干预主义意味着政府并不将其活动局限于维持秩序,或者——像人们一百年前所说的——“制造安全”。干预主义意味着政府想做更多。它要干预市场现象。

如果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政府不用干预企业经营,人们经常回答说:“但是政府必然总是在干预。街上有警察,政府在干预。它干预抢匪洗劫商店,干预盗匪盗窃汽车。”可是,论述干预主义并且定义干预主义时,我们说的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和警察应当保护公民,包括生意人,当然还有其雇员,免遭国内外匪徒的侵害,这事实上是任何政府正常必要的职能。这样的保护不是干预,因为政府的唯一的合法职能正是维护安全。)

说干预主义时,我们所指的是政府做防止暴力侵犯和欺诈之外的事情的愿望。干预主义意味着政府不仅没有保护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还干预各种市场现象;干预价格、工资、利率和利润。

在仅仅听从消费者时,生意人原本会选择一种经营方式。政府干预是为了迫使生意人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此,政府采取的所有干预主义措施都导致了对消费者至上权的限制。政府想窃取自由市场经济中原本在消费者手中的权力——至少一部分权力。

我们来考察一个干预主义的例子,它在许多国家十分盛行,许多政府一再实行,尤其是在通货膨胀时期。我说的是价格管制。

政府增发货币实行通货膨胀之后,人们就会对由此引发的价格上涨感到不满。有许多失败的价格控制的著名历史事例,我只给你们举两个,在这两个例子中,政府都切实地强力执行或者试图强力执行价格控制。

第一个例子是罗马皇帝迪奥克里申(Diocletian),他是众所周知的最后一位迫害基督徒的罗马皇帝。三世纪下半叶的这位罗马皇帝只有一个财政方法,就是降低货币贵金属的成色。在印刷技术发明之前的原始时代,通货膨胀也是原始的。它采取的是降低铸币——尤其是银币——成色的办法。政府向银币中掺入越来越多的铜,直到银币颜色改变,重量大幅降低。铸币成色下降和由此造成的货币数量的增加导致了价格上涨,随后价格控制法令颁布。罗马皇帝们执行法律可不温和;他们认为对于一个索取高价的人来说死刑并不过分。他们实行了价格控制,但却未能维护社会。结果是罗马帝国和劳动分工体系的解体。

然后,一千五百年后,同样的货币成色降低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发生。但这次人们采取了不同的办法。货币制造的技术大幅改进了。法国人不必再采用降低铸币成色的办法了:他们有印钞所了。印钞所十分高效。同样,结果是前所未有的价格上涨。但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最高价格不是以迪奥克里申皇帝的处死刑的方法实施的。杀害公民的技术也进步了。你们都记得著名的吉洛汀医生(J. I. Guillotin),他宣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断头台。虽然有断头台,法国人也未能执行最高价格法。罗伯斯庇尔本人被押上断头台时,人们喊道:“砍了那肮脏的法令”。

我提到这件事是因为人们常说:“要使价格管制令行禁止只需要苛刑厉法。”毫无疑问,迪奥克里申非常严厉,法国大革命也是。然而,这两个时代的价格管制措施都完全失败了。

我们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政府听到人们对牛奶价格上涨不满。牛奶当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儿童。因此,政府规定了牛奶的比潜在市场价格低的最高价格。现在政府说:“我们竭尽全力让贫农能够有牛奶喂孩子。”

结果怎样呢?一方面,牛奶的低价格增加了对牛奶的需求;那些原来买不起高价牛奶的人现在能够以政府规定的低价买到了。另一方面,一些牛奶生产者,那些以最高成本生产的生产者——也就是边际生产者——现在就亏损了,因为政府规定的价格低于他们的成本。这是市场经济的关键。私人企业家、私人生产商不可能长期承受亏损。由于他无法承受牛奶生产的亏损,他就停止为市场生产牛奶。他可能把一些奶牛出售给屠宰场,或者他转而出售奶制品,例如酸奶、奶油或者奶酪。

