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当局认为,普京吞并克里米亚、插手乌东冲突凸显克里姆林宫的侵略扩张野心;并且特别担心国内俄罗斯族人对普京的支持与忠诚。BBC记者来到爱沙尼亚最东部与俄国隔河相望的地方。
北约有个“俄国”城市,名叫纳尔瓦(Narva),地标建筑是一座俯瞰纳尔瓦河的12世纪城堡(赫尔曼城堡)。爬上城堡远眺,河对岸的伊万格罗德城堡尽收眼底。
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东西对撞冲突的地方。现在,伊万格罗德城堡在俄国;赫尔曼城堡归爱沙尼亚。这就意味着,纳尔瓦在欧盟、北约之内。
但是纳尔瓦人几乎全部都是说俄语的人,而且许多还坚定不移。
你看,好像所有的家庭客厅、酒店大厅、餐馆播放的都是俄国电视节目;城堡庭院内伫立着列宁雕像;河畔一座基石上摆着俄国坦克。上个月的二战胜利纪念日,俄国人庆祝1945年战胜纳粹,纳尔瓦人也在坦克前献上一束束鲜花。
那一天,纳尔瓦还举行一场纪念音乐会。听众如潮、旗帜如海。有白蓝红三道的俄罗斯联邦国旗,有镰刀锤子金边星鲜红的苏联国旗,但是却看不到一面蓝黑白三色的爱沙尼亚国旗。一名男子告诉我说,“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传统。”
我甚至还看到乌克兰东部城市顿涅茨克亲俄分离组织的旗帜。顿涅茨克是纳尔瓦的姐妹城。举着旗子的那位小伙子说,顿涅茨克人需要支持,“他们正在被轰炸!”
我问他,顿涅茨克那样的局面会不会发生在纳尔瓦呢?他说,“很有可能。”他往西指了指说,“爱沙尼亚在那边儿呢,我们只能靠自己。政府只有在投票日前才想起我们。”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历史。为了解放纳尔瓦,苏联军队将其炸为平地。然后将成千上万的俄国人移民到这里,苏联说,这是为了重建,但在许多爱沙尼亚人眼里,他们是来占领的。
直到1991年,伴随着共产主义的瓦解,爱沙尼亚才获得独立。此后,爱沙尼亚和俄国的关系时有尴尬不畅。俄罗斯族人占爱沙尼亚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部分不享受平等的公民权和投票权。
爱沙尼亚总统有一次在接受BBC访问的时候曾经说过,在爱沙尼亚,说俄语的理由并不比说日语或者乌尔都语的理由要多。他说,即使是单单让他说俄语就等同于把苏维埃50年残暴统治合法化。
所以,俄罗斯族人并不总会享受到爱沙尼亚官方的亲切拥抱。再说,他们根本也不是忙着挣钱发财无暇注意到。
纳尔瓦曾经有过好时光。曾经为当地人提供大量工作机会的大工厂停业闲置了。
和蔼可亲的中年人斯拉瓦·科诺夫洛夫帮我溜进一家废弃的纺织厂。斯拉瓦的妈妈当年在这里工作。他还记得,小时候来厂里看妈妈,机器隆隆震耳欲聋。现在我们能听到的,只有空旷的厂房中我们话语的回音,脚下踩着石子的吱吱嘎嘎,还有一只形单影只的乌鸦凄凉的叫声。
斯拉瓦的妈妈也是战后搬来纳尔瓦的俄国人。她领到第一张工资单的时候,还以为会计算错了。她的工资几乎相当于在俄国时的三倍。不过,会计没算错。斯拉瓦说,那时候,纳尔瓦是俄罗斯人工作生活的一个好地方。现在就不大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