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美国对伊核问题的重视,主要还是因为其对美国本身的重要性。伊核问题是美国长期最为头疼的安全难题之一,并且拖得越久对美国越不利。这次难得美国和伊朗政府均由比较自由派的总统执政,愿意通过政治途径解决问题,美国自然不愿放过这种极其难得的机会。
其次,美国国内的讨论也经常提到,其亚太再平衡的实施不能以减少对中东地区的关注为代价。这也是为什么白宫将“重返亚太”改为“亚太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美国也无法大量减少对中东的投入和关注。中东地区作为石油出口地的重要性虽然在下降,但其作为伊斯兰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温床的重要性却在上升。在恐怖主义仍然是美国头号现实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不可能从中东脱身。伊核协议达成后,美国又不得不做出对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加强安全补偿的姿态,短时间内也无法减少对地区军事支援和合作的投入。
退一步讲,即使伊核协议客观上使得美国有更多精力关注亚太事务,也并不一定加剧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对抗。从核武器扩散的角度来看,与伊核问题并列构成对美国安全最大挑战的地区核危机是朝核问题。在美国集中精力解决伊核问题的同时,美国对朝核问题采取了名为“战略耐心”的不作为政策。这种政策导致朝鲜的军事核能力迅猛发展,因此受到国内国际越来越激烈的批评。在朝核问题上,中美两国是有合作空间的。从中国大国外交的角度,应该积极引导美国把它的“多余精力”投入到与中国合作,共同推动朝核问题的政治解决,而不是用于与中国对抗。这是中国展现外交智慧的机会。
在伊核问题中,欧盟其实是重大利益关切方,因为伊朗的导弹可以直接打到欧洲。相比美国来说,伊朗对欧洲其实是更直接的安全威胁。所以欧盟在推动谈判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在美国和伊朗之间起到了协调矛盾的作用。
同样的,在朝核问题中,朝鲜在中国的家门口,其核武能力及其带来的地区动荡有损中国安全利益。中国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协调美国与朝鲜重新加强对话,争取尽早通过政治途径解决朝核问题。
伊核协议对朝核问题的借鉴?
此次伊核协议达成,对朝核问题的直接借鉴作用有限,主要原因是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
伊朗尚未发展出核武器,也一直明确表示绝不发展核武,所以伊核谈判的焦点是如何限制伊朗的民用核能力,而不是能否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的问题。但朝鲜早已拥有核武器,并一再表示坚决不放弃核武,还把其核武器国家地位写入宪法,表示出在拥有核武器方面毫不妥协的决心。所以对于与朝鲜的谈判来说,如果让步过小,坚持要求朝鲜放弃核武器,则可能难有成果。但如果让步过大,允许朝鲜以某种形式保留一定的军事核能力,则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构成致命冲击。所以朝核问题的解决难度远超伊核问题。
其次,伊核谈判仅仅围绕伊朗的核能力。但朝鲜发展和拥有核武器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不愿意主动改善与朝鲜的政治关系、不愿意改善朝鲜的安全环境。所以针对朝鲜核能力的谈判,不可能仅仅局限于核问题本身,而是需要一个能够同时解决相关政治问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两者的范围也大不一样,所以借鉴作用有限。
即便如此,伊核协议的达成,仍然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首先,伊核谈判的成功向朝鲜表明,即使是与美国严重交恶数十年的国家,也能够平等地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谈判,并获得比较公平的结果,较好地捍卫自己的核心国家利益。这将有助于增进朝鲜与美国开展对话的信心。
此外,各方在伊核谈判中展现出了“向前看”的积极态度。之前披露的信息表明,伊朗在2003年之前曾进行过一些可能被用于核武器研发的科研活动,围绕这些活动的具体内容、性质和目的的争论曾一度成为伊核谈判中的重大障碍。但在最近一年多的谈判中,各方没有让这些历史问题过多地阻碍针对伊朗现有和未来核能力的谈判,促进了最终协议的达成。同样,在朝核问题的讨论中,各方也应该避免过多追究类似“上次谁先违约”这样的历史性问题,而更多关注对现有问题的解决和未来方案的安排。伊核谈判中所体现出的“向前看”的态度,对朝核问题的解决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在美国政府对朝“战略耐心”政策广受诟病的情况下,奥巴马应该借着伊核谈判成功的东风,乘胜追击,争取在朝核问题上也有所突破。这才不会辜负了那枚提前授予他的诺贝尔和平奖章。
文/赵通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