政府对牛奶价格的干预导致牛奶比以前更少,同时需求相对更大。一些准备支付政府规定价格的人买不到牛奶。另一个结果是,人们急忙去商店抢购。他们得在门口等。在政府规定了它认为重要商品的最高价格的城市里,商店门口的长队是常见的现象。牛奶价格被管制的地方都发生这个现象。这总是被经济学家们预见。当然了,只被好的经济学家预见,他们的人数从来不多。

但是政府价格管制的结果是什么呢?政府没有达到目的。它企图更好地满足牛奶消费者。但实际上,消费者更加不满了。政府干预之前,牛奶很昂贵,但是人们能够买到。现在牛奶供应更加短缺。因此消费总量降低了。孩子们的牛奶更少了,而不是更多了。于是政府采取的下一个措施就是配额制。但是配额制仅仅意味着一些人有得到牛奶的特权,而另一些人得不到牛奶。谁该谁不该得到牛奶总是十分随意地决定的。比方说,规定可能是4岁以下的孩子应该得到牛奶,而4岁以上的或者4岁到6岁之间的孩子应该得到4岁以下的孩子牛奶配额的一半。

不论政府做什么,事实仍然是,牛奶数量更少了。因此人们比以前更加不满。现在政府问牛奶生产商(因为政府没有足够的想象力自己弄明白):“你们的产量为什么不和以前一样多?”政府得到的答案是:“没办法,因为生产成本高于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格。”于是政府考察了生产的各个要素,它发现要素之一是饲料。

政府说:“好办,我们对饲料也实行对牛奶的那种管制。我们将规定饲料的最高价格,然后你们就能以较低的价格较低的开销喂养奶牛。那时候什么都好了;你们就能生产更多牛奶销售更多牛奶。”

但是现在又会发生什么呢?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饲料上,你们明白,理由也是一样。饲料生产下降,政府又一次面临两难困境。于是政府又开听证会,找出饲料生产的问题。饲料生产商的解释和牛奶生产商完全一样。于是政府被迫继续前进,因为它不想放弃价格管制的准则。它决定了饲料生产所需原料的最高价格。于是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一遍。

同时,政府在牛奶之外开始管制鸡蛋、肉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每次政府都得到同样的后果,到处都是一样的结果。一旦政府为消费品制定最高价格,它就必须介入生产品,限定生产那些价格受制的消费品所需生产品的价格。于是,政府从几种商品的价格管制出发,进而越来越深入到生产过程中,为所有生产品都制定了最高价格,当然也包括劳动力价格,因为没有工资管制,政府的“成本控制”就没有意义。

不仅如此,政府不可能将其对市场的干预局限于牛奶、黄油、鸡蛋、肉等那些它认为至关重要的物品。管制必然包括奢侈品,因为如果不限制奢侈品的价格,资本和劳动力就会离开必需品的生产转而生产那些政府认为非必需的奢侈品。因此,对一种或者几种消费品价格的干预总是导致——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还不如从前的状况。

在政府干预之前,牛奶和鸡蛋昂贵;政府干预之后,它们就开始从市场上消失。政府认为这些商品太重要,需要干预;它企图增加数量改善供给。结果正好相反:干预导致的后果是——在政府看来——比之前政府想改变的状态还不如的境况。随着政府越陷越深,最后有一天所有的价格、工资、利率,简而言之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一切,都由政府决定。这显而易见就是社会主义。

我这里讲的,这个纲要性的理论说明,这正是在那些试图实行价格管制的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情,那些政府顽固不化,一步步走向灾难。这样的事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德国和英国都发生过。

我们分析一下这两个国家的情况。两国都经历了通货膨胀。价格上涨,两国政府都实行了价格管制。他们从几种商品开始,从牛奶和鸡蛋开始,越陷越深。战争持续得越久,通货膨胀越严重。三年战争之后,德国人——一贯如此,系统地——实施了一个宏伟计划。他们称之为兴登堡计划:当时德国政府认为美好的一切事物都被冠以兴登堡的名称。

兴登堡计划意味着整个德国经济体系应当由政府控制:价格、工资、利润……一切。政府官员立即开始实行这个计划。但是在他们完成之前,灾难降临了:德意志帝国崩溃了,整个官僚机构消失了,革命带来了血腥的后果——事情结束了。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米塞斯1959年阿根廷演讲实录

喜欢 (2)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