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小型的商界访京团,在华丽宽敞但索然无味的人民大会堂里会见了中国其中一位主要领导人。为了慎重起见,我不方便透露他是谁。
会面时我们彼此寒暄了一番。用热毛巾抺手及喝了不少茶后,该领导人便开始讲话:“这100年里中国经历诸多挑战……”
我正在喝茶,听到这里差点呛到。有哪位西方领袖发表讲话时,会在一开头便要大家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事情?没几个领导人会谈论五年前的事情,通常只会专注于近年的事。
在震惊之余,我忙于消化那位领导人刚才所说的话,所以没听见他接下来说的几句话。只有在北京,我们才会有机会遇到这样的领导人,有远见或有意欲去检讨和评估一些在长时间内实施的政策。
去年首次听到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概念时,我也有同样感觉。这是一个长远的概念。以一般的政治角度来看,即使一星期也算是长时间了,若以同样的角度看待“一带一路”,则未免觉得该概念毫无意义,或不值一晒。
为何说这是一个毫无意义或不值一晒的概念呢?最新资料显示,“一带一路”概念涵盖60多个经济体,牵涉全球六成人口,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逾46%。但这些经济体彼此之间却又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一带一路”概念涵盖的国家包括:与中国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10个东盟经济体、彼此拥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8个欧盟经济体,也包括俄罗斯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已经是贸易和投资伙伴,也将继续积极发展双边关系。
当然,这一概念也包括中国。 “一带一路”所有相关国当中,中国人口占近三分之二,国内生产总值则占三分之一。无论丝绸之路或海上丝路计划会否进行,到目前为止世界都如常运作。
但“一带一路”构思似乎有三个特点。第一,这一构思纳入了“斯坦斯” (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幅员广阔但不受重视的地区,也包括伊朗和伊拉克周边经常发生战乱的伊斯兰国家,此外也包括北非。第二,“一带一路”强调要发展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第三,中国刻意不让美国参与这个构思。
把“斯坦斯”融入世界经济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构思,可能要几十年才见到成效。今天,“斯坦斯”的人口虽占“新区”人口的12%,但国内生产总值(GDP)只占该区1.7%,其中近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而这些天然资源目前已大量输往中国。
“斯坦斯”一直不受重视,原因很简单。首先,该区人口和市场均无甚市场价值。哈萨克斯坦的土地面积虽比印度更大,但其1700万人口却零散分布于各处。其次,上世纪大部份时间,这个地区都了无生气,仅是俄罗斯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缓冲地带”。
如果中国要快速发展这一地区,那么俄罗斯会有什么反应?这是不言而喻的。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一带一路”与贸易无关 意在重塑世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