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三落坎坷的军事生涯
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背着失败的黑锅,和西路军幸存者以及几乎所有四方面军指战员一样,饱受歧视,直到1943年,他才被认定为“可以信赖”。红军改编八路军时,他被降级使用,任命为第129师副师长,成为刘伯承副手。华北危急关头,他被派往山西,先与阎锡山开展“统战”工作,为八路军山西抗战营造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后亲自指挥第129师部队,“占山为王”,他严格要求“像鄂豫皖初期那样,发动群众,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结合,搞游击战。”“要珍惜力量,注意研究日军的战术特点,积小胜为大胜,决不可死打硬拼。”亲自指导第769团抓住战机,夜袭日军机场阳明堡,毁敌机24架,歼日寇100余人。根据太原失陷前后敌人进逼的形势,他作出计划,分兵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力量,组织游击网络,建立地方抗日政权,部署以大部兵力下到各县区,以连为单位,配上几名领导骨干独当一面。结果,不多久,一支又一支抗日游击队、一个又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如雨后春笋,铺展在晋东大地。
与此同时,他从实际出发,根据敌我具体情况和山地游击战的特点,总结和制定了一套“小打而不能大打、活打而不能死打、快打而不能慢打、稳打而不能蛮打”敌后游击作战的原则,相继直接组织指挥和参与组织指挥了广阳沾尚地区伏击战、反敌六路围攻作战、凤凰山伏击战、长生口之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长乐村急袭战、反九路围攻作战等一系列游击作战,收复县城近20座,控制晋东南地区,基本形成了以太行山区为中心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38年春,徐向前奉命前往冀南。冀南位于平汉路东的华北平原上。过去中共军队作战主要依托山地,如今冀南没有山,平原上能否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也成为了中共党和武装的新课题。徐向前反复研究了当地的地形、民情条件,响亮地提出了“创造平原地的‘人山’”的口号,也就是发动群众,争取人心,把人造成“山”。冀南造“人山”成就斐然,成功解决了平原地区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和坚持游击战争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徐向前又运用军事斗争和统一战线两个手段,在几个月时间内,相继解放了县城20多座,消灭日伪军1万余人,争取伪军反正5000余人,收编杂色武装8万余人,使主力部队发展到10余万人,游击队和民兵武装20余万,建立了50余个县政权,平原根据地拥有人口800余万。之后,又利用“人山”优势,连续取得了粉碎日伪军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摩擦”的斗争胜利,冀南部队越战越强,平原根据地越来越巩固。
1939年5月,徐向前奉中共中央命令前往山东,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的武装斗争。位于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东海之滨的山东半岛,是联结华北、华中、东北的枢纽,为历代兵家角逐争雄的战略要地。当时,中共虽然在山东已有几支抗日武装,但力量薄弱且分散,而对手日寇或国民党顽固派都强大得多。就政权来说,山东有日伪的,也有国民党的,但就是没有中共的抗日民主政权,群众也尚未充分发动,以致中共的数万部队吃饭都难,每天“叫化子要饭”。面对敌伪顽的疯狂进逼,八路军在山东处境困难,甚至有被挤出或消灭的危险。处于严重困难的山东,缺少一位独当一面的帅才!
6月上旬,徐向前到达山东沂蒙山区,刚好赶上日寇发动的第一次“大扫荡”,日寇2万余人,兵分10路合击,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徐向前马不卸鞍,立即投入反“扫荡”的作战指挥。反“扫荡”作战胜利后,即大张旗鼓地开展建立政权和发展武装力量工作。半年之后,山东境内公开建立了40多个抗日民选县级政权及一个行政主任公署,到1年时,县级政权达90多个,其秘密的基层两面政权多得无法统计,各种抗日团体遍布城乡。
同时,徐向前大力发展武装力量,高度重视质量建军,严格教育训练,力争打好每一仗,在作战中锤炼部队。他在山东的1年期间,山东部队共进行大小战斗2000余次,毙伤俘日军松井山村中将以下近2万名,伪军2.5万余人,使日寇的一次次“扫荡”均告破产,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斗争也连续胜利,一些“摩擦专家”被挤走。尤其重要的是,在徐向前指挥下,山东那些原本“杂散”的新部队迅速成长为一支善打硬仗的铁军。“在战术思想、指挥艺术、战斗作风、组织纪律性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山东部队“向更大规模的游击战、运动战的方向前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徐向前语)
1940年6月,徐向前到达山东整整一年,山东面貌大变,它以拥有人口1500万,八路军正规军15万人,地方武装50余万人的实力,成为了中共在全国第一大抗日根据地。正当徐向前计划再展宏图,将苏北、皖北连成一片时,中共中央来电要求徐向前赴延安出席中共“七大”。
徐向前返回延安,“七大”并没有召开。远离抗战硝烟,徐向前越来越不自在,他希望重返战场,一再向毛泽东请求。可是,毛泽东却不希望他离开延安,先任命他为联防军副司令员,作贺龙副手,接着又委托他“集中精力抓好留守兵团的生产”,后来又要他去“抗大”当校长。在毛泽东战略棋盘中,山东太重要了。山东已经局面大开,现在必须由最信赖的“井冈山”来经营。于是,履历里尚无军事指挥历练的罗荣桓,破格地予以接替。抗战胜利后,罗荣桓率领山东大批人马进兵东北,山东位子一时空缺,毛泽东计划以另一个“井冈山”林彪接替。林彪一路兼程,向山东进发,尚在路途,毛泽东又一道命令到达,林彪转赴东北,此时的东北更为关键。而山东则由又一个“井冈山”陈毅接任,要陈毅从华中前来。
徐向前希望上前线,却在“无战事”的陕北,过着近似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的操事农桑的生活,终于徐向前病了。病中的徐向前,仍然向往上战场,一再向毛泽东请战,毛泽东也一再好言相劝。直到胡宗南进犯延安前夕,延安后方机关进行人员疏散,在被疏散途中,徐向前向中央写了报告,要求去晋东南,获得了同意。
1947年6月,徐向前到达太行山,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该军区为徐向前于抗战初期战斗过的太行山、太岳山、冀南和冀鲁豫区域的整合而成,属当时全国六大战略区之一,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刘邓此时正在邯郸等地作挺进大别山准备,接着于6月底率领野战军主力13万人渡河南进。8月中旬,陈赓、谢富治兵团8万余人亦开始向豫西挺进。8月和9月,南下后续部队第12纵和第10纵及补充兵员4万余人出动,向大别山开进,加入中原战场。
随着主力一批又一批部队加入中原战团,留在晋冀鲁豫军区后方的部队已寥寥无几,不仅原来的老红军老八路的第一茬部队全部走完,后期成长升编的游击兵团的第二茬部队也基本走完,留在军区后方的只有第二茬部队员额不足的一个旅,其余的就是小游击队和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