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伊核协议与中美博弈

军事 rock 12611℃ 0评论

000040410_piclink

围绕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耗时两年、几经延宕,终于落幕。大国博弈,鹿死谁手,究竟谁是赢家?抛却各方的政治宣传,其实答案简单但又确实:所有人都是赢家。

伊核协议谁是赢家?

伊朗得以保留一定的民用核能力,很大程度上维护了其极其看重的国家尊严。与伊朗核项目相关的国际制裁有望被取消,这带来了伊朗经济复苏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伊朗也希望能借此打开被西方国家孤立的困境,打开全新的外交局面。所以伊朗从此次协议中收获颇多。

但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也同样受益匪浅。在伊核问题上,时间不在西方国家一方。如果没有此协议,即使继续维持对伊朗的全面经济制裁,西方国家也无法阻止伊朗核能力的不断增长。而军事打击也不能解决问题。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只会使伊朗更加有理由公开发展核武器用于自我防卫。即使定点清除式的空袭能够暂时摧毁伊朗的现有核设施,伊朗在空袭后也可以继续重建,甚至大力兴建深埋式的地下核设施,以防范以后的空袭。由此,西方国家需要不断地对伊朗后续核设施进行强度越来越大的打击。如果不想陷入这种长期作战,西方国家就要对伊朗发动以颠覆政权为目的的全面入侵。这对于还没完全爬出阿富汗和伊拉克泥沼的美国来说,是完全不现实的。鉴于此,与伊朗达成外交协议对西方国家来说是解决伊核问题的唯一可行路径。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伊核协议的达成,及时阻止了一场战争的爆发,为地区稳定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个巨大的和平红利将由所有人共享。

伊核协议能否阻止伊朗秘密研发核武?

从技术层面来看,伊核协议可以有效防止伊朗在协议期间发展核武。此协议的英文版本长达159页,包含五个技术性附件,建立了一整套空前详细、完备、深入、全面的监督和核查措施。其中不少核查措施是针对伊朗量身定做,其范围和深度远远超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针对其他无核国家的核查机制。其中最核心的两点,是完全封堵了伊朗可能发展核武的两条技术路线:对于伊朗通过生产高浓铀发展核武的可能,此协议只允许伊朗保留功效最低的第一代离心机,且减少至现有数量的三分之一。伊朗只能保留不超过300公斤丰度不超过3.67%的浓缩铀。并且伊朗所有的相关设施均被置于全面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之下。在此情况下,即使伊朗撕毁协议,开足马力发展核武,也需要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生产出可以制造一枚核装置的浓缩铀。这个时间足够国际社会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强力反制措施。而对于伊朗通过对乏燃料后处理提取金属钚发展核武的可能,此协议直接不允许伊朗进行任何后处理的相关活动,包括科研活动。所以两条可能的核武开发路线均被堵死。

在此基础上,此协议还将核查范围一直延伸到核燃料供应链的最上游。从伊朗国内铀矿的开采就开始监督,一直到铀转化设施、离心机部件的生产设施等均处于全面监督之下,有效防止了核原料的非法转移。比此更进一步的是,协议还规定对伊朗的采购渠道进行全面监督。所有与核有关、或可能被用于核设施的材料和部件的进口,都将被全面监督。进一步保证了伊朗很难通过非法采购渠道偷偷发展秘密核设施。

此外,协议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境内的任何地点进行核查。这样的条款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协议中史无前例。极少有国家允许对其境内的任何地点——包括与核设施无直接关系的敏感军事设施——进行核查。这是伊朗做出的重大让步。有评论批评说,此协议没有授权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这些地方随时进行核查。但事实是,即使伊朗对相关国家提出的核查要求有不同意见,在经过最长24天的蹉商之后,无论结果如何,伊朗必须接受核查。也就是说,在最坏情况下,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可以在提出核查要求的24天之内对伊朗境内的任何地方进行核查。对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所关注的涉及核材料的违法研发活动来说,伊朗几无可能在短短20多天之内完全清除违法活动的痕迹。这是因为部分放射性物质会扩散入试验场所的土壤、墙壁等周边环境之中,即使把试验场所大规模翻修、甚至拆除重建,也很难完全清除掉留存的放射性痕迹。

总的来看,协议规定的监督和核查机制使得伊朗极难进行秘密的核武研发,为确保伊朗核项目的民用性质提供了高度保障。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伊核协议与中美博弈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