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中国未来的海军建设与海军战略

军事 rock 15225℃ 1评论

5c7a6aee3d6d55fbef39645f68224f4a21a4dd3d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世纪。根据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目标,21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繁荣强盛、领土主权统一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届时,中国将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亚洲强国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政治、经济和军事将全面追赶世界发达国家。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中国军队必须尽快实现现代化,肩负起保卫领土主权完整和实现国家统一的重任,抵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可能入侵和军事挑衅行动,以及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和维护国内安全稳定。在海洋方面,随着人类大规模开发与利用海洋活动的深入,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世纪,能不能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能不能确保中国海洋经济利益和海上军事安全,将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叶中国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历史早已反复证明,一个海洋大国或濒海大国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

着眼于21世纪中叶,中国海军建设必须根据未来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国防目标和国防战略、以及海洋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筹划,再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把中国海军真正建设成为一支亚太地区的强大海军,拥有强大的海军战略运用能力,成为世界和平、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主要力量之一。概括而言:21世纪初中期中国海军力量的战略运用功能必须涵盖以下几个方面:能粉碎任何危害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海洋权益的企图;能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安全与稳定的海上战略环境;能有效地维护中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和保持对亚太地区足够的影响力;能遏止来自海洋方向的侵略和打赢针对中国的战争;保持有效的海上核威慑与核反击能力,等等。基于上述考虑,从现在起至21世纪初中期的中国海军建设和战略运用,应当着重解决一些重大课题。

一、海军发展目标

关于海军发展目标,要实现近海型海军向区域型海军的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使用近岸、近海和全球型海军的概念来区分各国海军兵力的类型、实力和主要活动范围等。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海洋竞争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通过,使各濒海国家的海洋权益范围都从领海基点向前延伸至200~350海里的近海海域。因此,大多数中小濒海国家的海军都根据新的海上利益需求进行建设,显现出近海型海军将逐渐成为世界海军基本类型的趋势。原先的全球型海军仍然是美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后者的海军战略调整为区域防御,但兵力结构和打击力仍然为全球型)两家。而居中的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等,既不同于超级大国海军,也区别于广大欠发达国家的近海型海军,其基本特征是海洋利益超出近海的范围,要求其海军兵力拥有部分机动力强的中远程海上作战平台和具有中远距离打击力的海上武器装备,其海军战略运用范围需要覆盖住近海以外1000海里或更远距离的海域。虽然,目前中国海军已有部分兵力具有一定的远距离作战能力,但总体上仍然属于近海型海军,要想使中国海军成为一支强大的区域型的海军力量,需要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海军战略运用能力

在海军战略运用能力上,必须具有前往关系到中国战略安全的西北太平洋海域和印度洋部分水域执行战略任务,尤其应具备与军事强国海军争夺一定海域制海权的能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决定了中国海军是一支防御性的海军,也就是说从海军战略的目的上说,中国海军始终是防御性的,永远不侵略别国,就是将来海军强大了也不会奉行进攻性的战略。同时,中国海军战略又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战略,为实现防御性的战略目的,要充分利用公海的国际性和航行自由性进行战略防御。一旦遇到来自海上的侵略,中国海军在具体的战略行动上,则可以在国际海战法的许可范围根据海上作战需要采取进攻行动。根据中国海军担负的战略使命、任务和高技术条件下海上作战的需要,未来中国海军战略运用的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近海的范围,而必须从近海向前延伸至太平洋西北部。如果中国海军不具备在这一区域同强国海军相抗衡和争夺制海权的能力,或拥有对其构成“杀手锏”的兵力兵器,那么在战争到来时,必然要失去战略主动权,根本无法确保中国的海上安全与利益,也难以维护中国的大国地位。

从在太平洋西北部存在和进行活动的海军力量看,不仅有在中国海上正面长期军事存在的世界一流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而且有实力不凡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仍然坚持在越南占有海外战略基地),更有已上升为世界第四位且将海上防卫范围扩展至中国台湾海峡和南海海域的日本海军,还有不断发展的韩国海军、东盟国家海军、台湾当局海军等。制海权斗争的实质在于对敌方海上兵力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阻止其使用海洋。因此,为了同这些海军力量争夺制海权,中国海军就必须吸取中国近代海军全军覆灭的惨痛历史教训,不能仅囿于近岸近海,否则只能是坐以待毙,丧失战略主动权。从地缘角度看,中国海区呈半封闭状,外有岛链环抱,通往大洋的通道多数为岛链遮断,中国海军兵力进出大洋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他人,在战时很有可能被敌方拦腰堵截。再者,现代海军兵力的远距离打击能力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在足够远(1000海里以上)的距离上拦截和打击敌方的兵力兵器,就无法保障国家海上方向的安全。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目前中国海军的战略运用能力还十分有限,还无法同海洋强国海军在广阔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争夺制海权,但是着眼于21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目标的实现,中国海军的战略运用能力有必要也完全可能做到覆盖住整个西北太平洋海域,成为一支能在一定海域抗衡军事强国海军的区域型海上力量。

21世纪初中期中国将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一发展趋势的重大影响,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将更加广泛。在此情况下,中国海上贸易航线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将十分突出。那时,中国与欧洲、非洲、西亚、南亚等国家、地区的贸易,对于欧洲、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的海上战略通道的依赖性将大大增加。同时,中国的部分战略资源如石油、铁矿石等将从国外进口,并通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运达,利用全球资源的幅度也将大幅提高。这就要求中国海军拥有足够的威力覆盖经马六甲海峡通过印度洋南部的海上通道,确保战略资源不被截断。

三、海战场体系

在海战场体系构筑上,应在东部形成以舟山为中心、青岛和三都为两翼的海战场体系;在南部形成以榆林为中心、西沙和湛江为纵深的海战场体系,并以南沙诸岛为前沿基地。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中国海战场(海军兵力驻屯体系、作战指挥体系、防御体系和后方保障体系)已形成良好体系,为海军兵力完成各种作战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展望后冷战时期,中国海上面临着多元威胁、政治外交环境复杂化和建设经费严重不足等因素,海战场建设的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海军武器装备更新、作战任务变化、作战海区前伸,特别是打赢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战略目标提出后,就使海战场建设内容增多、要求提高的问题日益突出。海战场配套设施建设工作艰巨和海战场建设中军地矛盾突出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大。

根据未来海上主要作战方向和近海防御海军战略的具体要求,以及海战场建设经费等情况,中国海战场建设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点多线长的状况,真正做到收缩点线、突出重点。为此,可考虑调整海战场布局,在东部和南部两大海战场各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完善配套和相互呼应的海战场体系。一是在东部形成以舟山为中心、青岛和三都为两翼的海战场体系;二是在南部形成以榆林为中心、湛江和西沙为前后纵深的海战场体系。这样,不仅能收缩点线和保障重点,还能有力地支撑中国海上战略防御前沿前移,有效地保障中国海军兵力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进行活动。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中国未来的海军建设与海军战略

喜欢 (7)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1)个小伙伴在吐槽
  1. 以守为主,量力而行
    匿名2015-06-25 1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