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英德海军竞赛中的财政问题

军事 rock 9031℃ 0评论

b35e6a51b762662

历史学家往往把英德海军竞赛视为一个安全或政治事件,很少有人仔细算过其中的财政账。爱沙尼亚裔加拿大籍学者、萨斯卡彻温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沃·伦比在1984年出版的《海军与德国权势政治,1862-1914年》中做了这项工作,不妨来看看,到1890年为止GNP已经与英国接近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海军竞赛中是否游刃有余。

1897年11月,海军国务秘书提尔皮茨将他起草的第一次舰队法案提交帝国议会,于次年获得批准。该法案规定:到1904年4月1日为止,德国海军应保有舰龄不超过25年的战列舰19艘,编成两个分队。鉴于海军目前已有12艘10000吨级以上的战列舰,在1898-1903年还须开工7艘新舰。除战列舰外,其他主要兵力为岸防铁甲舰8艘,装甲巡洋舰和大型防护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30艘,舰龄不超过15年。除去已有的舰艇外,还须新造2艘装甲巡洋舰和7艘轻巡洋舰。因为提尔皮茨暂时只把法国和俄国设定为主要假想敌,新建战列舰的吨位、主炮口径和航程都较小,成本也相应较低。整个法案的总预算为4.09亿马克,按5年平均,相当于每年花费岁入的7%用于造舰。

1900年2月,提尔皮茨向议会提交了基于“风险理论”的第二次舰队法案,于当年6月获得通过。该法案明确将英国设定为假想敌,规定到1920年为止,德国海军应保有舰龄不超过25年的战列舰38艘,舰龄不超过15年的装甲巡洋舰和大型防护巡洋舰14艘,轻巡洋舰38艘,鱼雷艇96艘。这一指标比三年前的计划膨胀了整整一倍,意味着在完成第一次法案的基础上,至少还须新建19艘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和8艘轻巡洋舰,并陆续替换服役期满的旧舰。为确保主力舰战斗力,第二次法案头一批开工的10艘战列舰把排水量调整到了14000吨,主炮口径增加到11英寸,与英国战列舰的12英寸接近。结果整个法案的总预算竟高达69亿马克。

第二次舰队法案首期计划(1901-1905财年)结束前,英国下水了划时代的单一口径主炮战列舰“无畏”号,这使得德国的14000吨级混合口径主炮战列舰在完工前即已落后。为了迅速扭转局势,德国国会在1906年5月通过了第二次舰队法案第一修正案,将1906、1907财年开工的4艘战列舰改为按无畏舰设计建造,排水量增加到19000吨。此外为满足海外殖民和商业保护的需求,还决定增加建造6艘装甲巡洋舰(后改为战列巡洋舰)和48艘鱼雷艇,并对基尔运河、主要军港的码头和船厂船坞进行扩建,这使得第二次舰队法案的总预算增加到了94亿马克,超支35%。1908年3月通过的第二修正案则决定将一线主力舰服役年限缩短为20年,并把1908-1912财年开工的无畏舰总数从7艘调整为12艘,平均每年3艘,主炮口径增加到12英寸;另外每年还要新建1艘战列巡洋舰。到1912年5月,国会又通过了第二次舰队法案第三修正案,决定到1919年为止,将一线战列舰总数增加到5个分队41艘,装甲巡洋舰和战列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40艘,鱼雷艇144艘,潜艇72艘。这也是公海舰队的最终形态。

与循序渐进的第一次舰队法案相比,第二次法案企图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把德国海军由三流水准提升到至少世界第二,这给准备不足的造船业、动力研发部门和海军军火业带来了沉重压力,直接表现就是造舰成本节节攀升:第一修正案列入的第一批4艘无畏舰(“拿骚”级)单价为3740万马克,而第二修正案中的第一批4艘新舰(“赫尔戈兰”级)因为选用口径更大的主炮和更大的舰体,单价飙升到4619万马克,后一批5艘(“皇帝级)则勉强稳定在4500万马克,这意味着每艘战列舰的成本在不到三年内就上涨了12%。更为惊人的花费是战列巡洋舰这个新舰种,德国对这种用于保护贸易航路和海外殖民地的高速主力舰本来没有需求,但因为英国建造了多艘战列巡洋舰、对北海内的德军侦察分队造成威胁,德国也只好硬着头皮追赶,动力、布局和炮械都须从头规划。到1912年开工安装12英寸主炮、部分试装燃油锅炉的“德弗林格”号时,造价竟比4年前的“冯·德·坦恩”号上涨了53%!

军舰单价上升太快,意味着在预算确定的情况下,只有降低造舰速度才能避免严重赤字,而英国因为在造船能力、航海设施和海军动力、炮械研发方面基础远为雄厚,很好地控制了成本。1905年开工的英国第一艘无畏舰单价为178.3万英镑,约合3643万马克,随后的第二代(“柏勒洛丰”级)、第三代(“圣文森特”级)无畏舰单价分别为176.5万英镑和175.4万英镑,比同一时期的德舰低20%以上。而德国在无畏舰竞赛中是仓促跟进,即使军舰造价远为昂贵,性能反而落在英方之后。1911年开工的“国王”级是德国在战前最新最好的战列舰,安装10门305mm主炮,同一时期英国建造的“英王乔治五世”级和“铁公爵”级已经装有10门343mm主炮了,装备381mm主炮的“伊丽莎白女王”级也即将开工,而德国装备380mm主炮的“巴伐利亚”号超无畏舰要到1916年才完工。尽管德国主力舰也有重点部位防护更佳等优点,但它们在火力、航速和续航力上要比同期的英国军舰差一个档次。

比单舰成本高企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德国的GNP数字虽与英国不相上下,可以用于海军建设的财政资源却比英国要少得多。这涉及到地理特征对一国国防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影响:作为一个濒临开放性海洋、背靠较少自然障碍陆地的陆海复合型强国,德国在地理政治学上属于“边缘地带”(Rimland),其安全环境相当程度上由这一先天位置决定。首先,边缘地带在海陆两个战略方向上都有若干利益,往往陷于得陇望蜀、目标不明的境地。但从历史范例看,只有目标和资源集中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一个国家无论实力多么强大,都很难长期成为陆海双栖强国。其次,边缘地带国家因为面朝陆海两个方向,具有双重易受伤害性,必须同时面对来自陆海双栖的安全压力。最后,出于安全需要,边缘地带国家通常会选择在陆海两方面保持平衡,有限的资源容易被分散使用,造成顾此失彼。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英德海军竞赛中的财政问题

喜欢 (0)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