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国际石油贸易大会”于19日在上海召开,大会以“新图景·新发展——国际油气贸易新机遇”为主题,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世界油气贸易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双权”将逐渐放开,打开了有序竞争的新局面,给中小石油企业带来了在贸易、金融、仓储、物流等各个领域的新的发展机遇。
“双权”放开谋求定价话语权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在讲话中透露,至今,已有7家地方炼油企业获得了原油使用资格,6家企业获得原油进口权。据《经济参考报》了解,这只是第一批企业,商务部未来审批通过的企业应该比这个数字更多。
振华石油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原军认为,此次“双权”放开,不但解决了地方炼厂口粮问题,还淘汰了落后的炼油能力和品质较差的原料,加速装置升级、油品升级,推动天然气储气设施建设,对环保、优化产业结构、安全多个方面都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世界油气供需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石油需求不振,与此同时,石油供应大幅增加,推动国际油价持续下跌。2015年以来,世界油气贸易继续深化着这一变化。
从供需看,国际原油供给快速增长的同时需求增长进一步回落。2010年,世界原油供应量8720万桶/日,需求量8870万桶/日,供需缺口150万桶/日;2014年,世界原油供应量达到9370万桶/日,而需求量为9260万桶/日,供给超过需求110万桶/日。可以看出,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与此同时,石油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
“中国要是没有需求,石油就完了。”普氏全球石油编辑总监拉马萨米这么说。他解释说,供给变了,美国从进口市场变成了出口市场,不久,墨西哥也将成为出口市场。需求也变了,中国对于定价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在此背景下,今年1-10月,中国进口原油2.75亿吨,同比增长8.9%;进口天然气364万吨,同比增长8.6%。较低的油价和气价促进了中国持续扩大原油和天然气进口。中国油气贸易的稳定增长,对世界油气市场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商务部通过放开市场准入,拓宽进口渠道,增加原油进口数量,促进了原油进口规模的扩大,初步形成了透明公开、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油气进口管理体制。
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副局长吴彤彫认为,国际、国内参与者,刺激更多锁价、转计价等套保和纸货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打造一个充分、客观反映中国原油需求的国际期货交易平台,从而提高“中国定价”的真实性和影响力,并间接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一带一路”带来国际合作新格局
与会代表同样探讨了“一带一路”以及其他国际合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吴彤彫认为,“一带一路”战略将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能源合作,为中国提供安全可靠的油气进口来源,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与会专家认为,一定程度上,从供应端角度,通过联合或者沟通以后,完全可以做到把蛋糕尽量做大。尤其最近一两年,全球油气供应总体上处在一个供略大于求的态势。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对非传统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对原来一些不经济的油气资源的开发,完全可以把这个蛋糕、市场做得更大。包括与沿线国家加强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海关合作,也都是贸易畅通的一个重要内容。
转载请注明:北纬40° » “十三五”油气领域开放将有新突破