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93大阅兵上展示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美国官方的反应很平静,除了“在意料之中”外,别无他言。美国媒体对此的报道也很少,因为在2009年大阅兵之后,美国媒体就反复炒作中国航母杀手已有6年,似乎把话都说尽了。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014年7月17日发表文章称:“对于美国来讲,虽然鼓吹‘东风-21D’这种神秘利器,会对自身的战略优势构成一定伤害,但是从鼓吹中国威胁论的角度来看,还是不错的论据。” “渲染‘东风-21D’的威慑和神秘性,有助于美国海军向国会争取预算,同时保证美国现有的航母舰队水平不被削减,或者增加新型福特级航母的装备数量。”
另一方面,美国国会和军方也公开发表了许多文章,提出了美国对“东风-21D”之应对对之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深入研究美军的对策,当然十分必要。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2013年4月5日报道,美国国会研究所海军专家罗纳德·鲁尔克认为,沿着“东风-21D”的“杀伤链”,综合采取主动和被动措施,是可以将其摧毁的。首先,美国海军可以加大控制电磁波发射或利用干扰发射器来迷惑对方。其次,美国海军还可以采用相应系统使中国的远程海上监视定位系统失灵或瘫痪,从而在其飞行的不同阶段将其摧毁,或是在导弹接近预定目标时实施诱骗令其迷惑。此外,摧毁导弹的方法还包括研发多种版本的“SM-3型”拦截导弹,包括计划中的“SM-3 BlockⅡA型”导弹。其他选择还有加速研发并部署电磁轨道炮、舰载高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和固态激光器。给舰船安装电子战系统或能迷惑导弹末端制导雷达的烟雾干扰系统。
美国《空军》杂志2013年第12期刊登了奥托•克赖舍的文章:“中国航母杀手:威胁与效果(China’s Carrier Killer: Threat and Theatrics)”。文章介绍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纳森•W•格林纳特和美空军参谋长马克•A•威尔士三世上将在2013年5月16日发表在《外交政策》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强调对抗“反介入/区域拒止”的重要方法是破坏敌人的杀伤链。首先通过破坏敌人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C4ISR)系统来打败威胁;其次,摧毁敌人的武器发射装置(包括飞机、舰艇和导弹阵地);最后,摧毁敌人发射的武器。他们认为:“杀伤链中每个步骤都很容易受到拦截或干扰,而且由于每一个步骤都必须能够工作,我们的军队可以关注于杀伤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不是每一个环节”。
《空军》杂志的上述这篇文章补充说,近20多年,美国电子战和情报、监视与侦察(ISR)能力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机载或舰载干扰发射机能够阻止超视距雷达发现航母。电子设备、激光、网络或动能武器,都能够用于致盲中国用于定位移动目标的卫星。此外,美国海军可以使用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或舰载电子战系统,来打败“东风21-D”的雷达。负责护航的驱逐舰,能够发射舰载雷达反射诱饵,欺骗导弹去瞄准空旷海域的假目标。美军还能在“东风21-D”弹道的不同节点上将其击落。例如,冲绳的美国陆军末段高空区域防御导弹系统,或在东海巡弋的配备“宙斯盾”作战系统和“SM-3”拦截导弹的美国和日本驱逐舰,都可以进行早期击杀。在末端,美国海军驱逐舰能够使用“宙斯盾”-“SM-3”系统保护航母。美国海军在波斯湾进行了固体激光武器的作战试验,并在测试中击落了巡航导弹。如果证明可行,它将是一种能够对付来袭导弹的光速武器。成功拦截来袭弹道导弹的几率,可以通过协同作战能力系统来提高。该系统能够让水面舰艇和“E-2C”预警飞机即时分享目标数据,以实现最准确的射击。作为最后的手段,航母能够使用其自卫武器——改进型“海麻雀”导弹来击落逼近的“东风21-D”导弹。
这篇文章取后称,“尽管中国计划中的反舰弹道导弹(ASBM)可能被认为是‘游戏规则改变者’,那并不意味着它无法对抗”。“可以想象出多种对付反舰弹道导弹的可能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联合使用。”
由此可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矛与盾之争,将会在新的高度上继续。只有我们在“集成创新”的基础上,实现颠覆式的技术创新,才能永远立于未来战争的不败之地。
文/黄志澄 来源:作者博客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美军如何应对中国的“航母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