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亚洲潜艇竞赛最大赢家是谁?

军事 sean 11302℃ 0评论

111

2015年7月15日,泰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巴威·翁素万在曼谷宣布:军方决定暂缓将从中国购买潜艇的提案送交国会审批,并已开始重新评估该项目的价值和成本。稍早之前,泰国海军采购委员会刚刚确认将以10.6亿美元的价格购入3艘中国制S-26T型柴电潜艇。

这一变故意味着自1951年4艘“玛恰奴”级小型潜艇退役以来,泰国海军缺少水下力量的历史将进一步延续,甚至维持到2020年之后。与席卷整个亚洲的水下军备竞赛相对照,泰国的决定可谓不合时宜。

自2005年以来,有10个以上的亚洲国家宣布将 新建或外购常规潜艇,其中约1/3是第一次拥有水下兵力。而在尚取观望姿态的国家中,缅甸的潜艇采购项目也已进入谈判阶段。这场竞赛表现出参与主体众多、地理分布集中、技术来源多样化等鲜明的特征,在提升亚洲海上力量的平均实力之外,也令整个印度洋、亚洲、太平洋的海洋安全形势变得更为微妙。

潜艇只具备单纯的军事价值,无法像水面舰艇那样广泛地参与和平时期的海上活动,因此与这场水下军备竞赛直接相关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南海,正在演变为具有风险的海域,并深刻影响到亚洲的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

为什么纷纷采购潜艇?

进入21世纪以来,有三个事件从根本上重构了亚洲的海洋安全态势:一是美国海军一线舰艇数量的缩水,二是恐怖主义、重大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三是解放军海军总体实力以及远海活动能力的增长。其中以第三个事件影响最为深远,中国虽是和平崛起,军备只为自卫,但戴有色眼镜的某些国家不这么想。

中国毗邻的黄海、东海和南海皆属于半封闭的边缘海,不能直接抵达开阔大洋,中国欲拓展第二岛链以内的海上防御纵深,并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活动能力,就必须确保其舰队能无障碍地通过经马六甲海峡驶入印度洋的交通线。事实上,任何国家置于中国的位置上,都必将会努力突破对己充满敌意的“岛链”。

这条线路不仅与波斯湾石油输往东亚的航路大体重合,而且要穿越利益关系极其错综复杂的南海,远端更是深入到印度传统的控制范围之内。这令所有亚洲国家都不能等闲视之。

“过去五年中,中国海军已经在第一岛链内的某些水域建立了有效控制,使美国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对这些区域行使制海权;可以预见,北京将努力把控制范围扩大到整个第一岛链之内。”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红星照耀太平洋》一书作者吉原恒淑告诉《凤凰周刊》记者。

这种“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在增加了美国干预中国近海事务的难度的同时,也令此地区国家大幅度提升本身能力。冷战时代,奉行“攻势制海”理念的美国海军在事实上为其亚洲盟国提供了保护伞。随着旧式舰艇的退役和军费缩水,美军一线兵力的数量与理想指标之间出现了较大缺口,这意味着前出部署在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基地的舰艇很难有显著增加。

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则令美军航母战斗群在即时介入亚洲海域时,需要承担更大的受损风险,这对华盛顿履行其安保承诺的可信度构成了冲击。故其亚洲盟国现在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遂行防御任务。

海上防御的一般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经典的马汉主义,二是海上拒止。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亚洲潜艇竞赛最大赢家是谁?

喜欢 (1)or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