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之路,创新巅峰
如果把军队比喻成一个人,那么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就是这个人的“神经和大脑”。它由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分析系统组成,同时具备着“粘合剂”的作用,可以把军事力量中的各个要素、战场上的诸作战单元充分粘合在一起,使之统一协调行动,发挥出最佳整体效能。
一个国家的军事战斗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先进性。进入21世纪,在“网络中心战”作战理论牵引下,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下,传统以平台为中心的树形层次结构系统难以适应快速、灵活、分布、协同的作战特点,我国军事指挥信息系统需要进入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但“网络中心战”的本质是什么?在现有的系统装备中,如何开展工作,才能让“网络中心战”落地呢?这些疑问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蓝羽石等军工人的内心。
“只有创新,才能做时代的弄潮儿!”蓝羽石用行动作出了回答。自2001年始,蓝羽石敏锐地察觉到未来军事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在对美军全球信息栅格(GIG)概念的密切跟踪下,他结合我军实际,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建立了“以网络为中心”的扁平化指挥信息系统架构模型和实现机制,并积极开展起支撑这一架构的技术研究,与美国的相关研究工作几乎同时起步。经过一番努力,他领导课题组突破了“系统级即插即用、按任务信息分发、端对端交互”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架构的原理性创新。
“将先进的技术落实到系统装备上,才能真正地转化为战斗力。”面对空军战略转型的迫切要求,蓝羽石毅然接手了空军“四网一体”工程研制的重任。作为空军“四网一体”工程(一期)总设计师,蓝羽石需要解决的是长期困扰我空军的信息共享、武器协同、远程作战指挥、抗毁接替等重大难题;需要面临的则是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未知前路。
“没有什么能难倒不畏艰险的中国军工人”,蓝羽石和项目组同事们再次真实地演绎了一场“奋斗记”。他们走院所、下部队,一头扎进联试场,硬生生从看似一片绝境中闯出了一条新路。他们结合空军实际情况,打破“以传感器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以目标为中心的探测信息一次融合模式;改变传统的“以指挥所为中心”资源组织模式,提出了以作战任务为中心的指挥系统资源全网协同模式。为实现上述创新,蓝羽石之前的积累有了用武之地。这一次,他在工程中首次应用了指挥信息系统“网络中心化”架构以及面向服务的功能实现机制,实现了空军指挥信息系统由三代向四代的跨越式发展。鉴定意见称,这是“我军第一套基于网络、面向服务的指挥信息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国庆60周年盛大阅兵活动上,以空中梯队指挥信息系统为代表的6类13套系统圆满完成了装备保障任务,成功引导空中梯队151驾飞机通过高楼林立的北京上空。当所有飞机“毫秒不差”地飞越天安门广场上空时,蓝羽石团队十年的心血和汗水都化作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上下求索;十年,披荆斩棘;十年,创新实践,一幅幅画面自蓝羽石脑海中闪过,画外音是来自国家和军委领导人的评价: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说,“‘四网一体’是中国空军版的网络中心战”;空军司令员马晓天说,“‘四网一体’符合军委意图,是军委提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空军版”。
他们赢得了部队首长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赢得了一线用户的高度好评,项目成果也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切,是对蓝羽石这些军工人的最大敬意。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揭秘中国空军版“网络中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